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射线辐照对HIPS/SBS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对HIPS/SBS共混物以不同剂量和时间进行辐照,适当条件下,可改善共混物的性能,其中的丁二烯橡胶相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交联,使抗张强度、弹性模量增加,热变形温度及硬度明显提高。并观察了交联后形态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3.
用锥板式流变仪研究了α-MS对HIPS/SBS共混物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α-MS用量的共混物和如曲线相似.均随增加τ_w增大、η_a下降。流动指数,n均小于1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加入少量(约2.5%)α-MS使共混物熔融指数提高3倍,其总体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通常,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为多相体系,由连续聚苯乙烯(PS)相和分散的聚丁二烯(PB)颗粒组成。PB含量一般为5~15%,粒径范围为0.5~10μm,PB颗粒是交联的,同时含有接枝的PS,其内部结构由制备工艺决定。HIPS力学性能与其制备工艺、PB含量、PB分子结构、相区尺寸及内部结构密切相关。PS和PB嵌段共聚物(SBS)通常为热塑弹性体,由于PS段和PB段的不相容性而呈现微相分离的结构特征。SBS常用于与其它聚合物共混以增加后者的韧性。本工作研究了HIPS/S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和橡胶类树脂进行共混是聚丙烯(PP)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共混有橡胶组分的PP改性树脂在其力学性能获得改进的同时,其老化性能必然也有一定的变化,我们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聚丙烯和苯乙烯-丁二烯星型嵌段共聚物的共混物(PP-SBS)的光氧化降解行为。  相似文献   

6.
SBS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本体接枝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既作溶剂又作为单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SBS-g-BMA)的组成及结构,讨论了时间、温度及SBS和BPO的用量对接枝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苯乙烯-丙烯等规嵌段共聚物(iPS-b-iPP)增溶作用及iPS-b-iPP/iPS/iPP三组分共混体系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iPS-b-iP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iPS/iPP二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共聚物含量超过15%时,三组分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超过NIPS的抗冲击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SEM结果表明,iPS-b-iPP在iPS/iPP共混中起到了相分散和相间“偶联”作用,并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微相尺寸和增加相间相互作用或粘附性。iPS-b-iPP/iPS/iPP共混合金具有高的软化温度和刚性。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苯乙烯-丙烯等规嵌段共聚物增溶作用及iPS-b-iPP/iPS/iPP三组分共混体系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iPS-b-iP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iPS/iPP二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共聚物含量超过15%时,三组分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超过HIPS的抗冲击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SEM结果表明,iPS-b-iPP在iPS/iPP共混中起到了相分散和相间“偶联”作用,并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微相尺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小角散射、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γ-射线辐照对溶液生长聚乙烯单晶的影响,表明γ-射线辐照在单晶的规则折叠区也引起了不可忽视的结构缺陷或畸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凝胶型低交联聚苯乙烯为起始共聚物,合成了各种超高交联聚苯乙烯,研究了起始共聚物的化学交联和物理缠结对合成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的表面和孔道结构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以干态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加入液体介质中时的碎球率为指标,考察了起始共聚物的结构对合成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对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比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 ̄(-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12.
EAA增容LLDPE/SAN共混物的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含量对其增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物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发现少量的EAA可使共混物中SAN相的相尺寸减小,共混物模量、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提高.当EAA的含量增加至11.7%时,它在共混物中两相界而的分布达到饱和,即增容剂饱和浓度Cs=11.7%;此时,共混物形态及性能的变化趋势出现明显转折.明显过量的EAA主要起增韧作用.EAA的增容机理为,它与LLDPE组分的非晶区可部分相容,同时又与SAN相存在着分子间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PVC/ACR共混物微观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PVC/ACR)共混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和冲击强度对ACR 用量的依赖关系。ACR对 PVC有良好的增韧作用,提高了PVC抗冲击性能。考察了三盐基性硫酸铅和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稳定剂对共混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热稳定体系对ACR改性PVC的效果有差别。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PVC/ACR共混物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证明PVC与ACR不相容性;而两个转变温度随共混物组成改变而变化,说明PVC与ACR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PVC/ACR为部分相容体系。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VC/ACR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形态表明:PVC与 ACR为两相体系,ACR呈粒状分布在PVC连续相中。但是,采用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稳定体系时,随着ACR用量增加,ACR的分散形态由粒状分散逐渐形成网络结构形态,与此相对应的共混物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4.
SBS粘合的金属氢化物电极的性能,尤其是循环性能优于PTFE、HPMC等粘合的MH电极.不同溶剂对SBS粘合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经丁酮化学处理后,以松节油为粘合剂溶剂的SBS电极容量最大,内阻最小,大电流放电能力最强;压片温度对电极性能影响也较大,最佳压片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15.
PS-b-PMMA对PVC/SBS共混体系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可以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目前的理论解释是嵌段共聚物在不相容的聚合物间形成界面层,通过降低组分间的界面张力、增强界面粘接力达到增容目的[‘-‘1.但是这一假设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16.
聚苯乙烯/丁苯橡胶共混物的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释电流法和X光小角散射观察热压聚苯乙烯/丁苯橡胶合金膜,讨论了其相容性.根据Porod定律用X-光小角散射估算了界面层厚度.σb(相容区),发现了合金组成与σb的关系.用Debye-Bueche理论计算了相关距离ac和不变量Qac代表合金中的相区尺寸并与σb关.Q代表电子密度均方起伏η2,用Q值讨论了合金的均匀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了浇铸膜,并探讨了合金的相分布.  相似文献   

17.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化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系列茂金属催化剂(C5H4R)2TiCl2[R=H(1),Me(2),C6H11(3)]和(C5H4R)2TiAr2[R=H,Ar=C6H5(4),p-MeC6H4(5),m-MeC6H4(6);R=Me,Ar=C6H5(7),p-MeC6H4(8);R=C6H11,Ar=C6H5(9),p-MeC6H4(10)],研究了这些催化剂对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的催化加氢,考察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条件,可使聚合物加氢度达到98%以上,钛催化剂用量为0.001-0.003mmol/g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用CpTi(OBz)3/MAO催化体系合成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合产物经丁酮、甲苯、四氢呋喃、氯仿连续抽提,并用已烷对丁酮的可溶级分进行再抽提;不同级分分别用GPC、^13C -NMR、DSC和WAXD等手段进行分析和表征。发现嵌段共聚物主要存在于氯仿可溶级分中,丁酮可溶级分基本上是无规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组成的混合物(己烷可溶级分为聚丁二烯,不溶级分为无规模聚乙烯)。GPS谱图表明该嵌段共聚反应具有单催化活性中心的聚合特征,^13C-NMR谱图显示该嵌段共聚物分子链由间规聚苯乙链段和聚丁二烯链段组成,WAXD图谱显示嵌段共聚物有较高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