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在华北北部地区进行的大量深部探测工作,研究了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电性结构、热结构,以及地壳、莫霍界面和上地幔高导层构造,表明本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与地壳上地幔的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认为,由于软流圈的强烈不均匀活动引起了莫霍界面的巨大变化,导致基性岩浆大量溢出、地壳增温、下地壳出现蠕变、上地壳侧向扩张、浅部张性断裂大量发育,其倾角随深度变缓,地表下沉接受沉积。  相似文献   

2.
北京平原30,000年来的古地理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地貌、沉积层序、动植物化石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以及~(14)C年代测定结果,将北京平原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六个层段,并较详细地记述了30,000年来本区古地理演变的历史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邵秀丽  王驷骐  张轩  李军  王宁宁  王政  袁忠勇 《化学进展》2022,34(12):2651-2666
纳米片层结构MFI分子筛因其开放的骨架结构、大的外表面积、适宜的表面酸性、易接触的活性位点和优异的分子传质扩散性能,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MFI分子筛控制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的前沿。本文系统总结了纳米片层结构MFI分子筛合成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原位合成法和后处理法形成纳米片层结构MFI分子筛的合成机理、模板剂种类,深入分析了影响纳米片厚度、片层间距及有序性的因素,提出开发经济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生产纳米片层结构MFI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超薄分子筛膜、催化有机大分子反应、制备片层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用选区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及其衍生物多晶体结构,发现三种不同的氟碳铈矿与直氟碳钙铈矿具8:6新规则混层结构,确定了各自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堆垛模式及晶体化学式等。高分辨像的观察分析,揭示出了三种B8S6规则混层结构中的Ce-F离子层以及两个Ce-F离子层之间的CO3离子组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观察和讨论了上述规则支结构中的无序夹层及堆垛层错等非均匀结构现象。  相似文献   

