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上,对于课本中的例习题,教师若善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都将大有裨益.本文以一道课本例习题为例,谈谈如何借助课本习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开良 《数学通报》2005,44(3):45-46
课本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课本上的习题,具有典型性,简明扼要,难度适当,编排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教材,抓住课本典型的习题,与学生共同分析,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同学们驾驶课本知识的能力.下面以一道立体几何题为例,说明怎样对习题进行研讨,如何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与“一道课本习题的应用”一文商榷张树(河北省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071000)读过本刊1992年第11期“一道课本习题的应用”一文,颇有异议.首先,该文作为例5例6的推广给出的命题2和命题3都是伪命题.命题2设有a1,a2,…,an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  相似文献   

4.
<正>课本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的习题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往往蕴含丰富的背景和深厚的内涵,值得广大师生深入的研究,本刊于2019年12月刊发了昆明市第五中学王毅老师的《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文章中对人教A版选修4-4P34习题第2题进行了探究,得到两个性质[1],笔者在该结论基础上撰文《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探究》已刊发到本刊2020年7月上,文章中进一步探究得到更一般的性质[2]如下: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来的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型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我们重视例题教学的同时,不要轻视教材上例习题的充分挖掘.教材中许多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发散性特点,将课本例习题充分挖掘,巧妙变换,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目前命题趋势之“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相符合,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吻合.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94页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课本习题的功能挖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教材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变式教学是进行探究能力训练的一种重要途径.结合课本习题的变式教学,有本有源,学生感到亲近,师生容易勾通,能充分发挥教材载体的优势作用.对数学问题进行变式多有条件变式、结论变式、图形变式或综合变式.我们在上完人教版八上全等三角形一章后的复习课中,对课本一道习题进行变式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一道课本习题的研究看新教材的弹性特色喻继洲(湖北省汉川县马口镇金马中学432301)钻研新教材,挖掘课本例题与习题的功能,加强对例题、习题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基础知识掌握与理解,而且能活用基础知识解证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下面仅就人教版初三《几何》第...  相似文献   

8.
对一道课本习题答案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道课本习题答案的意见陈国正(湖南津市一中415400)高中试验课本有如下一道习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复数集C与复平面内所有向量的集合—一对应.该课本所附答案为:假,因为实际上是复数集C与复平面内所有以原点O为起点的向量所成的集合—一对应....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同学们学习的根本,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既可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也能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有这样一道课本习题: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高考试题立几都约占20的比例,即三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许多学生在处理立几问题时,不能熟练掌握立几基础知识,抓住点、线、面位置关系灵活地进行推理或计算,普遍花时多、效益低.笔者在对近年高考立几试题分析研究中发现,高考中的立几试题多数是由课本中的例、习题引申或变形得到,有的甚至是课本中例、习题的原题.若能熟练掌握课本中一些典型的例、习题的结论或进行引申后得到的结论,并应用它进行解题,对于优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十分有益.因此特归纳总结课本中常用的八个重要的例、习题结论或引申后…  相似文献   

11.
利用课本习题上好习题课例谈226600江苏海安中学张亚东,李红习题课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理解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渠道.课本每章节都精心安排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和复习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习题,深入挖掘它们的潜在教学功能来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一道课本习题的教学思考553400贵州省六枝特区一中王尚江问题提出高中《代数》下册P132第31题第(1)小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法分析这是一道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回味无穷的好题.在进行综合复习时,学生也许会问,除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题之外,还可用...  相似文献   

13.
虞涛 《数学通讯》2014,(1):77-79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有这样一道经典的习题:  相似文献   

14.
王玉 《中学数学》2012,(16):5-6
中考中许多试题都是来自课本习题的改编,如果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能对这些习题多加研究,掌握它的多种变化,在考场上,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下面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看看中考试题是如何变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高考数学试题,多数来源于课本,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对课本上的例、习题不能孤立地对待,要抓重点,并且从各个方面精心挖掘其潜能,使课本中的每一个例、习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一道抛物线的课本习题为例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道课本习题的多种复习功能李严实(湖南永兴一中)高中课本《立体几何》第117页第五题:“将正方体截去一个角,求证:截面是个锐角三角形”.本人在教学中体会到.此题具有以下多种复习功能.一、角和射影的复习功能题1已知截得正方体一个角为P─ABC,P为角的...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 ,若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习题 .揭示出其丰富的内涵 ,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而且对于培养应变能力 ,开拓思路 ,活跃思维 ,都是有益的 ,同时对于目前高考命题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的“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本质相吻合 .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研究课本习题 ,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题 1 求椭圆 x216 y22 5=1上一点P( 2 .4 ,4 )与两焦点的距离 .(解几课本习题六第 3题 ) .本…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类几何极值问题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由于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思维起步较困难,许多学生认为它很神秘.其实这类问题正是由一道课本习题引申出来的.笔者从这道课本题开始,论述这类几何极值问题及其求解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化解这一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21三垂线定理321400浙江省缙云中学胡挺员本设计可以说是独辟蹊径.颇具特色:把课本中本来就有的四个命题(习题)串连成一节课,娓娓道来,竟然终于发现了“三垂线定理”,同时揭露了这些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1从一道习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索T:着高中在几课本...  相似文献   

20.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高级中学课本《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必修本第11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2.求它的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与课本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第96~97页对上题作了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