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和对题量确定等级),每题减数和减数码占3分之1,即5笔减数。减数和减数码(从0—9  相似文献   

2.
一、加减混合题的标准和算法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  相似文献   

3.
一、加减混合题的标准和算法 1984年中国珠算协会鉴定比赛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中规定,减算题一律编成加减混合题,其主要标准是:普通级鉴定卷中的加减混合题1至5级每题15笔数,6级14笔数(用每题数码量和对题量确定等级),每题减数和减数码占3分之1,即5笔减数。减数和减数码(从0—9比例相同)在全题中穿插出现,能手级鉴定卷和比赛卷中的加减混合题题型相似,与普通级相比,除计算量加大外,15笔数题和20笔数题各占一半。15笔数题减数占5笔,20笔数题减数占7笔。减数、减数码的比例与分  相似文献   

4.
5.
阅读1999年第3期《黑龙江珠算》刊登徐正斌同志的《珠算趣题八则》一文,该文一开头就提及到“趣题激起兴趣.这是学生益脑开智,学珠算获得成功的良方”。颇有同感。  相似文献   

6.
趣题激起兴趣,这是学生益脑开智、学珠算获得成功的良方。因此珠算课必须在“趣”字上狠下功夫,就能以趣引学把璩算课上好。本文主要结合珠算四则介绍一些趣题,供同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在进行珠算加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时,采用“一目多行”的简捷运算方法,可以减少援珠次数,加快运算速度,提高工作教率,于是乎“一日二行”、“一日三行”、“一目五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一日多行”的运算。从理论上讲,若人的心算能力非常强,其在看每二行,或三行,或五行的心算求和的运  相似文献   

8.
在快节奏、高效率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校的珠算教学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选择时间短、见效快、成果显著的教学法。对于珠算教学重点内容的加减法而言:它在经经济业务的日常计算工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约占总计算工作中的80%以上;同时它又是乘除法的基础;而珠算强大的生命力又主要体现在它  相似文献   

9.
估商问题一直是商除法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除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尽管目前不步珠算专家对这一问题作了大量探讨,并提出了诸如正负商除法、加补数除法等巧夺天工的妙法,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把正负商除法与补效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正负商加减补数除法,但愿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在珠算基本加减运算中要做到快中有准,准中求快就必须依据其固有的口诀运算,而口诀的记忆与运用对初学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不能真正地理解每类、每句口诀中所涵概的数学原理,面对相似的口诀,学生或是不知该用哪句,或是不知该如何操珠运作,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笔者以  相似文献   

11.
三、减数为0 4只麻雀,小明一只也没轰跑,还剩几只麻雀? 4 4-0=4或4-0/4 减数是0,差数等于被减数。 这样的认字数组有:  相似文献   

12.
13.
在心算界因五行加减一般认为难度大、速度慢,所以拒之门外,不被采用.浙江、吉林二省的经验是一目一行加减比较好。根据心理学计算,如果采用一目一行加减,15分钟计算加减法45题时,速度就已经出现了闪光融合。再提高速度保证质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我们认为要想提高速度,必须用一目多行方能克服闪光融合造成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两位数,可分以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有三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时至今日,珠算加减运算方法颇多.有一目多行直加法、提前进位法、弃九法、加余法而后两种算法的理论根据不外乎于补数原理,即:原效 补数=齐效(10^n),其目的集中到珠算与心算结合,提高珠算的计算速度。学习珠算并非将所有算法都采用,而是根据自己心算能力与算法特点加以筛选,在其掌握算理算法基础上,还应注重加强运算中技能技巧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珠心算(珠脑速算)的指法源于璩算指法,而珠算指法一直分为两指拨珠法与三指拨珠法两大体系。由于过去各地使用的算盘大小悬殊,且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前,国内、国际交流很少,对指法的研究探索也不多,更由于珠算在封建杜会只被列为农工商之末的商界的谋生辅助手段,是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  相似文献   

17.
在珠算中.记数就是对一个或几个数据能做到过目牢记。  相似文献   

18.
37和111,是两个很有趣的数。已知,去8的连续数.乘以9或9的倍数,其积数是:  相似文献   

19.
在很久以前.古阿拉伯人,计算两位数乘算时,是用“铺地锦”方法。“铺地锦”方法,是先画一个田字形,在田字形上,从右向左翊上三个斜线(如下图)。将被乘数(实数),写在上方:乘数(法数),写在右边。各占一个格。将积数写在左边和下方.并画上一个箭头,按箭头方向念,就是积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