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嵌岩桩只适用于完整和较完整岩体,且往往被视为端承桩的情况,以贵州两个工程项目的软质较破白云岩嵌岩桩为研究对象,其持力层岩体均较破碎,通过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桩基静载荷试验,分析软质较破碎岩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探讨此类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软质较破碎白云岩嵌岩桩桩顶荷载-位移曲线主要呈缓变型,沉降由桩身压缩控制,嵌岩段桩侧摩阻力发挥较好,荷载分担比例在30%~50%之间。根据经验参数计算及实测对比研究,得出实测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比计算值高出数倍。  相似文献   

2.
嵌岩灌注桩是当前较为常用的基础形式,但在软质岩层中嵌岩桩的承载性状的理论分析、试验和测试研究还不能适应工程的需要。通过对某工程在泥质粉砂岩层上所做的单桩静载试验,测试了桩周侧阻力及端承力,对嵌岩灌注桩在软岩中的承载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经验方法确定的桩侧极限摩阻力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选取广州新电视塔C区的4个挖孔桩底基岩进行混凝土短柱和基岩摩擦试验.对桩在受压、受拉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摩擦力进行分析,获得桩和岩层摩擦承载力指标.试验研究表明,桩和围岩摩阻力在不同受力状态下表现出不同性质,抗压摩阻力特征值普遍大于抗拔摩阻力特征值.定义了抗拔分项系数γ作为抗拔力计算安全储备,建议γ为1.7~2.0,试验研究成果可为重大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土崖组(KwH)泥岩是一种分布于青岛地区的白垩系王氏群泥岩,是一种非典型的黏土岩,其透水性弱,具有一定的膨胀特性。为研究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性及嵌入泥岩中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以红土崖组(KwH)泥岩为试验对象,在青岛某地区开展了泥岩常规物理力学试验、泥岩地基及泥岩地基中嵌岩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土崖组(KwH)泥岩含砂,吸水膨胀率较小,是一种非膨胀性岩;全风化及强风化泥岩地基的P-s曲线基本呈缓变型;而中风化泥岩地基在破坏时发生了压裂及隆起,P-s曲线呈陡降型,而且变异性较大。该场地泥岩地基中灌注桩分别加载至10800 kN、12960 kN,试桩均未发生破坏,嵌岩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均未充分发挥;中风化泥岩的承载力较高,可作为桩基理想的持力层;泥岩具有初始损伤特性,且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其损伤逐渐加剧。研究成果对青岛地区泥岩地基中的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嵌岩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对于嵌岩桩普遍认为是以端承桩为主。本文结合两个工程实例,对三根具有较大嵌岩深度的嵌岩桩进行竖向承载机理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软岩地区嵌岩桩的嵌岩段侧摩阻力可以提供很大一部分承载力,体现出摩擦桩的特性。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对嵌岩桩的嵌岩深度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软岩嵌岩桩承载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以往桩基础受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单桩与岩土相互作用比较完善的有限元模拟方法,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和部分前后处理程序,在对泥质砂岩进行力学参数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应用该程序对南宁泥质砂岩嵌岩桩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嵌岩深度效应、承载力、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嵌岩深度应为5倍桩径;最大嵌岩深度应为7倍桩经。  相似文献   

