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改装的国产CDR-1型DSC仪研究了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和环氧树脂(E-51)以双-[4-(二苯硫基)苯基)硫-二-六氟化磷引发的光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光强、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于PGE,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90次方、与光强的0.78次方成比例,对于E-51,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87次方成比例,而与光强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温度分别超过70℃(对PGE)或80℃(对E-51)后,对提高聚合反应速率的作用已不明显。作为活性稀释剂,PGE可以较大地提高E-51的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2.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悬浮共聚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命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φ=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数的倒数值δ2=53.65,共聚表观活化能Ea=127.9kJ/mol,增长活化能EP=63.7kJ/mol,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0.786,并对VC/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  相似文献   

3.
以环戊二烯基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为光引发剂,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对甲苯基缩水甘油醚(CGE)的光引发阳离子聚合的温度效应及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CGE聚合时,反应速率及最终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在550℃及450℃左右有一个峰值。CGE光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的一次方成比例,其反应机理包括两个基本反应,即:引发剂光解产物与单体的配合反应以及在该配合物中单体的开环反应,而这两个反应具有相反的温度效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后者而不利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采用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OP)复合乳化剂与K2S2O8-Na2SO3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测得单体的竞聚率为γDADMAC=0.14±0.11,γAM=5.05±0.66;在单体浓度为25─45%,引发剂浓度0.06—0.1%,乳化剂浓度为5—9%,聚合温度303K条件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Rp=k[M]0.68[I]1.31[E]0.73,文中对上述结果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悬浮共聚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单体配比、温度、引发剂浓度诸因素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VC/PMI共聚有显著的交叉终止,致使共聚速率降低,测得交叉终止速率常数的函数=5.77,PMI均聚综合速率常数的倒数值δ2=53.65,共聚表观活化能Ea=127.9kJ/mol,增长活化能Ep=63.7kJ/mol,聚合速率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786.并对VC/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和VC/PMI两个体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樟脑酮/过氧化物复合体系引发丙烯酸酯可见光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热扫描方法(DSC)研究了樟脑酮(CQ)/过氧化物(PO)复合体系引发三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TEGDM)的可见光聚合.与CQ单一引发体系相比,CQ和PO组成的复合体系更为有效.实验结果指出,加入过氧化物,如DCPO和DBPO,使聚合速率显著增加,最大速率到达时间明显缩短,然而它们对应的过氧化氢化合物,如TBHP、CMHP却效果不佳,复合体系的增效作用表明,激发态CQ通过能量传递机制,使过氧化物发生有效的光解生成活性自由基,同时发现在含氧的条件下聚合反应速率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苄酯( Bz D C A) 引发的苯乙烯光聚合反应,发现单体转化率和数均分子量( Mn) 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在反应时间相同时随着 Bz D C A 浓度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升高而 Mn 降低.聚苯乙烯( P S) 的 Mn 同单体转化率成线性关系并同理论计算值符合得较好.以2 甲基 2 亚硝基丙烷( M N P) 为捕捉剂用( E P R) 技术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 Bz D C A 引发的 St 光聚合是一个“活性”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二乙胺液相催化羰化制备二乙基甲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反应压力、催化剂、助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二乙胺(DEA)液相羰基化合成二乙基甲酰胺(DEF)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量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CO分压(P∞)对反应有明显影响,生成DEF的速率随P∞增大而增大;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速率影响较小,添加剂环氧丙烷(PO)对催化剂有较强的助催化作用,而且助催化作用随P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生成DEF的选择性随P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对反应也有明显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CO分压小于6.0MPa,反应温度为80℃至90℃,催化剂浓度不大于0.05mol/L,助催化剂PO浓度不大于4.0mol/L.此时选择性不小于96%.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对2,2′-二邻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1,2′-二咪唑(BMOIM)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动力学过程.采用紫外光谱仪对引发剂、供氢体、增感剂在紫外区的吸收谱图进行了表征.利用实时红外光谱仪对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动力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考察了不同光强、引发剂浓度以及不同官能度单体对反应速率及最终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浓度为0.6%(质量分数)时,20s内双键转换率达到96%,随着引发剂浓度的提高,聚合速率增大.聚合速率以及最终双键转化率随着光强增大而增大;双官能团单体的最终双键转化率比三官能团单体的最终双键转化率要高.  相似文献   

10.
GMA熔融接枝EPDM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三元乙丙胶(EPDM)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GMA的聚合温度,用富里叶红外(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组成及加料方式)来控制。  相似文献   

11.
详细讨论了[(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uA)体系的细乳液共聚合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成核机理的关系,细乳液的聚合速率比相同条件下的常规乳液聚合速率低,引发期长,随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聚合速率增大,共乳化剂正十六烷(HDE)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反应的速率增大,然后再增加HDE,反应速率下降,建立动力学曲线数学模型,并深入讨  相似文献   

