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观察了室内培育的曼氏无针乌贼自然生产的受精卵形态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成乳头状,平均卵长10mm,平均卵宽5.5mm,受精卵外被黑色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三级卵膜,成串聚集一起成葡萄状.胚胎发育分为12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初具形态期、腕分化期、心跳出现期、色素出现期、内骨骼形成期、尾腺出现期、缘膜形成期、孵化期.其胚胎大小从卵裂期开始增长,卵裂期胚胎长(3.40±0.12)mm,胚胎宽(3.29±0.14)mm,到孵化出膜前胚胎长达(8.17±0.33)mm,胚胎宽达(7.17±0.33)mm,增大了2倍左右.初具形态期各器官开始形成,胴部、头部、腕部开始分化.在19~21℃水温下,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28~30d,初孵小乌贼仍挂着梨状卵黄囊,卵黄囊均长3.70mm,均宽2.75mm,在水中游动1~10min后就自动脱落,乌贼幼体一出膜就能喷墨,同时能开口摄食动物性饵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喷墨对其行为、生长、存活及酶活的影响, 采用单因子试验法, 进行了喷墨虎斑乌贼(喷墨组)和未喷墨虎斑乌贼(对照组)的养殖比较试验, 试验时间30d. 研究结果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后会导致其体色泛白、活力下降,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养殖30d后,对照组虎斑乌贼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试验时间≤10d时对照组显著高于喷墨组(P<0.05), 随着养殖时间延长, 2组无显著差异(P> 0.05); 喷墨组的抗氧化能力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过氧化氢酶(CAT)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喷墨组的代谢酶包括谷丙转氨酶(GP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表明, 虎斑乌贼喷墨不仅会导致其生长缓慢、存活率下降, 并且会影响其体内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浙江省苍南县养殖海区人工越冬养殖、性腺成熟的刺参为材料,观察并描述了精卵排放至稚参的整个胚胎发育和幼体变态过程,温度和盐度对其胚胎和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盐度28.6‰,p H 8.0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要31 h左右,变态发育至稚参需13~15 d.不同水温和盐度对受精卵的孵化率、胚胎发育和幼体的变态时间有显著影响.南移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21℃,水温下降至15℃不能受精,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8.6‰~32.4‰,盐度降低至20.5‰或升高至39.1‰,受精卵均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苗种规格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养殖效果的影响, 进行了放养3种不同规格乌贼苗种(胴长分别为(4.09±0.15)、(5.25±0.48)和(6.16±0.19)cm)的养殖实验. 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乌贼苗种的摄食量均波动上升, 饵料系数随养殖时间逐渐降低, 由8.00±1.01降至3.74±0.35. 乌贼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先增加, 在胴长左右时达到峰值, 后减少并稳定至4%左右. 3种规格乌贼苗种养殖30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8.50±0.88)%、(92.00±0.60)%、(93.83±0.34)%. 大规格乌贼苗种的日均增重量、存活率显著(P<0.05)高于小规格乌贼苗种. 综上所述, 在虎斑乌贼养殖中苗种放养规格以胴长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鱼粉营养价值、新鲜度的影响. 以新鲜杂鱼为原料, 分别采用60、80、100、120、150℃热风干燥以及冷冻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处理. 结果显示: (1)不同干燥方式对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采用热风干燥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 采用冷冻干燥时, 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80℃干燥组接近. (2)100℃干燥时鱼粉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且赖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80℃干燥时组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采用冻干处理时赖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 (3)150℃干燥时SFA和MUFA含量最高, 80℃干燥时PUFA含量最高, 且EPA和DHA含量也最高. (4)VBN和酸价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 当采用冷冻干燥时, 鱼粉的酸价显著高于采用干燥组(P<0.05), 冷冻干燥和60℃干燥鱼粉的VBN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结果表明: 与热风干燥相比, 冷冻干燥对鱼粉营养成分破坏小, 但不能改善鱼粉新鲜度. 热风处理时提高温度可以改善鱼粉新鲜度, 但干燥温度超过100℃对鱼粉的营养价值有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混养品种对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生长、体成分、免疫性能及水质的影响,分别设置拟穴青蟹单养、拟穴青蟹-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拟穴青蟹-日本真鲈(Lateolabraxjaponicus)和拟穴青蟹-方形马珂蛤(Mactraveneriformis) 4种养殖方式,开展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盐度在同一采样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拟穴青蟹-日本对虾组和拟穴青蟹-日本真鲈组的池塘水体p H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氨氮在同一采样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单养组溶解氧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日本真鲈组亚硝酸盐氮、硫化物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拟穴青蟹-方形马珂蛤组和拟穴青蟹单养组体质量、甲宽在第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甲长、体高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在第60、90 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水分、灰分、粗蛋白在各采样...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喷淋实验,比较了不同酸雨酸度(pH值分别为2.5、3.5、4.5和5.6(CK))下,乌药(Lindera aggregata) 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膜脂过氧化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探讨酸雨胁迫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不同酸雨酸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日均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酸度的升高而降低.随酸雨酸度的升高,乌药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且pH 2.5处理的影响更为显著.酸雨处理降低了乌药的光饱和点(LSP),而pH 2.5、pH 3.5处理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显著高于对照.Fv/Fm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减小,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随酸度的增加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pH 4.5处理时显著升高,pH 2.5时显著降低,而pH 3.5时与对照差异不大.总之,酸雨降低了乌药的光合能力,对其他生理指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延迟投饵对沙塘鳢仔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繁育的沙塘鳢仔鱼为研究对象,分15个处理组,每组2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0~16 d开始投喂大型溞类,第15组为饥饿组,一直不投饵.结果表明:在水温27.5~28.5℃下,孵化后的沙塘鳢仔鱼孵出当天即开始摄食,7 d后卵黄囊消失,转入外源营养期;至14日龄不能获得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沙塘鳢仔鱼饥饿1~10 d,最高初次摄食率均为100%,此后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其最高初次摄食率开始快速下降,至16d时为0;延迟3 d投饵对沙塘鳢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延迟4 d以上投饵的沙塘鳢仔鱼其存活率、体长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沙塘鳢仔鱼最适投饵时间为4~5日龄.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处理大黄鱼精子,然后与正常的大黄鱼卵子受精.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8min,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的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孵化率和幼体畸形率均影响显著;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下降,1min、2min、4min、6min和8min紫外线照射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5.8%、36、6%、37.2%、29.3%、26.7%及56.1%、45、9%、40.1%、31.1%、27.1%;对照组的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4.3%和55.4%,精子遗传失活的Hertwig效应不明显;幼体孵化率最高为1min组(44.9%),最低为8min组(26.2%);幼体畸形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增加,1min和2min处理组幼体畸形率较低,说明此时精子没有完全遗传失活;6min和8min组幼体畸形率为100%,说明该剂量紫外线可使大黄鱼精子完全遗传失活。  相似文献   

