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姿多彩的铜树展现了化学的魅力,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单因素角度探究出铜树的最佳生长载体和反应溶液,再以溶液浓度、温度、pH为探究因素,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实验,探讨出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2.
陈亭  黄萍  文洁成  冉鸣 《化学教育》2021,42(19):92-95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究了卤化盐对金属置换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卤族元素均有催化作用,Cl-催化作用最为明显;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离子相比,碱金属条件下铜枝晶形状更为规则,观赏性更好;同时该反应速率与Cl-浓度呈正相关。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摸索,实现了将铝置换铜的所谓“铜树”反应改造为能在20 min内产生明显现象的课堂演示实验,可为金属置换反应和电化学腐蚀动力学教学创设情境,培育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观察方式来实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可视化。通过在手机后置摄像头夹上手机微距镜头来实现微距摄影功能,通过录像捕获试管内硅酸钠溶液与绿豆大的金属盐反应画面,用"拍大师"视频编辑软件按需设置"播放倍数",以及使用教学多媒体展示来观察实验现象。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捕获反应全过程,得到清晰、放大的画面,实验现象明显。对实验细节现象做出了更准确的描述,了解到更丰富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4.
孙倩芸  郭波  许爱华  隋峰 《化学通报》2015,78(7):650-654
以介孔硅材料(MPS)为载体将脂肪酶固定化,以碳酸二甲酯为酰基受体,对固定化酶催化碳酸二甲酯进行了反应路径(原料油)、反应条件(反应温度、碳酸二甲酯的用量、加水量)的优化,在最佳的条件下对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固定化酶进行重复使用性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油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在同定化酶的催化下制备生物柴油的产率以麻疯树油为最高,最佳反应条件是碳酸二甲酯的浓度为16mL/g、不加水,在50℃下反应24h,生物柴油得率达81.6%.  相似文献   

5.
以介孔硅材料(MPS)为载体将脂肪酶固定化,以碳酸二甲酯为酰基受体,对固定化酶催化碳酸二甲酯进行了反应路径(原料油)、反应条件(反应温度、碳酸二甲酯的用量、加水量)的优化,在最佳的条件下对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固定化酶进行重复使用性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油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在固定化酶的催化下制备生物柴油的产率以麻疯树油为最高,最佳反应条件是碳酸二甲酯的浓度为16m L/g、不加水,在50℃下反应24h,生物柴油得率达81.6%。  相似文献   

6.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润 《化学教育》2018,39(7):63-65
使用大试管、胶头滴管、Y形导管等改进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在完全密闭条件下进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尾气处理方便安全,零污染。  相似文献   

9.
龙威  徐文媛 《化学教育》2010,31(8):69-69,71
人教版高中《化学1 (必修)》 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模块中,为了使学生感性认识金属铝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引入一个科学探究实验:加热铝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铝箔内层的金属铝熔化,外层的金属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包着内层熔化的金属铝,使内层熔化的金属铝在膜内可以随着手的转动来回移动。  相似文献   

10.
金属离子的光催化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守新  孙承林 《化学通报》2004,67(12):898-903
利用光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电子或空穴等活性物种,通过还原或氧化反应去除水相中的金属离子,是与环境保护、贵金属回收或金属担载催化剂制备相关的重要过程。笔者结合半导体的结构特征,综述了利用光催化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对铬、汞、铜、镍、银及铂、钯等贵金属和锰、铀等的光催化去除效果,介绍了该技术在处理金属离子混合体系实现金属分离过程的应用。结合有关实验数据,对一些可能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对与环境保护及其它相关工艺过程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过渡金属(锆、铁、铜、锰)催化的碳镁化反应以及该反应在不同底物、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的区域或立体选择性,并介绍了碳镁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参考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12.
张兆伟 《化学教育》2005,26(2):55-55
“铜树”实验的实质是置换反应。笔者用最简陋的装置完成这个实验,并得到了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13.
铜和浓硫酸反应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是一个演示实验,但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黑色物质,导致溶液变浑浊,很难观察到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从温度对该反应产物、现象的影响角度进行探究,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使反应出现明显的“溶液变蓝色”现象,并且使黑色固体生成的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詹孝鹏 《化学教育》1989,10(2):48-49
铁能否从铜氨溶液中置换出铜?《化学教育》1986年第2期刊登的一篇题为"金属活动顺序表浅析"的文章认为:“在有氨存在的铜盐溶液中,较活泼的金属铁不能置换出铜。”1987年第2期刊登的一篇题为"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常遇到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也认为:对反应Fe+Cu2+→Cu+Fe2+“若加入氨水,则正反应变得不能进行,而逆反应却可以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新型的“材料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案例,对铜基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MOF)的制备条件进行精心优化和设计,使其满足实验课堂教学的要求。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AIPA)为配体分别和不同阴离子铜盐(如硝酸铜、三氟甲磺酸铜、氯化铜、硫酸铜)配位。为了降低实验成本、能耗和提高反应产率,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探究适合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佳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并对所得产物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PXRD)测试,表征材料的相纯度。课堂实践表明,学生对晶态材料的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流化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以下简称顺酐)流化床催化剂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钒-磷-氧系催化剂制备过程及添加不同金属组份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小试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经长期运转评选,表明F-Ⅳ-Z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铜催化碳杂偶联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过渡金属可催化亲电性不饱和碳与含活泼氢的氮、氧、硫、碳原子直接成键,这种交叉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与钯、镍等过渡金属相比,铜是一种廉价且毒性低的金属,用铜来催化这些交叉偶联反应不仅可以节省贵金属的消耗,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绿色化学的发展.对铜催化碳杂键偶联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赵云 《化学教育》2015,36(21):62-64
巧用具支试管改进了“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备”“铜与浓硫酸反应”等实验,不仅节约药品、操作简便、快捷,而且现象明显,既适合教师演示实验,更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氯气有毒及其与金属反应易于泄露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与金属反应和氯水成分探究的全封闭实验。其中,氯气与金属的反应采用原位电加热的方式,加热速度快,金属在氯气中的燃烧现象明显,且能快速识别产物,有效地消除了因加热带来的氯气泄露问题;氯水成分的探究是通过青霉素瓶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整个实验仪器常规,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操作容易,现象明显,安全无污染,非常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20.
用各种过渡金属催化剂对顺酐均相催化加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制备 丁内酯而言。RuCl3·3H2O是最活泼的催化剂,三苯基膦是最佳配体。考察了催化剂浓度、三苯基膦/ 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对顺酐催化加氢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选择性地制备r-丁内酯,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