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偶核基带的量子群Uqp(u2)模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锕系和稀土偶偶核基带转动谱实验数据的拟合和Mallmann图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量子群Uqp(u2)模型对原子核转动谱的适用性.结果表明,Uqp(u2)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接近,明显优于单参数形变量子代数SUq(2)模型.此外,还建立了Uqp(u2)的形变参量q、p与核软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同”超形变核转动带的量子群Uqp(u2)模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量子群Uqp(u2)模型计算了191-192-193-194Hg超形变(SD)带的γ跃迁能Eγ,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顺排角动量之差(i=ω(J(1)(191-192-193-194Hg)-J(1)(192Hg))),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此外,还利用Uqp(u2)模型的形变参量与核软度的关系式,计算出各SD带的核软度参数σ1与唯象分析给出的组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双参数量子群Uqp(u2)理论模型公式对A~190区47条超形变(SD)转动带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得到的Eγ跃迁谱与实验较好地吻合;按转动带自旋指定的3种方案确定194Hg(1),194Pb(1)的带首自旋,结果与实验一致.此外,进一步讨论了核软度参数σ1的物理意义,发现一对旋称对偶带的σ1几乎全等.  相似文献   

4.
陈凤至  王平 《中国物理 C》1999,23(11):1062-1065
提出了一个基于SU(3)L×U(1)X群的弱电相互作用模型.在该模型中,每一代轻子均包含两个中性粒子.计算了新的中性轻子(N粒子)的寿命,并估计了它的质量上限,从而说明N粒子可以看作暗物质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5.
构造了具有Uqp(U3) Uqp(U2) Uqp(SO2)对称的双参数qp-形变二维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并给出了其能谱和跃迁矩阵元.结果表明,能谱和跃迁矩阵元极其敏感地依赖于第二个形变参数.  相似文献   

6.
张彩霞  郭虹  杨致  骆游桦 《物理学报》2012,61(19):193601-19360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本文对小尺寸团簇Tan(B3N3H6)n+1 (n ≤ 4)的磁性和量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此类体系采用三明治结构作为其基态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体系的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当把Tan(B3N3H6)n+1团簇耦合到Au电极上时, 形成的Au-Tan(B3N3H6)n+1-Au体系在有限偏压下展示出了较强的自旋过滤能力, 因而可以被看做是一类新型的低维自旋过滤器.  相似文献   

7.
张秀荣  包虹璐  李扬 《物理学报》2012,61(4):43601-04360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 优化了C19M(M=Cr,Mo,W)团簇的几何结构, 得出了它们的基态构型, 并研究了基态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不同的M原子替换后, C19M的动力学稳定性相差不大, 而热力学稳定性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通过对C19M的前线轨道分析发现, M原子对各个轨道均有一定的贡献, M原子对各个轨道的贡献大致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C19M中金属原子M(M=Cr,Mo,W)上集中了大量的正电荷; C19M的芳香性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8.
用微波辅助水热-煅烧法成功合成了花状NaY(MoO4)2颗粒,用XRD、XPS、FESEM进行了表征,提出了花状NaY(MoO4)2颗粒可能的形成机理. 采用相同的方法合成了NaY(MoO4)2:Eu3+荧光体,该荧光材料在612 nm处有一个强的发射峰,可用作白色发光二极管的红色磷光剂. 此外,微波辅助水热-煅烧法可能发展成为制备其他花状稀土钼酸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TPP)NO3的合成、表征与分子识别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氯仿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中,四苯基卟啉(TPP)与Ce(NO3)·6H2O混合反应后,得产物Ce(TPP)NO3.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的分析与表征,四苯基卟啉与铈原子以四齿方式进行配位,在同一个铈原子上还有一个硝酸根配位. 向Ce(TPP)NO3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通入NO气体,NO可以配位在同一个铈原子上,得到新的配合物Ce(TPP)(NO)NO3,向此溶液中通入N2,金属卟啉配合物可以恢复为配合物Ce(TPP)NO3.  相似文献   

10.
Fermi—Dirac关联与Q-v)Kv(Q)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非微扰理论提出一种源分布─—Q-v)Kv(Q)分布.由此计算两质子的Fermi-Dirac关联.拟合的曲线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这是Q-v)Kv(Q)分布比Gauss源分布优越之处.由全同质子的F—D关联计算出发射源半径及Fermi场的反常量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TiO2)n团簇上二氧化碳(CO2)的吸附和活化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CO2更倾向于吸附在(TiO2)n团簇的桥氧原子上,形成“化学吸附”碳酸盐络合物. 而CO更倾向于吸附到末端Ti-O的Ti原子上. 发现计算得到的碳酸盐振动频率值与实验获得的结果非常吻合,这表明配合物中CO2的几何构型与其线性型相比,有微小的弯转. 通过对电子结构、电荷密度、电离势、HOMO-LUMO以及态密度的分析,证实了CO2与团簇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相互作用. 从预测的能量分布图来看,(TiO2)n团簇上的CO2活化与结构密切有关,相比于块体的TiO2,CO2在团簇结构上更易于吸附和活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模拟U在Gd2Zr2O7烧绿石中的固溶,在低浓度U掺杂时,Gd2Zr2O7烧绿石保持烧绿石结构;随着U掺杂浓度增加,Gd2(Zr{2-y}Uy)O7和(Gd{2-y}Uy)Zr2O7体系的晶格常数发生线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总能较低,U原子更偏向于替代无序换位后Gd2Zr2O7晶格中B位的Gd原子.  相似文献   

