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验证焦耳定律Q=I^2Rt,传统的实验方法是用两个同样的烧瓶,里边充满液体,在瓶口塞上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根据玻璃管中液柱上升的高低判断烧瓶内电阻丝通过电流时发热量的多少,但是如此做实验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液柱在玻璃管中上升很慢,耽误很长时间;二是完成一项实验后在做后一项实验前要等玻璃管中液柱降回原来高度,这就更耽误时间了,而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难以完成任务,针对此实验的不足之处,笔者进行了一点点改进。  相似文献   

2.
空气柱共鸣实验的改进孙振海(河北元氏师范学校051130)中师《物理学》第一册309页中空气柱共鸣演示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1.所需粗而高的玻璃容器和长玻璃管不易找到,若玻璃管较短,演示时只能听到一次共鸣声,只说明空气柱的最短长度等于声波波长的1/4,...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甲种本第一册319页及中师《物理学》第一册309页空气柱共鸣演示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1.所需的高而粗的盛水玻璃容器和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不易得到。 2.如用短玻璃管代替长玻璃管,演示时仅能听到一次共鸣声,只能说明空气柱的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演示实验,可做如下改进,使实验操作简单方便。演示装置是由一只透明有机玻璃槽和8根截短的玻璃管组成(尺寸见附图)。有机玻璃厚度为2—3mm,槽内玻璃管直径为6mm,长为20mm。演示时把有机玻璃槽平放在书写投影仪上,8根玻璃管均匀地放在槽内,再用J2401  相似文献   

6.
临界态演示器的改进崔凤海,王春福(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2)临界态演示实验在物理学教学中是很必要的,通常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乙醚液体封闭在玻璃管中,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液气界面的演变.为使实验成功,必须建立一个均匀的温场,以保证乙醚管上下温度一致.另外...  相似文献   

7.
盖·吕萨克定律的演示实验,用装有刻度的水平玻璃管的圆形烧瓶(图1)做实验,不易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因为瓶的体积大,只要温度略有升高(几度到10多度),水平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很快就被膨胀的气体逐出玻璃管,使实验无法进行。为此,我们设计一个用幻灯投影的演示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的用于演示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阻力跟其形状间关系的实验.制作简单,现象明显.取四根相同的粗玻璃管,长约40厘米、管直径约3厘米(可用废日光灯管截取,并洗净荧光粉).再用黄泥(或橡波泥)按图1制成质量相同、横截面积相等,不同形状流线体,干后将其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液体石蜡(防止在水里受损),四个流线体的横截面积应稍小于玻璃管的内径.  将四根玻璃管的一端塞上胶塞,用火漆熔化密封.在玻璃管中装满水,分别将四个流线体放入管内,玻璃管的另一端同样用胶塞、火漆密封.最后,将放有流线…  相似文献   

9.
用音叉和玻璃管来演示空气柱的共鸣现象是高中物理声学部分的一个实验。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采用如下方法较理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玻璃管的长度约为30cm左右,口径约为2cm左右。如果实验室不备有此管,可采用废旧8W日光灯管改制。改制的方法是将废旧灯管两端灯丝小心卸下,用砂子冲刷管内荧光物质,冲刷干净以后用水冲洗透明,再用砂石磨平灯管两端。管底端通过软木塞、导管与大号注射器相连,管身一侧可贴上有标度的纸条,用来记录空气柱的长度。将管固定于铁架台上,往管内注水,由于注射器容量可达90ml,通过活塞足以使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在30cm  相似文献   

10.
空气柱共鸣演示器的改进许世忠,郑冠珍(解放军白求恩医学专科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师范学校)中等师范三年制物理课本第一册309页和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甲种本第一册319页,在讲空气柱共鸣时采用了下述演示方法:在盛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在管口的上方放一...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装置和电路连结如图1所示。主要的是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普通演示用的伏打电池,由于内电阻很小,在供电的电流不大的情况下,内电路的电压很小,演示时难以明显地量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之一在于增大内电阻,我们的做法是用玻璃管(直径约1.5厘米)来连通两个玻璃筒做  相似文献   

12.
相对运动问题是普通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虽然有关相对运动问题的演示实验不少,但普及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演示仪器成本高,而且多数为定性演示。本文介绍一种演示相对运动问题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以文献[1]中的装置为基础,做了必要的改进,不仅做到定性演示,而且与简单定量测试相结合,有较强的说服力。这套装置的主要特点是简易、成本低,教师可自行仿制。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B为直径1.5cm,长60cm的玻璃管,管上贴有60cm长的坐标纸。C为容器(其容积略大于玻璃管A、B的容积之和)。D为T型三通管。E为橡皮连接管。F、G为止水夹。a、b为两个彩色的泡沫小球。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二章第七节中,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本领不同的演示实验的不足在于实验两次,比较先后观察到的玻璃管里小水柱移动情况,分析得出结论。这就必须做到两点:(1)分别照射黑白两侧时太阳光(或其它热源)强度必须相同。(2)两次光照的时间必须相等。  相似文献   

14.
在讲述比热时,我们发觉教材上没有演示实验,缺乏直观性,使得讲述困难,学生也难于理解。于是我们参考空气温度计的制法,和课文中有关比热一节,试制了一个直观教具。制法:用两根同样细的玻璃管弯成U形(如图1),固定在已制好的木板座上,再以两个相同的试管配好橡皮塞,在木板上划上横格,在玻璃管内装上红色酒精,使达到适当的高度。两管所装的酒精量要相等(如图1)。第一次实验步骤(第2图):  相似文献   

15.
U型管内液柱振动的演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U型管中液柱振动的各种因素,给出了获得好的演示效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二物理课本中饱和汽压一节里,演示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的实验,照课本图161的装置虽然可以演示成功,但是要将一装满水银的长玻璃管B,倒插入一盛水银的深容器A中,是比较麻烦且又容易泼撒水银。空气也容易漏入而使实验失败。为了增強实验效果,简化操作手续,我在演示过程中将它作了一些改装。其装置和演示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4页关于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的演示实验,利用了一根玻璃管、红蜡、水来演示蜡块的运动,笔者发现此实验效果不佳,原因有二:一是画蜡块运动轨迹不能"定格";二是蜡块的合速度与分速度不能定量的测出.  相似文献   

18.
淦克冲 《物理通报》2009,(10):47-48,5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4页关于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的演示实验,利用了一根玻璃管、红蜡、水来演示蜡块的运动,笔者发现此实验效果不佳,原因有二:一是画蜡块的运动轨迹不能“定格”;二是蜡块的合速度与分速度不能定量测出.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课本第二册关于盖吕萨克定律的演示实验装置图如图 1所示 .这个实验实际做时存在一些困难 ,我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改进 ,现将改进后的装置 (如图 2所示 )和做法介绍如下 :( 1 )将水平玻璃管两头作钝角弯曲 ,当中较长一段仍必须保持水平 ,在水平玻璃管部分附有刻度尺 (最好  相似文献   

20.
史彭  程贵华 《物理实验》1992,12(3):116-118
一、实验装置及原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矩形有机玻璃水箱,2.升降台。3.开关1,4.开关2,5.回水三通,6.小平台,7.均匀玻璃管,8.毛细管,9.米尺,10.温度计。实验时,关闭开关2,打开开关1,使液头平稳地在玻璃管中流动。用秒表记下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