10.
剧毒卡罗藻对双壳类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尚待研究解明. 本文以菲律宾蛤仔为对象, 比较研究了细胞大小形态一致的剧毒卡罗藻和无毒周氏卡罗藻对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存活、摄食生理以及糖原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 2种卡罗藻喂养下, 菲律宾蛤仔稚贝均有生长, 但有毒组的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均显著低于无毒组. 其滤水率和摄食率与藻密度呈近似幂函数相关, 15×105 cells·L-1为拐点藻密度; 小于或等于此藻密度时, 2组的摄食率和滤水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且无显著差异; 大于此密度时, 有毒藻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显著低于无毒藻组. 成贝较稚贝能耐受更高有毒藻密度. 摄食2种卡罗藻后, 菲律宾蛤仔各组织均快速累积糖原, 外套膜糖原含量最高, 变化最为显著. 但糖原累积量与藻密度有关, 低藻密度组中, 有毒藻组的糖原含量显著低于无毒藻组. 研究结果表明, 剧毒卡罗藻可以通过降低贝类摄食能力、干扰生化代谢等非急性致死过程来影响贝类的生长及存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多项式理想对偶基的理论给出了当代数方程组只有孤立解(即零维理想的零点)时解的重数的一个算法,同时得到了零维理想有重零点的几个判定准则.  相似文献   

12.
三棱镜折射率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及具体实验教学模型 ,提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简化模式. 结合分光计 测三棱镜折射率的例子 ,进行了具体分析 ,给出了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最终评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 Γ-环中继续研究由元素性质确定的根性质 .首先证明了文献 [1]中主要定理的逆定理 , 从而使满足某些条件的元素所具有的性质 P与根性质 R可互相确定 .进而讨论确定的唯一性问题.利用 这些结果可得出 Γ-环的 Baer根是由元素的 m-幂零性所确定的根.  相似文献   

14.
一类中立型拟线性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垂直相加法无法讨论泛函偏微分方程组的强迫振动性的不足,直接利用振动的定义、Green公式以及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把中立型抛物微分方程组的振动问题转化为泛函微分不等式不存存最终正解的问题,然后利用最终正解的定义及上下极限得到了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判别其所有解振动或全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Huygens-Fresnel原理和Kirchoff近似理论,研究了声波通过屏障后的衍射声场,导出计算衍射声场的声压和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近似公式。计算表明,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本文所提供的公式可以作为在噪声控制技术中预测声屏障衍射声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2-氨基嘧啶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量热法,用RBC Ⅱ型精密转动弹完全燃烧2 氨基嘧啶(AP),测定其恒容燃烧热,并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其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AP,s)为(-2334.51±1.62)kJ·mol-1,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AP,s)为(-45.90±1.70)kJ·mol-1,为进一步研究嘧啶类化合物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Banach空间的凸性模与光滑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义了TC凸性模,TC光滑模,刻划了一致凸性与一致光滑性,并研究了取值于Banach空间的特殊鞅不等式与一致凸性,一致光滑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壳聚糖的可控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壳聚糖能被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得到低分子量壳聚糖,所得产物分子量分布随平均分子量的下降而逐渐变窄.其降解速度和产物特性受原料脱乙酰度、反应介质、H2O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脱乙酰度越高的壳聚糖,降解反应越容易进行.在酸性介质中的降解,其起始速度比在水中的降解要快,所得产物的分散度要小,到一定程度后受到H+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分子量5万以上的壳聚糖产品在60~70℃、H2O2用量比小于0.25的中性体系中就可以完成;而制备分子量在1.5~5万之间的壳聚糖,采用反应温度70℃、H2O2用量比为0.5~1.5、介质为水的条件较适宜;盐酸体系有利于制备分子量7000左右的壳聚糖;要得到水溶性产物,可以使用2%醋酸或水两种介质.因此,通过选择反应条件,可制备特定分子量范围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成对比较、九级分制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图书质量评估的问题, 为今后的 图书质量评估实践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类0.1矩阵变换图的边连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t U (R, S) denote the class of all m×n matrices of 0's and 1's havingrow sum vector R and column sum vector S. The interchange graph G (R,S)is the graph where the vertices are the matrices in U (R, S) and where twomatrices are joined by an edge provided they differ by an interchange. Brualdishowed that the connectivity of G(R, S) is at least two. In the present paperwe prove that the edge connectivity of G(R, S) is equal to the minimum degreeof vertices of G(R,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