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在重子-反重子系统中,质子、中子和Λ超子组成SU3群的基础粒子。因此,重子-反重子系统必须按SU3群分类。而且由于Λ超子和核子之间存在“原始”质量差,破坏了SU3么正对称性,因而造成了能级分裂,形成“么正对称能带”。本文对重子-反重子系统的能级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么正对称能带”。将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章[1-3]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三重子系统的SU(6)么正对称性。认为质子、中子和A超子组成SU(3)群的基础粒子,考虑自旋后组成SU(6)群的基础粒子。文中得到了三重子系统具有“么正能带”,并且作了系统的讨论。利用T33破坏的质量公式,对SU(6)给出了同类奇异相似态不同自旋的能级间的联系。最后,利用质量公式作了简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没有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在重子-反重子系统中,如以自旋1/2的质子、中子和Λ超子作为SU(6)群的基础粒子,则B(?)系统可按SU(6)群分类(分为赝标B(?)系统和矢量B(?)系统)。B(?)系统的能谱具有SU(6)“么正能带”和“奇异相似态”两个特点。对自旋为1的p(?)实验能谱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p(?)系统存在SU(6)“么正能带”;p(?)系统与n(?)系统以及奇异数S=±1的B(?)系统之间,存在“奇异相似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两种常用表象(作者称之为L·S表象与jj表象)下双强子系统物理基与对称基之间变换系数的一般表达式.对前者是两个SUmn(?)SUm×SUn同位标因子乘积,后者简单就是SUmn(?)SUn×SUm同位标因子.我们给出了L·S表象下的0s态六夸克系统且自旋同位旋仅取SU2×SU2全部变换系数.  相似文献   

5.
于肇贤  于舸 《光子学报》1997,26(8):673-678
利用量子代数SU(2)q,s的双参数变形自旋相干态,通过引入量子代数SU(2)q,s的不可约表示张量积空间的Bargmann表示,导出了这一表示中不可约表示基底、双参数变形自旋相干态以及算符的表达式.最后导出了量子代数SU(2)q,s在双参数变形自旋相干态下的Clebsch-Gordan系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SU3群无穷小算子的对易关系,发现SU3群的8个无穷小算子可以按其在SU2子群下的交换性质表示为:一个标量算符A,一组角动量算符L1,L0,L-1及两组秩为1/2的不可约张量算符T±1/2,V±1/2。利用SU3群无穷小算子的这个性质,可以容易地求出SU3群的所有有限维不可约表示,SU3群的约化系数等等。本文给出了在SU3群的不可约表示(λμ)中所有的无穷小算子对应的矩阵,从而完全确定了不可约表示(λμ)及其表示空间R(λμ)。我们还给出了SU3群约化系数标量因子所满足的方程组和对称关系并给出了(λμ)(?)(10),(λμ)(?)(01),(λμ)(?)(20),(λμ)(?)(11)约化系数标量因子的代数表达式。在本文最后,我们定义了SU3群的不可约张量算符并证明了相应的Wigner-Eckart定理。本文中所用的方法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紧致单纯李群中去,在相继的两篇文章中我们用类似的方法讨论了C2,B2,G2群的不可约表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证明了,如果采用 Gelfand-Biedenharn 位相约定,则任一 SUn 群的单态因子(SF)必可分为可导的(SUnSF)d 和不可导的(SUrSF)两类,并且(SUnSF)d=(SUrSF),n=r十1,r+2,….从而把任一 SUn 群 C-G 系数的计算归结为少数不可导四子(SUrSF)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作者关于SU3群C-G级数的公式,全面地论述了SU3群Wigner算符的作用,分析了SU3群C-G级数中重数的分布规律和确定了SU3群Wigner算符的零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IBM SU6不变子空间与Janssen等人的SU6不变子空间之间的一种"么正"变换. 证明它使IBM的U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变为Janssen等人的U6群的无穷小算符和哈密顿量. 此外, 还借助这个变换构成了Janssen等人的U6群与IBM中三类动力学对称性相对性相应的子群链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10.
两参数变形量子代数SU(1,1)q,s的相干态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肇贤  张德兴 《光子学报》1995,24(5):396-402
利用SU(1,1)q,s量子代数的两参数变形振子构造出归一化的SU(1,1)q,s相干态,证明了SU(1,1)q,s量子代数的表示基是正交的,并讨论了它的相干态的归一性和完备性。指出(SU(1,1)q,s相干态的相干性受参数q、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虑Λ超子对原子核对关联的影响。为简单起见,Λ-N之间的剩余相互作用取为理想δ力。首先我们计算了Λ19O低激发态的能谱和波函数。然后借助于求和无限近似,讨论了满壳外两个核子处在高壳时,由Λ超子所引起的关联效应。最后用Bose近似分析了满壳外n对核子,由Λ所引起的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SUL(2)(?)SUR(2)(?)U(1)理论中,我们讨论了可以在形为e的分立变换下不变的、一般的层子和Higgs粒子相互作用的拉氏量形式。由这些拉氏量我们得到了层子质量间的关系以及层子质量和Cabibbo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鉴于U5?O5?SU2?SU2表象在表达d玻色子体系的物理基方面有明显优点,我们试图寻找比较简便的途径求出现有的几类物理基矢在这种SU2?SU2表象的波函数的明显表达式,并建立若干有关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通常的玻色子算符和无迹玻色子算符的SU2?SU2张量性质,利用这种无迹算符构成SU2?SU2基矢的一种简单表达式,并借助它找到了根据物理基矢在(nμ)表象的表示求出它在SU2?SU2表象的表示的比较简单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SU(6)对称理论讨论了四重子系统, 为分析实验普提供了一种方法. 利用ΛΛ4H, ΛΛ4He, Λ4He和4H的基态是在SU(6)的同一个不可约表示中, 从Λ4H, Λ4He和4He的实验资料可以求出ΛΛ4H和ΛΛ4He的质量. 计算表明Jπ=0+双Λ超核ΛΛ4H和ΛΛ4He不象有束缚态.  相似文献   

