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连接人与信息的显示器件日益引人注目.显示器件包括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显示屏(PDP)、液晶显示屏(LCD)、电致发光屏(EL屏)等.在这些显示器件中,CRT有以下几个缺点:(1)管身长;(2)真空器件易损坏;(3)难于克服扫描畸变;(4)电压高.然而CRT能用电子透镜系统把电子束聚焦偏转,使所需象元发光,并且方便,所以至今仍作为显示的主流而广泛使用着.  相似文献   

2.
白光LED用硅酸盐基质发光粉的制备及其封装特性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激活的硅酸盐基质白光LED用发光粉,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发光粉的形貌和激发、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与YAG发光粉的封装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硅酸盐基质白光LED用发光粉其激发光谱覆盖范围宽。采用不同波段的LED芯片进行封装时,和YAG发光粉相比,其色坐标、显色指数和流明效率波动不大,尤其是流明效率波动仅在8%左右,而且其老化性能也和YAG发光粉差别不大。对其和YAG LED的相对发射光谱研究表明,硅酸盐更适合暖白光LED的封装,硅酸盐发光粉粒径与封装流明效率规律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粒径的硅酸盐发光粉有可能在大功率LED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全国磁性材料新应用会议于1984年7月15-18日在辽宁兴城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学会和电子工业部磁性材料科技情报网联合主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83个单位的120多名代表.会上发表了近100篇论文. 这次会议报告的磁性材料新应用包括五个方面:(1)微波铁氧体材料和器件;(2)永磁材科和器件;(3)软磁材料和器件;(4)磁记录和磁存贮;(5)生物磁学应用.其主要内容分别为:(1)微波铁氧体近年的重要进展评述;微波铁氧体多晶和单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微波吸收材料的进展和应用;微波铁氧体器件在雷达、导航、毫米波技术以及微波测厚仪、高…  相似文献   

4.
第十二届国际液晶会议于1988年8月15—19日在联邦德国南部城市弗赖堡举行.3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清华大学物理系的赵静安、王新久和深圳天马微电子公司的汪斌等人. 与会代表共发表了502篇论文,其中包括:(1)化学合成和分子性质方面59篇;(2)高分子液晶方面71篇;(3)溶致液晶方面53篇;(4)手征液晶与蓝相方面32篇;(5)铁电液晶方面68篇;(6)应用方面45篇;(7)表面和界面方面18篇;(8)相结构和相变方面61篇;(9)分子动力学和分子理论方面57篇;(10)不稳定性、缺陷和涨落方面24篇;(11)非线性光学方面7篇.此外,还有三篇…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原理 原子灯是借助于发光粉把放射性物质射线的能量转换成光能的装置.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打到发光粉上使发光粉激发,在退激的过程中,激发能转换成光能.由于这种光源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而自行发光,故亦称“自发光光源”、“冷光光源”等.这种光源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不受外界影响而自行发光,在矿井、隧道、机场、地下铁道、海洋和军事上都得到应用. 原子灯是具有透光窗的密封容器,按其结构可以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大类[1,2].透射式原子灯的灯壳用透明材料做成,内表面涂有适当厚度的发光粉,光通过灯壳透射出.由于发光粉的…  相似文献   

6.
一般所用的磷光体是把较短波长辐射(如紫外辐射)转换成可见光。众所周知的实例是荧光灯中的发光粉。这些发光粉,都符合斯托克斯定律,就是说:发光辐射的波长长于激发辐射的波长。但是,在最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有一些磷光体的情况和这类经典的磷光体正好相反。这些较新的磷光体能把较长波长(红外)辐射转换成较短波长(可见)辐射。在这类物质中的激活离子经过吸收若干红外光子逐步进入较高能态,而当它们回到基态时伴随着可见发光。用这些磷光体和红外发光二极管相结合有可能制造出适于多种应用的固体灯。  相似文献   

7.
受中国光学学会委托,由南京光学仪器学会、江苏省激光学会、南京计量测试学会联合举办的’86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0月15日至1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88个单位的213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深受国内光学测试界同行们的关注,会议共收到论文214篇,大会录用187篇。这些报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各种干涉仪的研究及应用;(2)干涉图形的数据处理技术;(3)光学传递函数的应用及标准化问题;(4)特种光学零件及光学材料测试方法与技术;(5)测试仪器、光度色度及红外、光纤等。  相似文献   

8.
YAG : Ce3+发光粉的粒度与LED匹配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粒度的YAG : Ce3+发光粉对LED亮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粒度越大,封装后LED亮度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发光粉颗粒的晶格完整性不同。计算了发光粉在硅胶中的沉降速度,数据说明粒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快,也就越不利于点胶。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结果认为发光粉的颗粒不宜太粗或太细,而且分布应该尽可能的窄,10~20 μm是粒径的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9.
唐孝威 《物理学报》1961,17(1):54-56
近代物理实验中常需用大量光电倍加管。所以要求有标准的快速脉冲光源,来选择、调节、校验光电倍加管。例如用来测量放大系数和高压的关系、直线性、稳定性、放大和噪声比值等。这种脉冲光源应当是:(1)小型的;而且可携带的;(2)脉冲性质和通常用的快探测器脉冲相仿,例如上升时间为数十毫微秒,脉冲宽度小于1微秒;(3)能发出大量光;(4)性能随时间稳定。  相似文献   

