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C-C-CTS)与普通壳聚糖树脂相比,既能在酸性介质中不溶又不失去其螯合性能.其合成采用简单的2步法,首先用还氧氯丙烷交联,然后羧甲基化.C-C-CTS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和X-ray光电子能谱进行表征.C-C-CTS树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螯合吸附能力,每种树脂对Pb(Ⅱ),Cu(Ⅱ)和Zn(Ⅱ)的吸附能力分别为8.73,10.12和4.89 mg·g-1,并且在不同的pH条件下对Pb(Ⅱ)、Cu(Ⅱ)和Zn(Ⅱ)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最后还讨论了C-C-CTS树脂对Pb(Ⅱ)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2.
球形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吸附牛血清蛋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多孔微球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环氧氯丙烷浓度、致孔剂PEG2000浓度对成球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树脂为蜂窝状多孔微球,色泽好,粒度均匀,阴离子交换容量为3-4mmol/g,不溶于水、酸、碱.从吸附牛血清蛋白(BSA)的实验发现,交联剂浓度对吸附有很大影响,交联浓度为0.04 mol·L-1时得到的微球树脂对牛血清蛋白有较好的吸附,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 116mg/g.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大孔膦酸树脂对镓(Ⅲ)的吸附及洗脱条件试验,报道了混合体系中镓对共存离子的分离系数,以及树脂对稼的吸附容量和络合比,并探讨了膦酸树脂吸附镓(Ⅲ)的机理。红外光谱证明,树脂吸附Ga(Ⅲ)的过程,p-OH基中的H与Ga(Ⅲ)发生了交换,而p=0基参与配位,形成了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聚环硫丙烷等3种聚硫醚低聚物作萃取剂,用浸渍法将其填充在交联大孔聚苯乙烯树脂中制得3种萃淋树脂.研究了它们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其中以含聚环硫丙烷的为最好.它对银、钯、金有较高的吸附容量,重复使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将锌试剂用简单搅拌的方法负载在D-290型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制成锌试剂负载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在酸碱溶液中的稳定性,吸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对Cu~(2+)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等特性;试验了柱上定量吸附和洗脱Cu~(2+)的实验条件;建立了用该负载树脂经柱法分离富集后原子吸收测定自来水中及ZuSO_4、CdCl_2等盐类中微量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英砂为核,合成了一类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Ag(Ⅰ),Hg(Ⅱ),Cu(Ⅱ),Pb(Ⅱ)和Mg(Ⅱ)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螯合树脂对Au(Ⅱ),Pd(Ⅱ),Ag(Ⅰ)等贵金属离子和Hg(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Cu(Ⅱ),Zn(Ⅱ),Mg(Ⅱ)或Cd(Ⅱ)离子共存情况下,该树脂能选择性吸附Au(Ⅲ)和Ag(Ⅰ),吸附容量分别可达5.42,5.26mmol/g.用4%硫脲的0.1mol/L盐酸溶液作解吸剂,Au(Ⅲ)和Pd(Ⅱ)的解吸率分别可达95%和98%.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用EDTA标准溶液交流示波极谱滴定钍的方法.由于EDTA和钍离子均为交流示波极谱非电活性物种,因此加入0.3毫升的电活性铋离子作为指示离子.铋可以在其dE/dt=f(E)曲线上产生锐敏的切口,根据Th-EDTA和Bi-EDTA络合物稳定性的差别,在pH=3的醋酸缓冲液中,钍首先被EDTA完全滴定,并借助于dE/dt=f(E)曲线上Bi—EDTA小切口的出现或Bi~(3 )切口的消失来指示滴定的终点.用EDTA毫克当量数净值来计算试样中ThO_2的毫克数.有5倍量的Ca~(2 )、Sr~(2 )、Ba~(2 )、Mg~(2 );2倍量的Co~(2 )、Ni~(2 ),等量的Al~(3 ),0.5倍量的Mn~(2 )、混合稀土、Ce~(4 )、Zr~(4 )以及少量的Fe~(3 ),均分别不干扰钍的滴定.本方法用含有毫克量钍的合成试样进行试验,前处理步骤要比文献中列举过的步骤有所简化,其准确度也高于通常的指示剂视滴定法.在测定25~80毫克ThO_2/1克合成试样时,其变动系数不超过0.92%.预计本方法可适用于测定ThO_2含量为x%范围的矿样和其他试样.  相似文献   

8.
