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项研究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安装林外气象因子、林内穿透雨、树干径流量、地表径流量等动态变化的自动连续监测仪器,并通过光纤有线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和传输,建立数据集中采集网络系统,以提高数据的精确性,解决因地理条件分散,数据采集点多,无法集中管理且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差的难题,降低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数据连续定位采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雪灾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干扰类型,通过改变资源的有效性和异质性而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显著影响。笔者以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为试验地,探讨雪灾干扰后不同土层(0~10 cm、10~25 cm和25~40 cm)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灾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含量除25~40 cm土层外都显著高于对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受灾常绿阔叶林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含量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雪灾导致了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土壤中的氮可能以铵盐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形式从生态系统中流失。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地被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地被层计有维管植物44科78属114种.蕨类植物优势度最大,里白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39种,以世界分布科和地面芽植物为主,常绿种类占84.6%,未见亚洲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的地理成分.乔灌木幼苗51种.80%的苗量集中于4~6个种中.藤本植物24种,草质藤本占25%,落叶种类占42%.啮齿类动物对乔木优势种种子损耗作用最大.地面苔藓植物(22种)与枯枝落叶构成镶嵌分布,发育较成熟的群落中活地被层低矮、稀疏、盖度小、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乔灌木幼苗密度大,苔藓种类多,盖度大.死地被物存在枯死物和凋落物的区别,枯死物主要由里白枯叶构成,滞留于地被层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天童常绿阔叶林地被层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组成地被层计有维管植物44科78属114种。蕨类植物优势度最大,里白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39种,以世界分布科和地面芽植物为主,常绿种类占84.6%,未见亚洲和北美洲间断分属的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林地被层在群落中的作用:以浙江天童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绿阔叶林地被层在群落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被层阻碍凋落物进入地表,地被层枯死物与森林凋落物构成层层交错重迭的密层,大量减弱地表光照,阻碍土壤蒸发,使地表过度阻湿,不利于乔木优势种种子保存及幼苗存活.森林更新幼苗主要来源于草窗  相似文献   

6.
赵警卫 《武夷科学》2007,23(1):155-158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山矾科植物进行调查,列出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现已发现的山矾科的22种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共35种,分析了这35种两栖类所属的动物区系.它们当中属于古北界的仅2种,属于东洋界的有33种,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13种,华中区的种类20种,说明武夷山两栖动物的区系组成是以华中区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78-1988年6-10月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采集的藻类植物标本,结合前人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本地区藻类植物的资料,报道武夷山藻类植物总计有8门,45科,124属,239种。它们是:蓝藻门8科,31属,57种;红藻门4科,4属,4种;甲藻门1科,1属,1种;金藻门1科,1属,1种;黄藻门1科,1属,1种;硅藻门9科,21属,42种。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园林地被植物应用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资料及对具有代表性的绿地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西宁市常见园林地被植物58种(包括变种),隶属于50属24科;并且按地被植物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对其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与评价,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松林  吴淑玉  程林 《江西科学》2009,27(6):827-831
本研究区共记录爬行动物59种,占江西爬行动物的71.08%,隶属于2目11科41属。区系构成以东洋界物种为主,计51种,占86.44%;广布种8种,占13.56%。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1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17种。中国特有蛇类11种,有毒蛇14种。新增江西新纪录灰腹绿锦蛇、崇安斜鳞蛇2个种。提出对爬行动物的保护不但要注意生境的保护,还要对传统文化中对爬行动物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四川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定位站固定样方的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固定样方在1ha绝对保护的样地内.面积500m~2.海拔820m,砂岩,黄壤,典型中亚热带气候.500m~2样方内有维管植物57种46属24科.木本37种,草本14种,藤本6种.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是热带性质,占总分布型的61.36%;种的分布型主要集中在热带亚洲和中国特有类型,均占38.60%.群落层次清楚,银叶木荷为建群种,小叶栲和白毛新木姜子为第二亚层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杨青 《武夷科学》2007,23(1):166-170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几年随着全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武夷山的生态旅游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武夷山生态旅游的现行情况分析,对武夷山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为武夷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最大的山区城市———重庆为典型实例,并与三峡工程水库区沿江其它山区城市进行对比,系统分析和讨论了地面岩体风化壳层的特征和斜坡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和规律,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武夷山2个典型植物群落建群种的热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2个典型植物群落一甜槠群落(Castanopsis eyrei community)和黄山松群落(Pinus taiwanensis community)建群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以及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2个建群种甜槠和黄山松各器官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种而异,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之间灰分含量和热值存在差异.甜槠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69%~4.09%之间,干重热值在17.06~20.28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7.46~21.00kJ/g 之间;黄山松各器官灰分含量在0.58%~3.14%之间,干重热值在16.27~22.14kJ/g之间,去灰分热值在16.60~22.58kJ/g之间.(2)甜槠和黄山松凋落物热值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3)林地残留物的干重热值与年凋落物的干重热值相比,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5种地被植物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大叶油草、蔓花生和红花酢浆草)对3种蔬菜种子的综合化感效应(SE)均表现为抑制,红花酢浆草(SE=0.87)最大,蔓花生(SE=0.38)中等,大叶油草(SE=0.14)最低.这为红花酢浆草草坪和蔓花生草坪杂草较少,而大叶油草草坪杂草较多提供了理论依据.2种护坡野生地被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SE=0.59),铺地黍则较弱(SE=0.19).可见,铺地黍比三叶鬼针草更适于与其它草种共生.城市绿化中单纯草地要选择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减少杂草的发生,而边坡护坡草种的选择要尽量避免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利于边坡植被群落的稳定.建议增加化感作用作为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1984-1995年济宁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预测了未来地下水的开采量及耗用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河南省城市、风景区垂直绿化植物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本文对河南省伏牛山垂直绿化植物资源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垂直绿化植物资源丰富;(2)垂直绿化植物在伏牛山南北坡分布具差异性;(3)各种性状和生长习性的垂直绿化植物完备,观赏价值高的种类丰富;(4)中国特有种较多,并与西南、华中植物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8.
新源山地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新源县东南部,那拉提山与塔什帕尔山之间的恰普克河山间谷地。是1986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新疆第一个山地草甸类草地自然保护区,1993年又被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MAB)。1994年6~7间,笔者等参加了自治区草原总站组织的综合考察。根据实地考察,笔者对保护区内的种子植物生活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生活型分类式,并对各生活型类群的组成进行了初步划分和探讨,为进一步进行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