7.
肖辉椿 《科技资讯》2010,(8):98-100
嵌岩桩是在端承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计算嵌岩桩承载力时,过去常忽略覆盖层的侧阻力,将嵌岩桩作为直接传递荷载给基岩的受压柱看待,荷载全部由桩端承担。本文通过对嵌岩桩的长径比大小、上覆土层特性、嵌岩段的岩性、及成桩工艺(有无沉渣)等分析,得到嵌岩桩不一定是端承桩的概念,从而改变了人们对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认识:即嵌岩桩的长度越长,长径比越大,上覆土层越硬、嵌岩深径比越大、嵌入岩体越深,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越表现为摩擦型桩,而离端承桩也越来越远。并对现行的几种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桥梁嵌岩桩的作用机理,讨论了现行规范中桥梁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桥梁设计的实际情况,对规范计算公式进行了修订,并用工程实例论述其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华元海 《科技信息》2008,(12):109-109
本文分析了嵌岩桩的承载原理,提出了灌注桩缺陷的原因与防治措施及桩的质量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嵌岩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与沉降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7根CFG嵌岩短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荷试验为依托,并结合场地勘察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青岛地区采用CFG短桩加固软土地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两个试验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430,450 k Pa,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其承载力仍有发挥余地; CFG嵌岩短桩(3~7 m) P-s曲线为缓变形,呈s型变化,表现出半刚性端承型桩的特性;该嵌岩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主要来自桩身的压缩量,对于嵌岩灌注短桩(3~6 m),其桩长增长60%~67%,沉降量可增长52%~78%,对于嵌岩灌注短桩(7~8 m),桩长增长1%~4%,沉降量可增长36%~106%,但总沉降量仍较小,不超过14.5 mm,满足工程变形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CFG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嵌岩桩桩-岩界面水泥浆的胶结作用对其剪切特性及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性质的影响规律,针对桩-岩界面剪切过程中的胶结弹性变形、滑动剪胀和剪切滑移三个阶段特点,建立了考虑胶结作用影响下的各阶段桩-岩界面剪切本构模型.根据软岩嵌岩桩桩-岩界面粗糙体磨损特性,利用滑移线场法原理分析并得到了嵌岩桩极限剪胀位移.基于荷载传递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解析模型.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胶结作用影响下桩侧岩石力学特性等因素对嵌岩桩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岩界面胶结作用使剪胀区域桩侧摩阻力明显增大;随着桩侧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大,胶结作用对剪胀区桩侧摩阻力的增强效应越明显,对剪切区域桩侧摩阻力弱化效应越大.当计算软岩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时,桩-岩界面胶结作用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竖向力和弯矩荷载下7组模型试验的电阻片量测资料,分析了嵌岩桩基的实测桩顶内力分布规律同外荷载与桩位之间分布的关系,指出实测桩顶内力与常规m法分析的偏差同外荷载与桩位之间的分布有关。弹性承台假定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3.
叶东伟 《科技资讯》2009,(23):60-61
介绍了某主城港区寸潍作业区二期工程的概况,运用规范对原型桩的承载力和嵌岩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各规范之间对桩基承载力的计算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采用《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  相似文献   

14.
自平衡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的桩基载荷试验方法,其具有节约时间、节约资金、操作自动化和不受场地限制等突出优点,目前在国内已经广泛应用于桩基工程中,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桩基础。嵌岩桩,由于其单桩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沉降小等特点,目前在基础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在贵阳地区,很多嵌岩桩嵌入中等风化、较破碎的岩石中。由于国内目前对于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的研究较少,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对于如何在此类岩体上进行嵌岩桩的设计未作详尽的说明,给桩基设计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以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现场自平衡桩基载荷试验,分析研究在较破碎岩石地基上的嵌岩桩的承载性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桩端采空区对嵌岩桩的设计(如承载性能和长期服役性能)提出的挑战,以杜家山特大桥采空区嵌岩桩为原型,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采空区到桩端不同距离以及采空区是否注浆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比例参数,并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进行模型构建;通过多级荷载试验,获得采空区到桩端不同距离以及注浆后桩顶沉降、桩基础轴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了无采空区嵌岩桩的承载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采空区到桩端距离的减小,桩端持力层的承载能力减小,不利于模型桩的承载力;注浆后,桩端持力层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加,导致模型桩的桩顶沉降显著减少,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人工挖孔嵌岩桩在软质岩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个工程的实测结果,对以软质岩石为持力层的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承载力的计算,嵌岩深度的确定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贺锦美  曾素娟 《河南科学》2012,30(11):1624-1627
对南京地区嵌岩桩桩基设计中新旧国家桩基规范、地方规范及公路和铁路行业规范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不同规范所得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相应关系,为该地区嵌岩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及大型桥梁的建设需求,桩基础逐渐向大直径、深埋深的方向发展。嵌岩桩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桩型,有效确定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厘清其竖向荷载传递机制,是实现嵌岩桩安全、可靠使用的前提和保障。充分掌握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前提是明确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从宏观上得到基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桩-土-岩相互作用规律及桩受荷后的破坏模式。掌握嵌岩桩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传递规律对深入认识嵌岩桩承载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嵌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破坏模式、承载特性和影响承载特性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了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及破坏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嵌岩桩承载性能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研究进程,详细分析了影响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现阶段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研究的不完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一个工程实例对嵌岩桩的检测的新工艺新方法作了详细叙述,结论指出桩基自平衡测试技术对于大直径、嵌岩等承载力较大的桩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大直径扩底嵌岩桩在高层建筑中的抗拔承载力及影响因素,以深圳某高度为660 m的超高层工程为背景,采用自平衡法对3根大直径扩底嵌岩抗拔桩进行加载试验。在试桩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扩底抗拔嵌岩桩数值模型,并进行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及参数化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试桩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的抗拔工作特性。同时讨论并分析了大直径扩底嵌岩抗拔桩的桩身轴力、桩身等直径段和扩底处侧摩阻力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扩大头周围岩体弹性模量、扩径比和扩底高度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径比的增大对大直径嵌岩桩的抗拔承载力影响较大,扩大头周围岩体弹性模量和扩底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