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薄膜结构分析中的低角X射线衍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建达  范正修 《物理学报》1994,43(6):958-965
利用带折射修正的布喇格衍射定律和薄膜光学理论分析了低角X射线衍射谱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导出了多层膜周期厚度和周期中不同材料间的配比率的计算公式,对多层膜的低角射线衍射谱中主峰间的次峰现象作出了解释,并对低角X射线衍射测量单层膜厚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精确的测厚公式。  相似文献   

2.
非晶态多层膜和单层膜的低角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a-Si:H/(a-SiNx:H)非晶态周期多层膜和单层膜进行了低角X射线衍射研究。在周期数较少的多层膜衍射的布喇格衍射峰的低角侧发现了一系列次级衍射峰;在单层膜样品的低角衍射中也发现了一系列小峰。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用于计算非晶多层膜和单层膜衍射强度的简单公式,使实验结果得到解释,并提出了一种测量膜厚的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增强CT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同步辐射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方法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CT方法中(简称衍射增强CT法),并对自制样品进行投影成像重建,获得了非常清晰的样品内部结构图像,并与样品的单晶吸收成像CT重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吸收系数相近的结构材料,衍射增强CT法可得到更好的物质内部边界.  相似文献   

4.
郭可信 《物理》2003,32(07):0-0
简单介绍了埃瓦尔德(Ewald P P)、劳厄(von Laue M)和布拉格父子(Bragg W H及Bragg W L)在1912年发现X射线衍射方面的贡献.1911年埃瓦尔德在索末菲的指导下在慕尼黑大学从事博士论文研究,劳厄在与他的讨论中了解到晶格的平移周期与X射线的波长属于同一量级,因此想到在二维光栅的两个衍射方程组中再加一个类似的方程,就可以描述X射线在三维晶体中的衍射.在此假设的指导下,Friedrich W和Knipping P在1912年4月开始用CuSO4后来用闪锌矿(立方ZnS)进行实验,很快就得到X射线衍射的证据.这不但证明了X射线的波动性,还确定了晶体的三维周期性.老布拉格在1912年夏得知这个消息,与他儿子小布拉格一道尝试用X射线的粒子性解释它,并由小布拉格在剑桥大学重复这个实验.根据衍射斑点的椭圆形状和从Pope与Barlow那里学到的晶格理论(由此得知ZnS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小布拉格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看作是X射线从一些晶格平面的反射,从而推导出著名的布拉格方程.布拉格父子开拓了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这门新兴学科,从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和矿物,逐渐发展到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劳厄和布拉格父子分别强调慕尼黑和剑桥的优良科学环境对发现X射线衍射的重要性.鉴于埃瓦尔德在发现X射线衍射的作用及他后来在倒易格子及动力学衍射理论方面的贡献,不少晶体学家认为他也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5.
一、双晶衍射仪的原理当一束入射X射线射入第一晶体A后,从A晶体出来的衍射线,又作为第二晶体B的入射线,从B晶体出来的衍射线用计数管或底片接收进行分析.双晶衍射仪中两个晶体通常处于(n,-n)平行衍射位置.仪罩工作时,第二晶体的转角θ稍微转动,用来记录它的摆动曲线(积分曲线),以测量试样表面层的微量应变或点阵常数的微小变化.二、仪器的理论精度分析了W.L.Bond[1]设计的多用途双晶X射线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平面透射光栅过渡到晶体的X射线衍射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X射线衍射进展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其云  吴小山 《物理》2012,41(11):727-735
100年前,劳厄等证明X射线对硫酸铜晶体具有衍射能力,揭开了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的序幕.100年的发展,X射线衍射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乃至医学、考古、历史学等众多学科发展的必备技术.文章介绍了X射线衍射现象的发现历史,X射线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并举例说明了X射线衍射在粉末多晶体、单晶体和人工功能晶体以及人工薄膜材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最后简要展望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简单介绍了X射线静态衍射的基本原理,详细了论述了超快X射线衍射探测原子动态过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三种X射线脉冲光源的产生及其实验研究的进展状况,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X射线静态衍射的基本原理 ,详细论述了超快X射线衍射探测原子动态过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三种X射线脉冲光源的产生及其实验研究的进展状况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X射线及其通过晶体时衍射现象的发现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伟大研究成果之一。