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守恒矢量流理论与~(12)B和~(12)Bβ能谱形状的测量 新的疑难:g_V~β≈g_μ 实验上发现:β衰变中的矢量耦合常数g~V~β不仅在所有超允许0~ →0~ 跃迁中有惊人的相同,而且与μ衰变中费米型相互作用耦合常数g_μ也几乎一样,误差不超过1~2%,这种极好的一致,本来正是普适费米相互作用所要求的。但是,再进一步考虑,却出现了新的疑难,因为核子不同于μ子,它可以发射或吸收虚π介子,例如P←→P π~0←→n π~ ←→P π~ π~-←→……,因此在它的周围好象包着一层介子云。这层介子云对核子的β衰变必然要产生影响,那么为什么包着介子云的核子会与裸μ子有相同的弱作用呢?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郎晓丽  吴式枢 《中国物理 C》2006,30(Z2):224-226
采用带自相互作用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QMC)计算了核物质的一些性质, 得到 密度依赖的标量介子与核子的耦合常数, 并把该耦合常数的变化趋势引入到VDD和SDD中, 即把核子结构的信息引入到了QHD中. 数值结果表明核子的内部结构对核物质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于敏 《物理学报》1955,11(2):133-142
-.引言 核子的磁矩与狄拉克方程所描写的不一样。解释这个不正常性是理论物理学中重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这个不正常性起源于核子和它的介子场的耦合。但是利用攝动方法计算时要遇到目前的量子场论所包含的发散困难,这种困难是由能量极高的虚介子引起的。Frhlich等以“割断”核子和高能介子间的相互作用,曾经得到还合理的磁矩数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介子云口袋模型, 本文计算了π场对核子-核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贡献. 本文证明, 在核子之间距离较大的条件下由介子云口袋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单π交换势相符. 此外, 为考虑矢量介子对核力的贡献, 我们推广了介子云口袋模型使包含矢量介子和夸克的相互作用. 利用这个推广的介子云口袋模型和两核子体系的Breit-Fermi方程, 通过Foldy-Wouthuysen变换,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 本文计算的核子间相互作用势与通常核理论的结果相符, 但本文考虑了核子体积大小(形式因子)对核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来关于π介子对π介子散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P态共振或同位态(Isobar)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其原因是因为核子的结构是和这一问题密切相关的。佛拉沙(Frazer)和伏尔克(Fulco)利用色散关系较详细地研究了核子构造问题,他们得出结论认为π介子系统必须存在着P态共振才能解释核子构造,他们并预测这个同位态的质量是435兆电子伏,半宽度是18兆电子伏。其它作者们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何祚庥、  相似文献   

6.
 三、守恒矢量流理论与12B和12Bβ能谱形状的测量 新的疑难:gVβ≈gμ 实验上发现:β衰变中的矢量耦合常数gVβ不仅在所有超允许0+→0+跃迁中有惊人的相同,而且与μ衰变中费米型相互作用耦合常数gμ也几乎一样,误差不超过1~2%,这种极好的一致,本来正是普适费米相互作用所要求的。但是,再进一步考虑,却出现了新的疑难,因为核子不同于μ子,它可以发射或吸收虚π介子,例如P←→P+π0←→n+π+←→P+π+-←→……,因此在它的周围好象包着一层介子云。这层介子云对核子的β衰变必然要产生影响,那么为什么包着介子云的核子会与裸μ子有相同的弱作用呢?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由Feynnman及Gell-Mann;Sudarshan及Marshak所提出的V-A耦合弱作用已为现有的全部的β衰变的实验所证实。在工作中,作者认为一切弱作用的汉密顿量的形式是一样的,因而提出了普适费米弱相互作用理论(以后简称为普适弱作用理论)。 有些粒子(例如核子)和π介子及K介子有强作用,而有些粒子(例如μ介子)则没有这种作用。由于强作用的影响,物理核子和μ介子衰变的情况便会不同。虽然它们衰变  相似文献   

8.
茅广军 《中国物理 C》2004,28(12):1356-1360
通过建立能够自洽地描述核子和反核子束缚态的相对论Hartree模型来研究有限核中的量子真空,其中狄拉克海对介子场方程的贡献由单圈图考虑,模型中还引入了ω介子和ρ介子的张量耦合项.在拟合球形核的性质后得到模型的参数,给出核子有效质量为m*/MN≈0.78;计算得到的核子壳模型能级与实验值相一致,在考虑张量耦合项的效应后真空反核子位阱深度增大了20—30MeV.  相似文献   