15.
吕敏  郑仁圻  李鹤年 《物理学报》1959,15(5):230-245
从1955年到1957年用多板云室进行了两次V0粒子实验,共得V0约550个。按α-∈方法分类为Λ0的67个,为θ0的44个。其中产生于Pb板的Λ058个、θ038个;产生于Al板的Λ09个、θ06个。对这些V0粒子进行分析,得到下列结果。1.Λ00衰变时质量中心系中衰变角均匀分布。产生面与衰变面的关联角均匀分布。无自旋>1/2的迹象。2.对Pb核中出来的Λ0衰变看不出因宇称不守恒引起的不对称角分布。Al中产生的Λ0有不对称的倾向。3.由动量分布和产生角分布看,在产生重介子与超子对时超子多向后去。4.得平均寿命τ0)=(3.39-0.440.63)×10-10秒,τ0)=(0.86-0.160.26)×10-10秒。5.N(Λ0)/N(θ0)~1.4 6.估计整个奇异粒子产生截面可合0.8mb/核子。对Pb,Al都合。7.按V0佔次粒子总数比例看,Pb原子核对产生V0来讲比Al原子核有效。  相似文献   

16.
应用声子产生与湮没算符的对易性质,讨论了四极振动声子的波函数的分类问题。从而避开了许多关于群表示论的专门知识。在本文中给出了按群链U5(?)R5(?)SU2(?)SU2'分类的声子波函数的明显表达式,以及这些波函数间的一些重要关系。对于按群链U5(?)R5(?)R3分类的波函数,给出了一个系统地规定其附加指标的方法,并给出了按群链U5(?)R5(?)R3分类的波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在本文中还推导出了辛弱数P确定时声子总角动量的可取值与重复度的一般公式,并给出了p≤30时声子总角动量的可取值及重复度的数值表。  相似文献   

17.
天舸  于肇贤 《光子学报》1996,25(11):971-975
借助一个满足量子Heisenberg-Weyl代数(H-Wq,s代数)的多模算符,给出了量子代数SU(2)q,sSU(1,1)q,sk(k≥2)模实现,并构造了相应的相干态.  相似文献   

18.
李媛  邵凤兰 《中国物理 C》2007,31(9):810-814
在分析不同情形超子衰变的基础上, 给出超子衰变对超子产生率和末态超子极化的贡献的一般计算公式. 用Monte-Carlo数值计算研究强子衰变对高能反应末态超子极化的影响,结果发现, 强子衰变对Λ超子的贡献很大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 与模型无关; 不同模型给出的单极化pp碰撞产生的大横动量Λ超子极化的差别, 很可能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强子衰变. 考虑到衰变对极化贡献的计算中有较大不确定性, 检验不同模型, 最好看Σ±0的极化.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σ*,φ介子的贡献及重子八重态{n,p,Λ,Σ0+0}, 采用相对论平均场方法,在5—25MeV的有限温度范围内, 对中子星物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发现当考虑到σ*,φ介子的贡献后, 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降低了(但对Λ超子, 影响并不显著), 超子的粒子数密度增加了, 在能量密度较高时物态方程变软, 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变小而相应的半径增大, 中子星的中心粒子数密度、中心能量密度和中心压强都降低了. 当温度为较低的T=5MeV, 10MeV时, σ*,φ介子的参与使出现Σ00+超子的临界密度极大地降低了; 但当温度为较高的T=15MeV, 20MeV, 25MeV时, 影响则较小. 对于Λ,Σ超子来说, 在上述所有温度下, σ*,φ介子对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的影响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亚层子模型. 层子和轻子是由rishon T和V组成的. T和V是SUH(3)×SUC(3)×SUG(2)×U(1)群的多重态. 由这些多重态可以自然地得到三代层子和轻子. 在此模型中质子衰变为μe+e+或eμ+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