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在讲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不少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入射小球的质量m1一定要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2)为什么M、P、N依次为碰后入射小球的落点、碰前入射小球的落点、以及当相碰后被碰小球的落点?对于第(1)问,我们通常是定性说明避免碰后入射小球反弹,显然学生对这样的解释是不满意的.对于第(2)问,  相似文献   

2.
现用高中物理甲、乙种课本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基本是一致的。通过实验操作,感到此方法有以下弊病:①固定斜槽时很难使斜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是水平的,这样,小球的运动就不能是平抛了;②螺旋柱很难调节得使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它们将不是正碰;③小球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是用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等的小球在斜槽末端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正碰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巧妙地用小球在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来代表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从而把速度的测量简化为长度的测量。这是基于下述原理: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落到地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多功能球-球碰撞实验仪,利用该仪器对三组碰撞实验的研究发现,未退火小球和未退火小球碰撞可近似为弹性碰撞,其恢复系数为0.96;未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之间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本实验源自生活中的打靶实验,将其进行改造升级为物理实验中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发散思考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钢 《物理通报》2001,(3):14-15
用J2135-1型(或J2135型)碰撞实验器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规律,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的一个基本实验.有人认为,将被碰小球放在水平槽末端时,也可保证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对心碰撞,这样做可使实验操作更为简便,还可减少误差.实验发现,碰撞后两球的总动量总是增大.发生这一似乎反常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对平抛运动实验的一些改进》一文,提出的实验装置(图1)的改进相对于教材中现有的实验装置有许多优点.但在平抛运动轨迹的确定方法中,笔者认为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有待说明.例如:小球与坐标纸B碰后的痕迹是怎样的?怎样通过小球与坐标纸B碰后的痕迹来确定小球平抛过程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相似文献   

7.
图1 是中师物理教材中关于“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该实验做法有几点缺陷: 1.因事先不知道小球所到达的位置,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一次、两次、甚至好几次也难让小球与铅笔尖相碰. 2.既是用有孔的纸卡片代替铅笔尖,除位置不好确定外,纸卡片上的小孔边缘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8.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虽然有两点改进,用坐标纸代替白纸,用铅笔试碰找出小球经过的位置,但是,在桌边做这个实验,坐标原点很难记录准确,在重复实验过程中,很难使木板跟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用铅笔找小球经过的位置,实验误差较大,实验效果也不尽如  相似文献   

9.
黄英  王秀庭 《物理与工程》2008,18(1):15-16,19
从小球与均质定轴杆(质心轴)的碰撞问题出发,讨论了不同类型碰撞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总结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两等质量小球二维碰撞偏转角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个质量相等(m1=m2=m)的光滑小球,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发生非对心碰撞.下面证明:对于完全弹性碰撞,则两球碰后速度之间的夹角等于90°;对于非弹性碰撞,则两球速度之间的夹角小于90°.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一维弹性碰撞恢复系数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压电传感器、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了小球与平板之间弹性碰撞恢复系数测量系统,并对该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测量系统采用USB-1616HS高速数据采集卡实时捕捉小球与平板之间的碰撞信号,通过对采集到的碰撞波形序列进行处理,获取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从而实现对弹性碰撞恢复系数的测量.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弹性碰撞恢复系数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清晰、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干 《物理通报》2004,(11):34-34
贵刊在2004年第2期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栏目中刊有《改进用斜槽做的两个力学实验》一文,笔者读罢,深受启发,很是赞同吴文炎老师利用这一装置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但就这一装置中利用带孔的硬纸片来确定小球通过的任何位置的设计,笔者做些改进.因为利用带孔的硬纸片确定小球通过的任意位置,不仅需要反复多次的移动硬纸片来寻找落点,而且小球落到硬纸片上常常反弹不能落入设计的槽中,从而导致实验者满地找球,既费时又费事.笔者现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简易装置介绍如下,希望能和贵刊的广大读者共同切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甲乙两种本,都有研究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学生实验,我们在指导学生做这一实验时,经常不易成功。经过仔细研究,我们觉得这一实验的设计有缺陷,需要加以改进。本实验沿用了旧教材中所采用的J2135型碰撞实验器。图1为其装置示意图,入射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上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是用铅笔尖与小球发生碰撞,然后记录下小球平抛运动轨迹中的点。这种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也常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单粒子理论和电子与光子非弹性碰撞模型,研究了未被俘获电子对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被俘获电子使该散射的频谱展宽随入射电子速度和与电子同时作用的光子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电子与光子非弹性碰撞成分的增大而减小,从而使能量转换效率近乎与电子入射速度正比降低。用低能电子入射,能有效地减小这种损失。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一册实验十四和乙种本上册实验七,都使用了相同的一个装置,定量地研究了弹性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因为此实验需定量研究,就应对实验装置提出尽可能高的要求.但现行实验装置从  相似文献   

17.
中专工科类通用《物理》上册(陕西物理教材编写组修订,高教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三版)第四章“碰撞”一节,对完全弹性碰撞教材讨论了几种特殊情况,其中一种为:“m2〉〉m1,且v20=0,碰后v1≈-v10,v2≈0.这表明碰撞后质量很小的物体将以与原来...  相似文献   

18.
陈钢 《物理通报》2016,35(6):104-108
参考文献[ 1]对光子碰撞引用“ 弹性恢复系数” , 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指出光速是光子的性质而不是碰 撞的运动量, 不宜对光子碰撞引用“ 碰撞恢复系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和讨论在SIS/ESR上用FOPI装置进行100-800MeV/uAu Au反应中心碰撞研究的首批实验结果:用高带电粒子多重性和低横动量方向相结合的双重选择标准,以及横-纵动量比研究了最中心碰撞事件;基于这些选择方法,首次得到了结团(中等质量碎片)发射的多重性和快度分布,清楚地观测到中等快度源;详细地研究了集体流与碰撞参数、碎片原子序数和入射能量的关系;首次在实验上发现方位分布对称的径向流和观测到垂直于反应平面的路子“挤出”效应;引入新的方法研究了定向边流的性质;首次用所有碎片和轻带电粒子来提取和确定反应的熵值;对实验数据与各种理论模型计算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路峻岭  汪荣宝 《大学物理》2005,24(10):27-28
超弹性碰撞演示实验是灵活运用大学物理知识的典型实验,本文对其最佳工作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大球和小球的质量比为3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