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利用超薄胶电泳技术对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花粉发育各期的酯酶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之前,存在大量的低分子量酯酶和过氧化物酶,花粉成熟后又新出现了一些大分子量酯酶的过氧化物酶,提示:花粉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基因差异表达的过程,并受一定的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2.
毛茛属两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毛茛属的毛茛(Ranunculus ja ponicusscus Thunb.)和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dii Miq.)在不同生境中的叶、茎、果实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分析,2个种的各组织器官均存在相似的酶谱,其中过氧化物酶的分离效果较酯酶的分离效果好,茎、果的酶带较叶的酶带多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不同种之间、同一种类在不同生境中及同一种类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同工酶谱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沙田柚花柱三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沙田抽在发育过程中三种酶的同工酶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沙化柱中过氧化物酶活力随着发育的日趋成就。种类逐渐减少,活性也相对减弱,酯酶同工酶种类在授粉以前呈不规则变化,但授粉以后较授粉以前种类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酶带最多,这时周皮和韧皮部中酯酶同工酶谱在正极端出现一些酶带,这可能与抗寒有关。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和镰刀菌酸对棉花POD和PAL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曼西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26(5):11-13
比较了水杨酸和镰刀菌对棉花植物株和棉花组织培养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用镰刀菌和水杨酸分别处理棉花离体叶片,守氧化物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提高,但是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同。 相似文献
6.
安徽黄精属五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安徽产黄精属(polyyonatum mill.)五种七个居群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对获得的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1)七个居群植物可明显分为5个有效种:Al和A2为一种,B1和B2为一种,C,D,E分别为三个不同种,此结果与有关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2)酶谱特征显示居群间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同工酶谱技术在烟草种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6个烟草品种幼苗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7d的幼苗提取酶液效果最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酯酶同工酶谱均可分别作为鉴别烟草种子的指标。两者结合使用更好,同时确定了同工酶谱技术鉴别烟草种子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8.
零上低温对巴西橡胶树无性系两种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不同抗冷性的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在常温或低温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各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抗冷性强的无性系比抗冷性弱的无性系多2~3条酶区带;酯酶同工酶在各无性系间也有显著差异,抗冷性强的无性系比抗冷性弱的无性系多2~7条酶区带,经低温作用后抗冷性强的无性系同工酶区带保持较稳定,而抗冷性弱的无性系3~4条酶区带消失。 相似文献
9.
杜仲形成层活动周期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形成层3月中旬恢复活动,7月下旬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解,同时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但直到8月中旬才停止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12月新形成的未成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都继续分化、成熟。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酶活性在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区域中变化最大。POⅠ和POⅡ组同工酶只在春季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期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负极端的ESTⅢ ̄Ⅴ组 相似文献
10.
棉花黄萎病菌酯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丽轮枝菌不同致病性、不同营养亲和群的11个菌系和黑白轮枝菌的2个菌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可区分黑白轮枝菌与大丽轮枝菌,也可区分棉花黄萎病菌中的落叶型与非落叶型.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水杨酸和镰刀菌酸对棉花植株和棉花组织培养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用镰刀菌酸和水杨酸分别处理棉花离体叶片,过氧化物酶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都提高,但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同.用水杨酸预处理棉花叶片可抑制镰刀菌酸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球形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结合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水为分散介质、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分别以甲基丙烯酸和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比较了由不同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识别能力和选择性。表明以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黑松幼苗抗松材线虫病的诱导抗性效果以及诱导互作过程中黑松苗体内PAL和POD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SA喷雾和浸根处理均可诱导4月生黑松苗产生对松材线虫病不同程度的抗性;经SA预先诱导处理后,松苗PAL、POD活性显著增加。用不同浓度的SA对黑松幼苗叶面喷雾处理,0.01 mmol/L的SA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61.9%;用0.01 mmol/L的SA对黑松幼苗浸根处理,当处理3 h时,SA的诱抗能力最强,诱抗效果达71.4%。应用SA叶面喷雾或浸根处理4月生黑松苗,其诱导期为5 d时挑战接种松材线虫比诱导期10 d时的诱抗效果要好。研究发现SA浸根与叶面喷雾处理相比,其对黑松幼苗的诱抗效果普遍较好。SA处理后松苗POD和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第5天挑战接种松材线虫,至第8天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POD增加了146%,PAL增加了64%。随后酶活性开始下降,至第12天时POD仍高出对照221%,PAL仍高出对照150%。 相似文献
15.
16.
水杨酸对盐害下玉米幼功质膜稳定性及K^+/Na^+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害会伤害玉米幼苗的多种生理活动。喷施一定浓度的水杨酸(SA)能降低盐害。具体表现为:降低盐害引起的电解质泄漏,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内SOD、POD的活性,并调节由于盐害引起的K^ /Na^ 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植物的生理作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秀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1):74-79
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对植物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水杨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信号分子之一,已被确认为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水杨酸在植物的抗病、抗低温、抗旱和抗盐等方面,以及对果实成熟、园艺产品保鲜和种子萌发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E-酶的变化和棉苗抗寒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棉苗抗寒力以抵抗晚霜危害,用给棉苗喷施化学药品的方法在光、暗条件下研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E-酶的变化和棉苗抗寒力的关系。发现棉苗在5℃黑暗下:脱落酸组E-酶活性低,伤害重;添加胆固醇后,E-酶活性提高,伤害减轻.棉苗在27℃下:脱落酸加光各组,E-酶活性高于相应的具有胆固醇的各组,伤害加重。添加胆固醇后,E-酶活性相对降低,伤害减轻;在脱落酸加光各组和胆固醇加脱落酸加光各组,随着光强度降低,叶绿素a/b比值均降低,但E-酶活性在前者降低,棉苗伤害加重,在后者升高,棉苗伤害减轻。光强度的变化在二者中起着相反的调节作用。500lx加脱落酸加胆固醇处理的棉苗健壮无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大丽花的抗病性.方法以大丽花为实验材料,使用水杨酸(SA)叶面喷施处理方式,分析在水杨酸处理其植株叶片后,随时间变化,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PPO活性的影响,为研究大丽花的抗病性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本品种大丽花的PPO最适pH为5.8;SA对大丽花PPO有一定的影响.用低于0.5 mmol/L的SA处理后的大丽花,PPO活性无显著影响;1~2 mmol/L的SA对PPO活性起促进作用,并且于24 h达到高峰;而3 mmol/L的SA对PPO活性起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用以上几组浓度的SA处理大丽花后,PPO活性在48~60 h之后逐渐恢复到未处理状态.结论外源SA对大丽花进行处理后对PPO活性在一定时间内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预处理对甘蓝幼苗冷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L.)幼苗低温(4±0.5)℃冷害的缓解效应.低温胁迫前不同浓度SA(0.1 mmol/L,0.5 mmol/L,1.0 mmol/L)对甘蓝幼苗的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以0.5 mmol/L效果最明显.同一浓度SA(0.5 mmol/L)对幼苗预处理后,随低温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同一时期的对照,而MDA含量也呈显先升后降,但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SA对甘蓝幼苗低温冷害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