10.
在用PVA-发光粉泥浆技术涂制电视显象管的发光屏中PVA(AD)树脂的光反应是将发光粉粘结在底板上的关键环节。包有树脂的这些颗粒组成有最佳颗粒层数的发光屏(例如,1.4层)。在发光颗粒表面散射的紫外光只有当PVA-发光粉泥浆的pH值被调到7附近时才可能到达发光颗粒层的底面。在底板上被散射紫外光的强度决定于颗粒的光学不均匀性,而这个不规则性对球形颗粒是最大。紫外光的强度及其光程断面和高质量的发光粉是制备优良发光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测量微粒粒径分布的辐射反问题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利用粒子群对光辐射的吸收、散射,测量其粒径及分布,具有快速、非接触、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因此在水文、气象、医药医疗、环保、动力、建材、化工和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辐射测量颗粒粒径的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1)测量设备和技术;(2)反演粒径分布的辐射反问题方法。近十几年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很快,提出了不少反演粒径分布的反问题方法,例如:PhilIips-Twomey法,Backus-Gilbert法,非线性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高仪器总体设计水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学仪器的总体设计是正在形成的一门课题。本文提出这方面的几个根本性问题:(1)运用研究;(2)指标分析;(3)总体参数确定;(4)各分系统任务的平衡和指标分配。在光学仪器中,光学、机械、电学等各个环节在信息的传递和变换过程中的规律具有共同性,可以用共同的数学方式来处理。采用系统工程和信息论的概念讨论这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有助于本课题的深入。本文还探讨了为将来用计算机进行总体设计所应准备的条件:基础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24-2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届新型会刚石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日本新型金刚石论坛(JNDF)举办的.出席会议的有20多个国家的360多位有关人员,会议论文共105篇. 听谓新型金刚石是指先作为功能材料应用的金刚石、硬质碳膜和立方氮化硼.其应用范围包括切削刀具,耐磨和润滑部件,散热片,半导体材料,以及光学、声学、医学应用等. 大会的议题分为:(1)气相沉积;(2)电学和热学性质及其功能应用;(3)高压合成;(4)机械加工和力学性质;(5)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科学. 尽管会议有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但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金刚石…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交流会于1982年6月24日至28日在河北省北戴河市举行.这次会议综合反映了我国有关基础光学的研究发展概况.会议在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三教授主持下召开,河北省科学院院长赵为一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上共宣读论文80篇.内容包括:(1)光的基本理论与经典光学问题;(2)光谱学与激光光谱学;(3)激光物理学;(4)强光与非线性光学效应;(5)全息术及光学讯息处理;(5)大气光学与导波光学.不少报告涉及的问题远非一个学科的内容,表现了基础光学的研究巳渗入其它学科领域,形成跨学科…  相似文献   

15.
在自吸背景校正中不被样品基体吸收的杂散光有不同于氘灯和塞曼背景校正的特殊性。用截止溶液法检验了杂散光的存在,并用重铬酸钾溶液分子吸收模拟背景吸收的方法研究了杂散光的影响。源于空心阴极灯光源的杂散光在样品束(常规脉冲低电流)和参比束(窄脉冲高电流)中的比率有很大的差异,前者比后者更高。这种差异是自吸背景校正误差的重要来源,在高背景校正时引起的误差不容忽视。文章还对杂散光比率与灯电流、光能量和光谱带宽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散光比率与灯电流大小有很大关系,灯电流大,杂散光比率小,但杂散光比率随灯电流的变化与被检测的分析线能量无直接关系;杂散光比率随着光谱带宽的减小而降低,其性质类同于连续光谱。  相似文献   

16.
原子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有如下的几个方向:(1)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射线照射种籽引致人工变异,从而得到适合要求的品种,(2) 利用射线杀灭昆虫、真菌、细菌等保存粮食;(3)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示踪研究,解决农业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郝乃澜 《应用声学》1992,11(1):47-47
超声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可分为:(1)用于食品检测的小功率超声工艺;(2)用于提高食品产量和改善食品质量的大功率超声工艺。小功率超声主要用于检测诸如声速、声衰减、反射、散射等声学参量,以此获得有关食品结构或成份特征的信息。这些特征包括:液体溶解度、悬浮液中的固体含量、固体的粒度、多孔物质中的相体积比和气泡线度、乳液中的颗粒大小等等。人们已经对大量食品进行过研究,例如:腌熏的猪肉、肉类、鱼类、胶体食品、蛋类、奶制品、水果、蔬菜、果汁、葡萄酒、脂肪和油类等。近年来,许多用小功率超声获得的结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日本芝浦电气公司井上泰一研制出一种红色发光荧光体。用紫外线、阴极射线、X光激发时发红色光,发光谱峰在6700A附近,发射光谱分布在6000A~7500A之间。 过去的灯用红色发光粉和电视用红色发光粉的发光总能量满足不了要求。该新型红色发光荧光体的发光总能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19.
《物理》1991,(11)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专业委员会订于1992年11月3-6日在福州大学召开第六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讨论会.福州大学校长黄金陵教授为本届会议筹备委员会主任. 征文内容:1. 无机阳离子导体.2.无机阴离子导体.3混合导体.4.质子导体.5.高分子快离子导体.6.固体中离子的运动与离子缺陷.固态离子学中的基础研究.7.固态离子学中的测试技术.8.高Tc超导体.9.快离子导体的应用研究:(1)固体电解质电池;(2)电化学传感器;(3)电显色器件.11.其他. 注意事项:1.应征论文必须是未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过;2.请将论文摘要(16开一页,约700字) 一式三份于19…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CaPO4:Eu2+蓝色发光粉,并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发光粉发射峰值位于470nm,属于Eu2+的4f65d1→4f的特征跃迁发射,与结构相似的LiSrPO4:Eu2+和NaBaPO4:Eu2+相比其峰值有明显红移。Eu2+在LiCaPO4晶体中可被250~440nm光有效激发,这与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谱(350~410nm)匹配。考察了Eu2+的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5%,摩尔分数超过5%后发生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多极-电多极的交互作用。LiCaPO4:Eu2+是适合UV-LED管芯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用高亮度蓝色发光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