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力 《物理》2005,34(8):608-609
黄昆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理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从事于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等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科技栋梁之才.黄昆先生与《物理》有着深厚的缘分,他在《物理》上发表的文章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令《物理》增色;黄先生也曾多次表示《物理》是他晚年以来唯一坚持阅读的期刊,足见黄先生对《物理》的喜爱.2005年7月6日,黄昆先生不幸逝世,我刊特组织这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悼念和深深的哀思.伟人已逝,但先生的精神与风范长存.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9年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黄昆先生不仅在固体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半导体科技人才.1956年3月,我国集中了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同年暑假,我国创办了第一个五校联合半导体专业,黄昆先生任半导体教研室主任,谢希德先生任副主任,从此开启了我国自主培养半导体科技人才的新纪  相似文献   

3.
夏建白 《物理》2005,34(8):611-613
黄昆先生从1951年回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等几门课上.1956年3月我国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当时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的黄昆先生参与了制定这个规划,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建议: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半导体科学技术事业的需要,要尽快培养半导体专门人才.不久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就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物理系部分教师和四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从1956年暑假起集中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是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黄昆先生是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典范,他在国外时己在固体物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投身于教育事业。他与谢希德先生一起开创了中国半导体事业,同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固体物理专业,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77  相似文献   

5.
 黄昆先生巳经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了七十年.在前不久举行的“黄昆教授七十寿辰学术报告会”上,一百多位黄昆先生的同事、朋友及学生济济一堂,用科研成果向我国固体物理领域的开拓者,表示自己的祝贺和仰慕.杨振宁先生,黄昆先生四十多年的挚友,专程从大洋彼岸赶来祝贺.李政道先生也发来了高度评价黄昆成就的贺信.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公司特地出版了“晶格动力学和半导体物理--黄昆教授七十寿辰纪念”一书,十五位国外知名学者与十九位国内专家在上面撰写了专论.黄昆先生的学术成就,对祖国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以及他的为人,受到了大家出自内心的尊敬和称赞.  相似文献   

6.
冯端 《物理》2005,34(8):610-611
冯端得悉黄昆先生逝世的信息,使我深感悲痛,这是中国物理学界无可弥补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黄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2019年是先生诞辰100周年。黄先生作为中国半导体科技界的一代宗师,立德立言,赤心报国,以身作则,行为典范,使我们这一代学生辈的科技人员受益匪浅。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并不是黄先生的学生。清华和北大虽然相隔很近,但就读清华大学的我  相似文献   

8.
严师黄昆     
每当我伫立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和北京大学物理系黄昆先生的铜像前,凝视他深邃的目光和慈祥的面容时,心中总会泛起幽思的涟漪,带着浓浓的敬意,也有深深的歉疚.  相似文献   

9.
我的研究生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昆 《物理》2002,31(3):129-133
在黄昆先生30寿辰时,新加坡的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用英文出版了黄昆先生的论文选集:Selected Papers of Kun Huang。黄昆先生为选集中收集的20篇论文专门写了一篇《注释》,看过该选集的同志都认为《注释》实际上总结和介绍了黄昆先生一生中作研究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对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很有教益,建议《物理》杂志将《注释》释译成中文发表,后来我们了解到,北京大学的张树霖教授已将《注释》译成中文,在张树霖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下,《注释》的中文翻译稿经黄昆先生校订并征得他本人以及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的同意,现在本刊“特约专稿”栏以“我的研究生涯”为题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莫党 《物理》2005,34(8):614-615
惊悉黄昆先生逝世,深感悲痛,不时回想起过去黄先生对我的教导和与黄先生相处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夏建白  陈辰嘉  何春藩 《物理》2006,35(12):987-990
今年是中国半导体事业五十周年.其实谁也没有这么规定过,也没有任何文件中提到.事实上,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从新中国一成立就开始进行,那为什么将1956年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一年有几件大事:(1)1956年1月30日到2月4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全国第一届半导体物理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规划中,将半导体技术列为我国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之一.(3)1956年高等教育部为落实加快发展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事业,尽快培养半导体专门人才的紧急措施,决定在北京大学成立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组成的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由黄昆任教研室主任,谢希德任教研室副主任.(4)这年9月,高等教育部围绕四大紧急措施在成都创办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开学招生,设有无线电、计算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及电子真空、有线电等系.从1956年开始,中国的半导体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迈开了强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杨国桢 《物理》2012,41(8):523-527
中国物理学会一共组织评选8个物理奖项,包括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简称“5项物理奖”),谢希德物理奖,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科学研究奖(简称“黄昆物理奖”),以及周培源物理奖.以上8项物理奖每两年评选和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一次.  相似文献   

