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侧链氨基酸合成,与β-内酰胺缩合,嗯唑烷环合和除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棒丝氨酸的O-苄基衍生物,3-[(3′R,5′S)-7′-氧代-1-氮杂-4-氧杂双环[3.2.0]-庚-3′-基]-3-O-苄基-(2S,3S)-丝氨酸(17)及其(3′R,5′R)差向异构体(18)。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现用干扰素处理过的细胞胞浆提取物和双链RNA、ATP一起培养,可以生成一个低分子量的蛋白合成抑制剂,即5′-三磷酸-三聚2′,5′-腺苷酸(Ⅰ)。由于(Ⅰ)具有天然核酸中不存在的2′,5′-磷酸酯链以及它的抗病毒活性,因此引起不少化学家的兴趣,已有不少文章报导了(Ⅰ)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同时也发现不含三磷酸的三聚2′,5′-腺苷酸(Ⅱ)也同样具有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Ⅰ)的结构与活性关系,本文报导了用胞嘧啶碱基代替腺嘌呤碱基的(Ⅱ)的类似物C_(2′P5′)C_(2′P5′)A(Ⅲ)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磷酸三酯法,在交联聚丙烯酰吗福啉载体上,以1,3,5-三甲苯磺酰氯(MS)加N-甲基咪唑(N-Mein)为缩合剂,合成了2′-5′相连的寡聚腺苷酸——2′-5′A核。每个保护的单体接到载体上的收率是令人满意的,分别是100%,64%和89%。在合成过程中,我们对合成一系列中间体和制备载体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产物收率大大提高,分离操作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4.
5-(3′-芳基-5′-噁唑烷酮基甲氧基)-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芳基噁唑烷酮基甲氧基哒嗪酮;合成;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和表征了新的三元配合物:[Cu(L-His)(5′-AMP)]Cl_2·4H_2O,[Cu(L-His)(5′-GMP)]Cl_2,[Cu(L-His)(5′-IMP)]Cl_2·2H_2O,[Cu(L-Lys)_2(5′-GMP)]Cl_2·6H_2O,Na_2[Cu(L-Lys)_2(5′-GMPH_(-2)]·6H_2O,Na_2[Cu(L-Lys)_2(5′GTP_(-2))]·6H_2O,Na_2[Cu(L-Lsy)_2(5′-IMPH_(-2))]·10H_2O.IR及NMR谱表明,5′-嘌呤核苷酸以嘌呤碱基上的7-N原子与Cu(Ⅱ)配位.在5′-嘌呤核苷酸形成的配合物中,磷酸根不参与配位,但是Na_2·5′-GMPH_(-2)和Na_2·5′-GTPH_(-2)的磷酸根参与配位,而Na_2·5′-IMPH_(-2)的磷酸根不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6.
芳香取代恶唑是一类优良的有机萤光体,如1,4-双(5-苯基恶唑-2-基)苯(简称POPOP)可作为闪烁剂或激光染料使用。作者在前文中曾报道了一系列5,5′-双(取代苯基)-2,2′-联恶唑(1)的合成(简称POOP),它们也具有良好的激光性能。本文报道(1a,R=R′=4-CH_3)的晶体结构,并辅以分子力学法(MM-X程序)计算,探讨了POOP分子的基态构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对一种电子给体-受体化合物(E)-(5-(4-(二苯基胺)苯乙烯基)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基)-2-亚甲基丙二腈(TPA-DCST)的合成与光谱学行为的研究。化合物TPA-DCST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强电子给体(三苯胺)与强电子受体(二氰基乙烯)两个部分,并由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作为共轭桥将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接。在合成方面,采用Wittig反应将三苯胺通过双键与二噻吩并[2,3-b∶3′,2′-d]噻吩相连接、醛基化,并与并二腈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产物通过了核磁氢谱、碳谱、红外以及高分辨率质谱的确认。光谱方面,主要考察了该化合物的吸收与荧光行为。其最大吸收峰位在412nm左右,归属于π-π*跃迁。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表现出来自分子间聚集而形成的聚集态荧光(550nm),并通过了单分子在CTAB胶束([c]=1.02×10-2 mol/L)的发光(460nm)试验得到验证。溶剂效应表明,该化合物没有出现典型的ICT态的发光现象,其原因在于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的共轭桥单元,即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不具有有效的共轭效应。浓度效应与温度效应进一步表明TPA-DCST分子易于产生分子间聚集态的发光。在THF-H_2O二元溶剂体系中呈现典型的聚集诱导(AIE)发光现象,发光峰位为692nm。随着TPA-DCST分子间的聚集程度的增加,聚集态的荧光出现大范围的红移,直至固体发光红移到710nm。TPA-DCST分子的聚集因素可能来自于疏脂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硫代)亚磷酸二酯与酮核苷的羰基的加成反应合成了2′位或3′位(硫代)膦酰修饰的核苷,在这一加成反应中,只检测和分离到一种异构体.文中对该异构体的构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次黄嘌呤核苷二磷酸(5′-IDP)是合成“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胞(Poly I:C)的主要原料之一。为了合成供示踪研究用的氚标记聚肌胞,我们制备了氚标记次黄嘌呤核苷二磷酸(8′-~3H-IDP);而获得层析纯的8′-溴-次黄嘌呤核苷二磷酸(8′-Br-IDP)则是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Tb(Ⅲ)-1,4-双(′-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BPMPB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体系的荧光性质,探讨了响影体系荧光性质的诸因素,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该体系中Tb(Ⅲ)浓度以2.0×10~(-5)~1.0×10~(-10)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到5.0×10~(-11)mol/L。应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Tb(Ⅲ)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乙醇-水混合体系中合成了15种新的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_2(BPMPPD)_3·nH_2O和Ce(BPMPPD)_2·6H_2O(BPMPPD为1,5-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戊二酮-[1,5]),对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消旋轴手性配体(R,S)-4,4′-联二喹啉-3,3′-二甲酸乙酯(DBD)(1)与Pb(OAc)2在吡啶催化水热140℃合成条件下合成一新颖的配位聚合物[Pb(BD)(pyridine)]n(3),荧光测量表明,该配位聚合物与有机配体一样,在390nm附近展现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13.