作为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除了验证X射线和晶体的基本性质外,对于晶体(特别是固体)材料的研究、控制和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自从X射线被发现,和X射线的一系列的实验出现以后,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但推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而且也使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医学、工艺学等等许多科学领域得到新的重大的发展。近年来特别对生物化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了解它的发生、发展背景和它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更好的学习和做好X射线晶体衍射实验,和进一步创造性工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几种金属玻璃结构的X射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远苏  赵继良  黄胜涛 《物理学报》1982,31(9):1256-1262
本工作用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金属一类金属玻璃合金Pd77Si16.5Ag6.59,Co42.9Ni27.3Fe7.8Si8B14和Co50.7Ni19.5Fe7.8Si6B16的结构。求出了它们的干涉函数I(s)和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r),并由此获得了有关结构信息的原子平均距离、最近邻配位数和短程有序畴半径。此外,对这些合金的RDF(r)第一峰作了高斯分布拟合,求得了比较好的拟合方程,并用近似方法估算了其中金属-金属原子间的配位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GexSi1-x/Si超晶格的X射线小角衍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分子束外延生长了23周期的GexSi1-x/Si超晶格,用计算机控制的衍射仪(CuKa辐射)测量了X射线衍射曲线,共观察到13级超晶格结构的衍射峰。超晶格的周期和Ge平均含量可以根据考虑折射修正的布喇格定律得出。用光学多层膜反射理论分析衍射曲线可以确定超晶格的结构参数,第2级衍射峰与第一级峰的强度比对应于超晶格两种材料的相对厚度变化非常灵敏,通过比较实验和计算的I2/I1值,可以确定Si,GexSi1-x层的厚度以及合金组份x。用光学多层膜反射理谁计算得到的衍射曲线与实验曲线趋于一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位的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和非原位的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活化剂Sb对于Ge在Si上外延过程的影响.当没有活化剂、Ge层厚度为6nm时,外延Ge层形成岛状,应力完全释放.当有Sb时、Ge在Si上的生长是二维的,并且应力释放是缓慢的,即使Ge外延层厚为6nm,仍有42%的应变没有弛豫.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Ni在非晶Si中扩散机制的原位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卫华  白海洋  陈红  张云  王文魁 《物理学报》1993,42(9):1505-1509
通过对非晶Ni和Si多层组分调制膜(ML)中Ni和Si互扩散规律的原位X射线衍射法研究,考察了金属Ni在非晶Si(a-Si)中的扩散现象。得到了较低温度下Ni在非晶Si中扩散系数及规律,并且提出了Ni在a-Si中受非平衡缺陷延迟的间隙扩散机制。这个扩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Ni在a-Si中的扩散。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X射线多重衍射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若晶体具有多个原子平面同时满足Bragg定律,并同时衍射一单个入射X射线光束,这就是多重衍射现象。本文介绍X射线多重衍射的基本原理,获得多重衍射花样的实验方法,衍射理论和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玉田  马琳 《发光学报》1992,13(1):41-46
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的运动学理论,给出了超晶格的结构因子.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技术,成功地解出了超晶格的结构参数.证明X射线运动学理论适用于所有的超晶格结构,和动力学理论同样有效,而且理论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论述了时间分辨X射线衍射探测原子动态过程和生物大分子瞬态结构的各种方法。介绍了多种超快X射线脉冲光源及其在材料和生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状况。材料方面:在皮秒时间尺度探测到了晶格间距毫埃的微小变化;在亚皮秒的时间尺度直接观测到晶体的超快熔化过程和晶体内的相干声子散射;生物化学方面:采用时间分辨X射线劳厄衍射方法探测了蛋白质大分子结构的变化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精确描述了有机分子在光作用下形态发生改变时分子键角的扭转角度,从结构上揭示了其动态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软件实现了用 P C 机调用日本 Rigaku 公司生产的 D/ max 一类 X 射线衍射仪测量数据,利用 P C 机的复杂计算功能,使原有仪器也可以进行新的结构分析工作,扩展了仪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孙长德 《物理学报》1983,32(8):982-989
用傅氏积分解出在完整晶体下波动方程的Green函数,通过Green公式求出透射X射线波场Dh,D0的表达式,并在入射波为平面波和球面波时,将得到的Dh,D0值与其它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也讨论了样品厚度与Dh,D0的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