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市场力量主导下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CLSC)决策的差异以及政府规制对决策的影响,在政府规制和无政府规制下建立由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并分别在制造商和销售商主导市场的情形下,基于博弈方法求得政府最优规制工具、CLSC各成员的最优经营策略和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结果表明:无论政府规制与否,不同市场力量主导不会影响销售价、再生利用率和政府规制工具的制定,也不会影响社会福利,但会影响批发价和回收价决策以及各成员的利润,并且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批发价更高,销售商主导市场时回收价更高。制造商和销售商通常都在自己主导市场时利润最大。此外,无论市场主导力量是制造商还是销售商,政府规制都将提高批发价和销售价,且当再生利用率指标不高于制造商的最优再生利用率时,政府规制一般都有助于提高回收价以及各成员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3.
由于企业系统可靠性这一内部因素对企业绩效以及激励机制建立均会产生影响,考虑这一因素,运用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在以往的长短期激励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企业系统可靠性指标,对经营者长期和短期激励组合进行了探讨,同时讨论了模型的最优解以及相关参数对最优解的影响,从而得到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监督和控制的IT外包关系管理的激励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IT外包活动中,由于发包方和接包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发包方通常又是信息弱势的一方,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引导接包方的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监督和控制的IT外包关系管理的委托一代理模型,该模型通过调节监督和控制费用的比例来激发接包方达到最佳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发包方在满足接包方保留效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5.
逆向信息和道德风险下的供应链线性激励契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我们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博弈.考察了两类不对称信息——逆向信息和道德风险并存下的供应链线性契约.通过把问题归结为一个二层规划问题,求解得到了相关结论:与道德风险下的线性契约[12]相比,两类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使得对零售商的激励变得更加复杂.通过数值试验,比较了线性甄别契约和线性混同契约,发现对于作为委托人的供应商而言,甄别契约比汇同契约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可以稳定敏捷供应链的运营过程,加速敏捷供应链目标的实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最优激励方案的设计问题,得出在信息对称条件下由于合作伙伴企业的努力水平可以为主导企业所观测,因而容易制定最优激励方案并实现利益分配.而在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需要对合作伙伴企业的产出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不同努力水平下的分布概率间接地获得努力水平信息.该结论对于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最优激励方案在敏捷供应链利益分配中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通过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现了利益分配中考虑努力水平等因素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7.
8.
政府规制下制造商实施EPR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偏好不同,考虑产品的需求差异性,本文研究在政府规制下,制造商实施EPR的模式选择问题。文章首先构建了制造商实施EPR的两种模式——闭环模式和外包模式,然后比较研究了两种模式下的最优结果,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当消费者的环保意识δ较小时,实施闭环模式对制造商有利,而当δ较大时,实施外包模式对制造商更有利,并且外包模式有利于提高废旧品的回收量。但是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给制造商带来了压力,而给第三方再造商带来了商机。 相似文献
9.
在有过度自信零售商的分销供应链中,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分别得出了信息对称及信息不对称时(努力程度无法监控)的最优特许经营费契约。探究了在两种情况下,零售商过度自信程度对其努力程度及制造商利润的影响。从比较中得知信息不对称下零售商的努力程度及制造商利润都小于信息对称下的情况,两种差别分别与零售商的过度自信程度成反比。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有正面的信息价值,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制造商偏爱过度自信程度较高的零售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确立了不同的委托-代理组合.实证分析表明,组合不仅可以较好的解释和说明当前国内外几种典型逆向物流外包实践的特点、实施效果及问题,还能据此确定合理的外包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渠道冲突管理是渠道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渠道冲突管理的核心是设计有效的渠道成员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渠道成员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到渠道成员努力水平可以观测和不可观测下的最优激励合同,并对边际产出、成本系数、绝对风险规避程度、不确定性随机变量方差等因素对渠道成员激励机制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信运营商和电信服务提供商(SP)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导致SP的违规行为。电信运营商和SP之间的关系属于多任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设计委托-代理激励合同时,从三个任务的角度考虑了电信运营商对SP的激励,并通过该模型分析了服务质量和信誉等级对SP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将组织承诺纳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首先,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可被观测的信息对称情形下,讨论最优的显性与隐性激励机制。进而,在员工的组织承诺类型无法被观测的信息非对称情形下,探讨依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外在特征,如风险厌恶程度、工作成本和工作能力等,选择最优的激励机制。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生产中依赖于人力劳动程度的高低,对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完善和拓展了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也从组织行为学视角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激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团购网站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基础,建立了供应商为委托人、团购网站为代理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商对团购网站的激励机制,并利用最优化原理进行了求解得出了最优激励强度系数,并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总代理成本随风险规避度、市场随机因素方差和产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团购网站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供应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供应商支付给团购网站的报酬随团购网站成本系数、风险规避度和市场随机因素方差的增加而减少,随团购网站产出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一种企业内部经理人激励方式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元耀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3):5-9
对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一种激励方式进行了进一步讨论,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最优激励系数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条件下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研究发现: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17.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旅行社与导游之间的信息非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将损害旅行社的利益,因此,如何对导游进行有效甄别与激励是旅行社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导游的服务能力和努力水平两种私有信息不被旅行社所观察到,但其服务业绩可以被观测到为基础,利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导游的服务能力为连续类型下的激励机制,运用最优化原理得出了最优激励机制参数。结果表明,旅行社应对不同服务能力的导游设计一揽子形式的不同的激励机制。双重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对导游起到自我选择的甄别作用,还能起到诱导导游提高工作努力水平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患之间的高度信息不对称性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现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式,针对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医疗激励机制,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和异质性。本文考虑医方努力的不同动机,提出二维努力水平的概念,以医患双方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患方就医过程中的医患博弈时序进行研究,在医方具有信息优势的条件下设计了不同情况下的医疗激励契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医方的固定医疗收益、收益提成比例和二维努力水平等激励参数与医方努力产出的边际收支系数、医患双方的风险偏好程度以及随机因素的扰动程度等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