1-β-D-呋喃型阿拉伯糖胞嘧啶盐酸盐(简称阿糖胞苷:Ara-c(Ⅵ))和阿糖胞苷-5′-磷酸属于抗代谢类药物。阿糖胞苷在体内的作用是干扰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急性粒性白血病,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用作抗病毒类的药物。据文献报导,阿糖胞苷-5′磷酸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是一种可能具有更好疗效的抗肿瘤、抗病毒药物。阿糖胞苷在国内已分别有全合成和小型半合成的试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线性变势吸附伏安法研究了铌(Ⅴ)-酒石酸-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三元配合物在汞电极上的电吸附性质,测定了表面浓度,讨论了吸附浓度的表达式及其与吸附时间、金属离子浓度、配位体浓度的关系。验证了吸附量与电极面积及还原峰电流的关系。证明了配合物在电极上的还原是一个可逆吸附的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1,1,1-三[1′-(2′-氧杂-4′-氧代-5′-氮杂-5′-甲基)十二烷基]丙烷(即ETH 227,Fluka No.71732)为中性载体的钠离子选择电极由于具有较强的抗钾离子干扰的能力,因而颇受注意。Guggi等首先用邻硝基苯辛醚和癸二酸二丁酯增塑,以合成的ETH227制成了K_((Na)~+,K~+)~(pot),<<10~(-2)的PVC膜钠离子电极.Jenny等以癸二酸二异辛酯为增塑剂,  相似文献   

16.
许多天然产物(如黄酮、香豆素、苯丙素)分子结构中含有2-[-1′-(4′-甲基-3′-戊烯基)]-2-甲基苯并呋喃(1a)和1b的结构单元,如,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的Sanggenol L 4和Kuwanol 5[1].因此寻找1a和1b便利有效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我们采用2,4,6-三羟基苯乙酮(2a)[或2,4-二羟基苯乙酮(2b)]为原料,与柠檬醛3在有机碱(吡啶、三乙胺、N,N-二乙基苯胺)的作用下,一步反应以较好的收率40%~70%分别获得1a和1b结构单元.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8种5,5′-二(对-取代苯基)-2,2′-联噁唑,其中6种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光性能间的关系,并比较了它们和5,5′-二(对-取代苯基)-2,2′-联-1,3,4-噁二唑的光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对苯二甲醚为原料,经甲酰化和溴代反应合成2,5-二甲氧基-4-溴苯甲醛(2)。以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经烷基化、氯甲基化和Michaelis-Arbuzov反应合成亚膦酸酯(5);2和5经Horner-Wittig-Emmons反应合成了2,5-双(4′-溴-2′,5′-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甲氧基-4-(2′-乙基己基氧基)苯(6),总收率44.7%,其结构经1H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UV-Vis和荧光光谱(FL)研究表明,6的UV-Vis和FL的λmax分别位于410 nm和479 nm,497 nm,是一种绿光的MEH-PPV型单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T_4RNA连接酶将相应于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_y~(Ala))3′-半分子(36—76)的三个寡核昔酸大片段——10(36—45)(Ⅰ),12(46—57)(Ⅱ)和19p(58—76)(Ⅲ)——从3′-端向5′-端延伸逐个连接合成了这个tRNA的3′-半分子(36—76)。首先在供受体配比为1:1.5的情况下,采取三步连续反应,即19p(Ⅲ)的5′-磷酸化,然后与12(Ⅱ)的连接和连接反应产物的5′-磷酸化等反应,一次制备分离的方法,以70%的总得率合成了5′-磷酸化的三十一核苷酸(46—76)(Ⅳ)。然后,以(Ⅳ)作为下一步反应的供体和三倍量的10(Ⅰ)连接,以67%的产率合成了具有四十一核苷酸的tRNA_y~(Ala)的3′-半分子(36—76)(Ⅴ)。将这个合成的3′-半分子,5′-磷酸化以后,与天然的5′-半分子连接,人工半合成了tRNA_y~(Ala)整分子,经生物活力测定,这个人工半合成的tRNA_y~(Ala)具有接受[~3H]-丙氨酸、并能将接受的丙氨酸转移到蛋白质分子中去的生物活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铈(Ⅲ)对试剂2-(8′-羟基喹啉-5′-磺基-7′-偶氮)-变色酸(HQSAC)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铈(Ⅲ)的荧光催化动力学分析新方法,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等特点。铈(Ⅲ)含量在0~15.0μ8/25ml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9ng/ml。本法已用于合成样的分析,效果良好。对该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