13.
应用群论及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推导了SiO2分子的电子态及其离解极限,采用B3P86方法,在6-311G**水平上,优化出SiO2基态分子稳定构型为单重态的C2V构型,其平衡核间距Re=RSi—O=0.1587 nm,∠OSiO=111.2°,能量为-440.4392 a.u..同时计算出基态的简正振动频率: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B2)=945.4cm-1,弯曲振动频率ν(A1)=273.5 cm-1和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A1)=1362.9cm-1.在此基础上,使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导出了基态SiO2分子的全空间解析势能函数,该势能函数准确再现了SiO2(C2V)平衡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对Al2O3Hx(x=1—3)分子的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振动频率等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给出了它们可能基态结构的总能量(ET), 零点能(Ez), 摩尔热容(Cv), 标准熵(S), 原子化能(ΔEm), 垂直电离能(IP)及垂直电子亲和能(EA). Al2O3H和Al2O3H2分子可能的基态的几何构型都为平面结构. Al2O3H3的两个可能为基态的几何构型都是在立体Al2O3(D3h)的几何结构基础上加三个氢原子构成. 这三个分子的能量最低结构为Al2O3H(2A′)Cs, Al2O3H2(1A′) Cs, Al2O3H3 (2A) C1.  相似文献   

15.
 对利用微波放电直接解离Cl2生成Cl, Cl与HN3反应生成NCl(a )和NCl(b1∑)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强的NCl(a 和NCl(b1∑)自发辐射光谱,考察了Cl2流量和He/Cl2配比对NCl(a 和NCl(b1∑)生成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的He流量,Cl2流量对NCl(a 和NCl(b1∑)生成的影响存在一最佳范围,而最佳He/Cl2配比不是一定值,而是随He流量升高而变大,在实验所考察的He流量范围(5~40 L/min)内,最佳He/Cl 2配比在30∶1~100∶1之间。  相似文献   

16.
Gd2O3:Eu3+纳米晶的燃烧合成及光致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Gd2O3:Eu3+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Gd2O3:Eu3+纳米晶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制备的样品经800℃ 退火1 h后,均得到了纯立方相的Gd2O3:Eu3+纳米晶,晶粒尺寸约为30 nm,尺寸分布较窄,其中以C/M=1.0时制备的纳米晶结晶性最好,发光强度最大.Gd2O3:Eu3+纳米晶主发射峰位置均在612 nm处 (5D07F2跃迁),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态发生红移,观察到Gd3+向Eu3+的有效能量传递.对柠檬酸与稀土离子配比(C/M)对结晶度、发光性质等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杂化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CH2和CH3自由基吸附在Cun(n=1~6)团簇上时C?H对称伸缩振动模式的软化性质,结果表明,CH2在Cun团簇上的吸附要比CH3的吸附强. 计算得到的C-H键的振动频率与实验上测量的这两个自由基吸附在Cu(111)表面的结果符合得很好,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C-H对称伸缩振动频率的软化(红移)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使用SimBes(探测器模拟软件)和UGNT(物理事例产生器)模拟了在即将建造的BEPCⅡBESⅢ上寻找η′c1P1的过程.初步结论是如果收集到3×109ψ(2S)事例,就有能力寻找这两个粒子,而且,寻找η′c比寻找1P1需要更少的ψ(2S)事例.  相似文献   

19.
霍凤萍  吴荣归  徐桂英  牛四通 《物理学报》2012,61(8):87202-087202
以Pb粉、Te粉、Ag粉、Ge粉为原材料,在真空气氛下合成(AgSbTe2)100-x-(GeTe)x (x=80---90) (TAGS)合金热电材料, 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热压烧结后合金具有低温菱形结构. 通过热压烧结法将TAGS粉末制备成块体材料,运用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物相成分、 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直流四探针法测定样品的电导率,当样品两端的温差为1---4℃ 的情况下测量Seebeck系数.通过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研究了30---500℃温度范围内不同组分 样品性能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AGS热电材料具有纳米结构, 其性能随着组分的变化而变化, TAGS-80具有较好的热电性能,在530℃时具有最高热电优值(ZT=1.80).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和完全活化空间自洽场方法研究了N,N-二甲基硫代乙酰胺在被激发至S3(ππ*)态后的衰减动力学. 指认了紫外吸收光谱和振动光谱. 获得了乙腈、甲醇和水溶剂中不同激发波长下的A带共振拉曼光谱,以探测Franck-Condon区域的结构动力学. 开展了CASSCF计算以确定低能单重激发态和锥形交叉点的电子激发能和优化几何结构. 通过共振拉曼强度分析和CASSCF计算获得了结构参数、A带结构动力学和S3(ππ*)态衰减机制. 提出了主要衰减通道为3,FC(ππ*)→S3(ππ*)/S1(nπ*)→1(n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