12.
单茂钛催化剂的丙烯无规聚合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了不同钛化合物/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的丙烯无规聚合,催化活性次序为CpTi(OR)3>CpTi(OPh)3>CpTiCl3>Cp2TiCl2>Ti(OBu)4>TiCl4>Ti(OBu)2Cl2,所得聚丙烯用沸庚烷抽提8h,溶解95%以上,可溶部分经13C NMR、WADX、FTIR等分析证明为无规聚丙烯(aPP),是没有结晶性的弹性体.GPC测出其分子量Mw=8.0~10.0×104,Mw/Mn≈2.0.探索了催化体系CpTi(O n Pr)3/MAO中钛的浓度、[Al]/[Ti]摩尔比,丙烯聚合压力,聚合温度和时间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该催化体系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聚合反应速率对催化剂浓度和单体压力(浓度)都呈一级反应关系,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292×105mol/L·h(40℃).活化能ΔE=-7.88×103J·mol-1,碰撞因子A=1.41×10-4mol/L·h.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FTIR研究了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红外光聚合反应动力学。在红外激光照射下,引发剂1,3,3,1’,3’,3’-六甲基-11-氯-10,12-亚丙基三碳菁-正丁基三苯基硼可以引发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光聚合反应。研究发现,随激光功率的提高,单体的聚合速度与双键转化率均有显著提高。在17.0mW/cm^2光强下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在20s内双键转化率为15%,聚合速度为8.4*10^-3mol.L^-1.s^-1,并且初期反应速度与激光功率为0.47次方成正比,说明我聚合初期遵守双基终止的反应机理。由于分子链柔性的影响,同样条件下TEGDA的转化率略高于一缩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4.
基于PEG凝聚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用于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基于PEG凝聚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液相压电免疫传感器。考察了PEG浓度,PEG分子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频移的影响。采用终点法和初始速率法测得LDL线性范围分别为0.4 ̄22.5μg·mL^-1和0.2 ̄19.0μg·mL^-1,对6个血清样本的分析结果与磷酸镁沉淀酶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GCE)和GCE/羟丁基乙烯基醚(HBVE)分别通过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共聚合,获得两种聚醚,然后再分别与4-硝基-4’-羟基偶氦苯(NHA)反应,制备了两种侧链含偶氦苯生色团的液晶聚合物(PAEG、PAV)。用FTIR、^1H-NMR和EA对其化学结构及生色团含量进行了表征,以POM,DSC、TGA和WAXD对聚合物介晶相转变温度、织构、热稳定性及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邻-甲苯基)硫卡巴腙(简写为H2DMBDz)与Pb(Ⅱ)和Cd(Ⅱ)配合物体系的二阶导数吸附极谱波。在pH6.0的HAc-NaAc介质中,Pb(Ⅱ)-(H2DMBDz)和Cd(Ⅱ)-(H2DMBDz)2配合物分别于-0.52V(υs.SCE)和-0.65V(υs.SCE)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可逆吸附极谱波。峰电流I″p1和I″p2分别与Pb(Ⅱ)的浓度c1和Cd(Ⅱ)的浓度c2在0.0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含叔胺基结构的药物奋乃静(Perphemnazinum,简称PERP)和有机过氧化物所构成的引发体系,并以此体系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所得的含奋乃静缓释药膜的缓释行为.结果表明,奋乃静(PERP)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的动力学方程为:Rp=Kp[BPO]05[PERP]05[MMA]10,聚合表观活化能Ea=418KJ/mol,从而确定此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为氧化还原引发机理.PERP BPO体系能在40℃温度下,引发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而能形成含有奋乃静的缓释药膜  相似文献   

18.
以二苯基-4-苯硫基代苯基硫鎓盐(DPTS)为光引发剂,研究了乙烯基正丁醚的本体和溶液光聚合。在本体聚合中,聚合速率(Rp)与引发剂浓度成正比;在15~35℃范围内,聚合活化能几乎为零。分别以CHCl3(CH2Cl)2和C6H5Cl作溶剂的溶液聚合,其Rp均比本体聚合者大,同时单体浓度对Rp的影响则表现出复杂的关系。根据普遍接受的硫鎓盐光解机理并假设溶剂和单体均可不同程度地参与引发反应,解释了溶液聚合中单体影响的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OZONOLYSISOF4-ISOPROPYLIDENEPENTACYCLO(5.4.0.0 ̄(2,6).0 ̄(3,10).0 ̄(5,9))UNDECANE-8,11-DIONE¥JianGuangSUN;ZhuangSU;YongZhongYU(C...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与D—120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r-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过氧键浓度越大,其起始分解温度越低,降解越严重,该共聚物可作为PE/PS共混体系的就地增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