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本文应用改进的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建立了同时检测鲜茶叶中2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样品用1%甲酸乙腈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黑(GCB)3种复合吸附剂净化,采用UHPLC-MS/MS在动态多重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氨基甲酸酯在2~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大于0.995,在三个添加水平下(5、10、25μg·kg-1)的回收率为73.6%~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3%,检出限(LOD)为0.018~0.86μg·kg-1,定量限(LOQ)为0.060~2.87μg·kg-1。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适用于鲜茶叶中2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Qu ECh ERS-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荨麻提取物中17种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用含1%甲酸的乙腈提取,Qu ECh ERS法净化,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1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在2.5~5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0,加标浓度为10,20,50μg/kg,平均回收率在65.3%~119.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11%,检出限在0.12~1.7μg/kg。方法适用于荨麻等植物提取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白术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术中21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同时测定。在超声波辅助下溶剂提取,弗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选择离子-气相色谱-质谱(SIM-GC-MS)联用检测。农药混标在0.005~1.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在0.2、0.05μg/mL两个水平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1.2%~108.6%和89.8%~12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8.7%和5.3%~10.7%。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中草药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蔬菜中7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进入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分析,对液质分离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7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2~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6)。在0.005~0.01m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2.4%~11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3%。该方法检出限范围为1.31~3.72μg/L,测定结果满足多残留农残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改良的QuEChERS样品前处理法,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三七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改良QuEChERS技术净化,利用GC-MS/MS采取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外标法定量。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在2.5~120.0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检出限为0.4~1.5μg/kg,定量限为0.8~2.5μg/kg。在3个加标水平(2.5,8.0,60.0μg/kg)下平均回收率为70.5%~118.9%,相对标准偏差为1.0%~9.8%。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同时测定食用菌中1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NMCs)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通过丙酮和乙腈(85∶15,V/V)提取,GPC法和PSA固相萃取柱两种方法净化,UPLC-MS/MS同时测定蘑菇、香菇、木耳和牛肝菌中1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同位素稀释法定量。以GPC法净化,回收率为74.0%~93.2%;以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回收率为70.2%~91.8%,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1mg/kg。各种NMCs在确定的添加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实用、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茶油中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MWCNT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乙腈进行洗脱,旋蒸浓缩后以0.1%乙酸-乙腈(5∶5,体积比)定容,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外标法定量。考察了提取方式、吸附材料类型、洗脱溶剂用量等因素对目标物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MWCNTs固相萃取小柱对茶油样品的净化效果理想。12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005~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8 88;在0.01、0.025、0.05 mg/kg加标水平下,12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8.3%~116%,相对标准偏差为2.6%~12%,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2~3.0μg/kg。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果实类中药材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并对影响提取、净化、检测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渗透色谱收集9~15 min流分,ENVI-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20种有机磷农药在0.01~2.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6~0.999 5,检出限(S/N=3)为0.66~5.78μg/kg。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2%~109.9%,相对标准偏差为2.3%~13%。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净化效果好,可满足果实类中药材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2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4∶1,V/V)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提取土壤中农药残留,经弗罗里土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法同时测定了土壤中多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法对0.1μg/mL和0.5μg/mL两个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70.1%~119.0%和78.1%~119.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30%~9.80%和5.20%~8.23%。  相似文献   

10.
张帆  黄志强  张莹  李忠海  王美玲 《色谱》2010,28(4):348-355
建立了食品中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测定与确证方法。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005~0.1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 7~0.999 6;在0.005~0.025 mg/kg范围内, 20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51.2%~125.0%,相对标准偏差为1.4%~19.8%。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满足国际上对食品中这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银杏叶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TPT固相萃取柱净化,通过XTerra MS Cl8色谱柱分离,供串联质谱测定。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02-0.5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2-0.9999;在0.004,0.01,0.02,0.04mg/kg4个添加水平下,其平均回收率为65.22%-96.66%,相对标准偏差为1.43%-10.06%(n=5)。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银杏叶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建立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MS–MS)快速测定水源水中9种痕量农药残留的方法。水样无需富集,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在7.5 min内完成9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9种农药的检出限(S/N≥3)在0.01~1.4μg/L之间,在各自的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在1.0~80μg/L添加水平内,实际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6.2%~114.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20.4%(n=6)。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饮用水源水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杨如箴  王金花  张蓉  王明林  黄梅 《色谱》2010,28(8):769-775
建立了甘草及其提取物中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1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目标分析物,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用UPLC-MS/MS检测。以甘草及其提取物为例,分别进行了0.02、0.04和0.1 mg/kg 3个添加浓度的11种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实验,甘草中11种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72.2%~94.0%,相对标准偏差为0.7%~7.8%;甘草提取物中11种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73.8%~94.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2.7%。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甘草、黄芪等中药材及其提取物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蔬菜和食用菌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家彪  赵颖  潘伟  蒋施  钟钰  金雁 《应用化学》2010,27(4):488-493
建立了丙酮和乙腈(体积比85:15)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法和PSA(N-丙基乙二胺)固相萃取柱2种方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菠菜、黄瓜、大葱、蘑菇、香菇、木耳、牛肝菌和胡萝卜中19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同位素稀释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GPC法净化,回收率为70.1%~95.7%;PSA固相萃取柱净化,回收率为70.2%~94.9%。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10-5 g/kg。各种NMCs在确定的添加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实用、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时测定全血、尿液和肝组织等生物样品中1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质谱(On-line SPE/LC-LIT/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处理,稀释和离心后直接进样。经Waters OasisHLB在线SPE柱富集纯化,以BETASIL C18柱为分析柱,甲醇-水(均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测定,扫描方式为选择反应监测(SRM)和连续反应监测(CRM)。18种农药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权重因子1/X),相关系数为0.994 3~0.999 4;在全血和尿液中的检出限为0.1~5 ng/m L,在肝组织中的检出限为0.1~5 ng/g;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90.2%~114.5%,相对标准偏差(n=4)为0.5%~7.5%。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能够满足生物样品中1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快速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丁明  钟冬莲  汤富彬  方伟 《色谱》2013,31(2):117-12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测定竹笋中丁烯氟虫腈、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吡虫啉、茚虫威和辛硫磷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PSA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7种农药在10~1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00~0.9994); 4、8、32 μ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6.0%~102.6%;相对标准偏差为3.2%~11.0%;7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2~0.5 μg/kg,定量限为0.08~1.5 μg/kg。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高,简单、快速,可满足竹笋中7种杀虫剂残留同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同时检测水体中24种农药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以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ESI+)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24种农药在1~2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8,水样中3个添加水平(5、20、100μg/L)下的回收率为65.9%~12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4.2%;方法检出限为0.05~0.71 ng/L。采用该方法对大连地区10个河流入海口及2个水库的水样进行了检测,12个站位的样品中共检出10种农药,质量浓度为0.2~558.3 ng/L。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PE/HPLC-MS/MS方法高效、灵敏、可靠,可用于实际水体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9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同时测定蜂蜜中9种苯并咪唑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全自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蜂蜜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pH=7.8)溶解,超声提取,经亲水亲脂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定容,过滤膜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2~0.05 mg/L范围内9种农药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 ≥ 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0 μg/kg和0.3~2.0 μg/kg。对阴性蜂蜜,在5.0、10.0、20.0 μg/kg 3个水平下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出9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8.2%~10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14.3%(n=6)。该方法可适用于大批量蜂蜜样品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