9.
利用禁闭夸克系统的QCD低阶微扰,讨论了核子-介子耦合顶点的结构。在MIT袋模型球腔近似下,导出了从核子→核子(重子)+介子顶点结构的几率振幅。在不考虑末态重子与介子的分裂和相对运动时的计算表明,相应于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中的激发态重介子(B、δ、A1…)交换和有激发态重子(N*、Δ*)为中间态的双π交换过程是主要的。但单π、单ρ、ω等介子交换过程未出现。  相似文献   

10.
从温度场论虚时格林函数方法出发.推导了有限温度单ρ介子交换势,得出ρ介子随温度升高而变轻,这与利用QCD标度性质得到的结果一致.还得出ρ介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也和σ介子与核子的相似.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的介子云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σ介子云效应对计算质子中的轻味海夸克分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计算结果能够更好的符合关于d(x)/u(x)的实验数据,同时对模型中的ω介子云的参数给出一个修正,表明在物理核子中发现Fock态|Nω〉的几率是一合理的小值.  相似文献   

12.
杨新华  程檀生  钟毓澎 《中国物理 C》1989,13(12):1089-1091
采用相对论性的多体理论方法,在介子云口袋模型[1]的基础上,统一计算了夸克间交换胶子与π介子所给出的核子间相互作用的短程与长程部份.短程部份在扣除了两个核子相对运动动能之后,得到了300MeV左右的"软"排斥心.长程部份得到与单π介子交换位势(OPEP)相同的解析形式,基强度由介子云口袋模型的参数决定.如果取f=93MeV,其强度大约比OPEP低30%.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π分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属介子旅.根据据所带电荷为 、 、0,可分为π ,π-,πu三种π介子π介子的自旋转为零,宇称为负,同位旋为1,静止质量为139, 物理MeV,寿命为10-8see.它在核物理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自从1935年日本 川秀树提出了核力介子理论以来,现在一般都认为,核子-核了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π分子来传递的。在原子核内存在着瞬时出现的π介子,与自由π介子不同,它不满足的质能关系式,因此说它是“虚”的π介子. 最近几年,有不少理论物理工作者[1]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原子核内是否有真实的自由π介子存在?他们考虑的基点…  相似文献   

14.
唐孝威 《物理学报》1960,16(8):479-482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个可能的核子结构模型;希望定性地将核子内部核物质分布、核子内部电荷分布、核子反应等现象连系起来。 一、基本假设 第一,假设核子由一个轻费米子及许多π介子所组成。这里假设的费米粒子是中性的,自旋1/2,同位旋1/2,带重粒子荷 1。它总是和π介子在束缚状态中存在。它和许多π介子强烈吸引而组成核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由于费曼—盖尔曼理论中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相似性,矢量耦合部分对质子俘获μ~-介子的贡献与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相联系。本文给出了在重正化的V-A弱作用下质子俘获μ~-介子几率的公式,并根据电子核子散射的实验结果估计了核子的电荷、磁矩分布对μ~-介子俘获几率中矢量耦合部分贡献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安瑛  吴詠时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76,25(3):188-196
本文论证了对赝标介子与核子耦合的理论,齐次Callan-Symanzik方程可用来得到电磁形状因子的渐近行为。由此得到这个理论中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微扰论领头项,并讨论了较一般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对论夸克模型,在夸克层次上研究了N-△的质量和二者的能量劈裂,通过引入了赝标量π介子云效应,得到了π和核子宰的耦合常数gxNN,以及单胶子交换势和单π介子交换势分别对N-△能量劈裂的贡献,计算结果较好地与实验值得到了吻合。另外我们还比较了相对论与非对论夸克模型在处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夸克袋模型来描述核子,并设核子内的夸克与标量和矢量介子场相耦合,考虑核子在核物质中的费米运动,计算了核物质内核子内禀特性随系统密度和温度的变化,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单核子束缚能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9.
周光召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60,16(5):252-262
本文讨论了π介子核子碰撞产生π介子的色散关系,计算了束缚态的贡献。所用的方法是把核子场的算符由态矢量中提出来,对运动学和对称性作了较详细的分。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等效的Dirac Brueckner Hartree-Fock(DBHF)方法,即用密度相关的核子–介子耦合常数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考虑了重排列项,研究了有限核的性质.介子–核子耦合常数的密度相关性是由考虑了核子短程关联的DBHF方法来确定的,要求在每个密度下用相对论平均场方法得到的核子自能与用DBHF得到的自能一致.计算了核物质性质及有限核基态性质,并着重讨论了重排列项对Ca及Pb同位素链结果的影响.考虑重排列项作用后使计算的核电荷均方根半径增大,更好地符合实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