5.
用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术(HREM)研究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及其衍生多晶体结构,发现三种不同的氟碳铈矿(B)与直氟碳钙铈矿(S)具8:6新规则混层结构(B_6S_6-Ⅰ、B_8S_6-Ⅱ和S_8S_6-Ⅲ),确定了各自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堆垛模式及晶体化学式等。高分辨像的观察分析,揭示出三种B_8S_6规则混层结构中的Ce-F离子层以及两个Ce-F离子层之间的CO_3离子组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观察和讨论了上述规则混层结构中的无序夹层及堆垛层错等非均匀结构现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氮杂环高分子配合物及其电催化性能,归纳了含氮杂环高分子配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其在界面上的自组装过程,分析了氮杂环高分子自组装膜表面化学反应的特性。对自组装技术制备超薄层材料及表面改性技术在分子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厚层地下冰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厚层地下冰是由重复分凝作用形成的新见解。它与下列作用有关:(1)由多年冻土自下而上冻结时,水分向冻结锋面处迁移和成冰;(2)未冻水的不等量迁移规律(冷季活动层中未冻水的向上迁移;自下而上冻结时,冻结锋面后方冻土中的水分迁移和成冰;暖季融化界面下仍然冻结的土中水分迁移和成冰等作用的联合效应);(3)冰的自净;(4)地表加积造成的地下冰的共生生长;(5)上述作用年复一年地重复。据此,确立了一种新的地下冰类型——重复分凝冰。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晶态层状有机-无机多功能材料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α-ZPPVPA),并研究了正丁胺(BA)对α-ZPPVPA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RD、IR、TG、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α-ZPPVPA及其插层化合物α-ZPPVPA-BA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正丁胺成功地插入了α-ZPPVPA层板之间,层间距为2.41 nm,正丁胺的插入使α-ZPPVPA的层间距(1.66 nm)增大了0.75 nm,插入的正丁胺在α-ZPPVPA中呈双分子层排列,且苯乙烯基侧链不饱和双键的存在不影响α-ZPPVPA与正丁胺的插层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粘土矿物X光定向片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显微镜(SEM,TEM)深入地研究了陕北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泥岩中粘土矿物在埋藏变质过程中的转化,在本区发现了镁铝蛇纹石、伊利石/绿泥石混层结构,及镁铝蛇纹石向绿泥石转化结构。并据伊利石-石英平衡矿物对氧同位素测温计算,这一转化过程的温度大致为160—220℃,伊利石、绿泥石结晶度及多型的研究表明,随埋深的增加它们都出现规律性变化,并且各种指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壳内高导层及其与地壳构造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自1976年以来在华北地区所进行的40多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在大多数测点下发现了壳内高导层,其埋深15—25km,纵向电导值在数百——千Siemens 以上.本区壳内高导层埋深与人工地震测深法所确定的壳内低速层最小速度值埋深一致.大多数震源深度均位于壳内高导层之上,大量的浅部正断层也终止该层之上.壳内高导层埋深浅、纵向电导值大的地区,大地热流值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强烈.推测平原下的壳内高导层起因于长英质矿物的部分熔融,而其周围地区下的壳内高导层起因于含结晶水矿物的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尼龙—1010SAX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方法,分析了国产尼龙-1010不同拉伸比时的SAXS现象,由实验相关函数曲线可算得长周期(L),中间层厚(d_(tr)),片晶层厚(d_?),非晶层厚(A_?),平均片层厚(d),积分不变量(Q),比内表面O_s以及(η_c-η_a)等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尼龙-1010的结晶结构是由结晶层、非晶层以及结晶-非品中间层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及祁连山冻土区首次钻获的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探讨了其笼型结构特征及其气体组成. 结果表明,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是典型的I型结构(sI)水合物, 气体组分主要是甲烷, 占99%以上; 水合物大笼的甲烷占有率大于99%, 小笼为86%, 水合指数为5.99.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相对复杂, 主要成分除甲烷外(70%左右), 还有相当数量的乙烷、丙烷及丁烷等烃类气体, 从拉曼谱图上可初步判断其为II型结构(sII)水合物; 水合物的小、大笼的甲烷占有率的比值(θS/θL)为26.38, 远远大于南海神弧海域水合物的0.87, 这主要是由于祁连山水合物气体组分中的大分子(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优先占据水合物的大笼, 大大减少了大笼中甲烷分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左娟  陈营  林昌健  Andreas Erbe 《电化学》2013,19(5):409-417
介绍了近年作者课题组使用椭圆偏振技术研究金属锌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包括多晶锌表面自然氧化物薄膜的形成及其光学性能和电子结构、不同气氛自然氧化物膜的生长研究以及在碱性碳酸盐介质金属锌的电化学过程等方面的工作. 旨在通过原位和非原位椭圆偏振技术了解金属锌表面氧化物膜层的光、电性能以及膜层结构的改变和生长动力学,这对评估锌氧化层的总体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氧化二钒具有二维空间层状结构,层间伸缩性好,具有纳米尺寸,且有可做成无定形、高比表面积的溶胶.凝胶、干凝胶、气凝胶和类气凝胶等多种形态的优点.目前以其为主体的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十分活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的五氧化二钒插层化合物的组装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因主体层板和层间客体具有丰富的可调性,类水滑石材料(LDHs)在催化、吸附、生物医药及光、电、磁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理论研究已成为揭示LDHs微观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综述了LDHs材料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3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进展,及其在作为光驱动催化剂方面应用的理论研究.从主体元素构成、元素比例、电荷分布、拓扑结构转变、能带结构、态密度、层间阴离子组成、离子交换性能、主客体作用力、能量性质及光催化性能等方面,在原子、电子尺度上揭示了LDHs材料结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以其为材料平台构筑一系列基于超分子插层结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新型功能材料、扩展材料的功能性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信息和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6.
原子层沉积是一种新兴的气相薄膜沉积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能源、光学以及催化等领域.研究和理解原子层沉积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理对于沉积高质量薄膜及其应用至关重要.光电子能谱作为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可用于原位检测原子层沉积反应过程中的表面化学变化,为原子层沉积机理研究及新型原子层沉积方法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原位光电子能谱的工作原理及设备构造,之后分类阐述了应用原位光电子能谱在薄膜生长过程的表面化学反应机理、初始生长过程的基底效应、薄膜生长行为模式研究、前驱体表面热解过程及影响以及界面能带结构等原子层沉积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光电子能谱在未来原子层沉积机理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具有特殊组成和结构的单分散微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几年的工作,本课题组利用蒸馏沉淀聚合法,合成出了一系列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组成和形状的单分散多层微球,进而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功能性空心微球,并探讨了构建多层结构微球的机理。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功能性微球在可控药物释放、催化和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组近五年来采用蒸馏沉淀法制备多层结构微球及其空心微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层间化合物hNB—Cu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子簇为模型,用从头算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六方氮化硼(hBN)进行几何全优化,再用优化构型对Cu的六方氮化硼层间化合物(hNB-Cu)做单点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从层间距、Mulliken布居、轨道相互作用、原子净电荷及前线轨道等角度分析了hBN-Cu的电子结构及其稳定性,通过劝分析计算确认了这一层间化合物只是一个介稳结构,阐明了Cu使六方氮化硼陶瓷致密化的作用机理以及hNB-Cu的弱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以XRD、MAS NMR、IR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镓取代皂石及其羟基铝低聚物交联物。结果表明,Ga占据骨架四面体位置,影响四面体层电荷及Al柱的交联密度。交联物经焙烧后,Al柱与层形成Ga—O—Al_p键,实现了层与柱的交联,而Al_(13)基本结构不变。  相似文献   

20.
马亮  时学娟  张笑笑  李莉莉 《化学进展》2019,31(9):1213-1220
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是一种兼具核层与壳层优异性能的功能化复合纤维, 通常具有优于核层和壳层自身的性能, 如可控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热传导系数等。其特殊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纤维的使用价值, 拓宽了纤维的应用领域, 因此, 核/壳结构纳米纤维成为纤维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静电纺丝技术因其简单有效的特点, 近些年来在众多纳米纤维制备技术中一直备受关注, 制备结构和形貌可控的核/壳结构纤维的方法对于指导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系统介绍了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方法, 主要包括单喷头相分离法、同轴静电纺丝法、乳液静电纺丝法以及模板法, 重点讨论了影响核/壳结构的主要因素以及核/壳结构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可控核/壳结构电纺纤维制备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药物缓释体系、组织工程支架、多功能敷料、污水处理材料、疏水性材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