13.
黄昆是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和权威,声子物理学科开拓者。他是多声子光跃迁和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学科的开创者,是“极化激元”概念的最早阐述者。他的姓氏也与晶格振动长波唯象方程、X光漫散射理论联系在一起。在多年离开科研第一线后,黄昆70岁还建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的“黄-朱模型”。本文简要介绍黄昆先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几项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黄昆先生的九十诞辰,黄昆先生的学术和教学思想永远牢记在我们心中,指导着我们几代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物理》2018,(8)
正第六届(2018—2019年度)黄昆物理奖的推荐及评选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第六届黄昆物理奖的推荐评选工作,依照2017年2月18日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科学研究奖基金会通过的《黄昆物理奖章程》进行。二、请黄昆奖基金委员会委员、评选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做  相似文献   

16.
<正>时光匆匆流逝,好似白驹过隙。昨夜的星辰一颗一颗陨落,转眼间黄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星星虽然陨落,但其光芒却永远闪耀在中国的科学史册上,也留在我们所有后辈的心中。我虽然不是黄昆先生固体理论方面的嫡传弟  相似文献   

17.
1950年黄昆先生与A.Rhys(里斯,黄昆先生夫人,中文名李爱扶)发表了F-中心的光吸收与非辐射跃迁理论的论文,这一论文被公认为是处理电子-声子互作用在固体缺陷光吸收的先驱开创性量子理论工作,其中首先由黄昆先生所推导和明确的一个用于表征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无量纲因子,被广泛采用和推崇为黄-里斯因子(Huang-Rhys factor),也被简称为S因子.本文试图总结黄-里斯因子的物理内涵,以及它在阐释几种固体有关光学性质中的关键作用,包括在深缺陷中心发光以及带边浅杂质束缚激子发光中的支配作用.研究发现,在不同性质的固体材料中,电子(激子)-声子耦合强度可以分为极弱耦合(黄-里斯因子远远小于1)、中等耦合(黄-里斯因子在1—5之间)以及强耦合(黄-里斯因子远远大于1)等几种情况.限于篇幅及个人理解,本文仅讨论GaN各种带边激子、二维单原子层半导体激子、无机卤族钙钛矿纳米晶片激子以及金刚石单晶中NV复合中心等极弱及中等强度耦合等几种情况,以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周年.  相似文献   

18.
黄昆从1951年到1977年一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1977年末他调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以后,仍继续指导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他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发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他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见文献[1-3],这里不再重复. 黄昆在北京大学从事过多年的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半导体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一代又一代物理学人才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领导建设了北京大学固体物理教研室和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指导过多名研究生,为我国的半导体科学和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19.
<正>2005年7月6日,黄昆先生于北京逝世。他离开我们已将近5年了。1941年黄昆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到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42~1944年他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导师是吴大猷先生。黄先生自1951年回国到  相似文献   

20.
1989年9月 2日是著名物理学家黄昆教授的70寿辰,为了庆贺他50年来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所取得的卓越成就,1990年 1月 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黄昆教授七十寿辰学术报告会”.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致词祝贺,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专程来京参加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机械电子工业部所属研究所和19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17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他们之中有黄昆教授的朋友、同事,但绝大多数是黄昆教授的学生.会上宣读了10篇论文,这些论文反映出了我国近年来在半导体物理、晶格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