活性蓝F3GA固载的壳聚糖微球对过氧化氢酶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树脂与三嗪染料活性蓝F3GA(Cibacron Blue F3GA)反应,制得亲和色谱填料,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染料泄漏率测定等对此填料进行鉴定与表征.该填料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系下,对过氧化氢酶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4.6 mg/g,改变pH值及离子强度对结合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某些金属离子的研究已见报道,然而,用膦酸树脂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体系中吸附La(Ⅲ)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La(Ⅲ)在大孔膦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当pH=4.6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20.85mg,吸附速率常数k_289=7.64 ×10~(-5)sec~(-1),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关系式,吸附反应中的配位比(Fc:La)为3:1;用0.25molL~(-1)NaCI-0.1molL~(-1)HCI为洗脱剂时,可以定量回收.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硝酸根存在时,稀土离子、NO-3和三氯偶氮胂形成稳定的配阴离子,能被阴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从而建立稀土树脂相分光光度法。以双波长等吸收点法(测量波长λ1=660nm,参比波长λ2=730nm)扣除树脂背影响,应用于稀土矿中稀土总量的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引言 近年来,我们曾把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转化成具有二甲酚橙(XO)或8-羟基喹啉-5-磺酸(HQS)螯合基团的树脂,分别称为XO-树脂,HQS树脂.目前对这类树脂已有多篇报道.负载的螯合试剂包括双硫腙-S,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铬变酸,偶氮胛Ⅲ,APTS,TAN-3.6S,甲(?)类螯合试剂等.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在分析化学中主要用作金属指示剂和光度显色剂.本文研究了PAR与阴离子树脂等摩尔交换转化成具有PAR基团的螯合形成树脂,简称PAR树脂.这样,就能以螫合树脂形式进行分离富集,扩大了PAR的应用范围.我们用原子吸收法研究了PAR树脂的一些性能以及应用于分离、富集天然水中的Cu,Zn,Cd离子.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逐步聚合反应,以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情况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研究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整体式多孔聚合物制备中孔径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此聚合物对痕量离子Au(Ⅲ)、Pt(Ⅳ)、Pd(Ⅳ)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AN-S与铜离子的络合反应,并用以作为滴定剂对铜进行光度滴定.Cu离子与PAN-S在pH≤6时,形成1:1的络合物;在pH≥8时,形成1:2的络合物.从不同pH扫描所得的吸收线,用作图法求得1:1Cu-PAN-S的稳定常数logk_1为14.59.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TOPO)浸渍树脂在HCI介质中对金的分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棚旨对金的吸附速率和等温吸附线,树脂对金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根据吸附平衡的研究发现TOPO浸渍树脂吸附Au(Ⅲ)的反应按下式进行:  相似文献   

15.
rlna萃淋树脂是胶类萃淋树脂.本文报道了该树脂在酸性体系中对金的静态分配比,讨论了沮度、树脂用f、振摇时间对吸附金的影响,测定了树脂吸附金的饱和吸附容t及树脂的含氮t,由此确定萃合物的组成比,并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该萃淋树脂吸附金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用集团结构适应性理论探讨了Cl~-+CH_3I反应在十一种质子溶剂和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的溶剂效应机理。实验表明,亲核试剂Cl~-越游离,反应速率就越大。按集团结构适应性理论,一个良好的溶剂应同时具备下述两种集团结构:(1)强负电集团,以便栓住正离子M~+,使Cl~-游离;(2)带有一定量的正电荷的正电集团,而且电荷又较分散,这有助于Cl~-从M~+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Cl~-更游离。如DMF和DMSO等极性非质子溶剂就是具有上述两种集团结构的优良溶剂。若溶剂正电集团过强或正电荷高度集中,则正电集团又抑制了Cl~-的进攻能力。因此能与Cl~-形成氢键的质子溶剂是不良溶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洋多金属结核中铂族元素(PGEs)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我国大洋第40航次在西北太平洋所获得的23个多金属结核进行PGEs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多金属结核中PGEs总量(∑PGE)为189×10-9~338×10-9,平均值为258×10-9。球粒陨石标准化PGEs配分模式呈现明显的Pt正异常及从Os到Pt逐渐富集、从Pt到Pd逐渐亏损的特征。与其他类型岩石矿物对比发现,多金属结核中∑PGE低于铜镍硫化物,而略高于铬铁矿,铜镍硫化物和铬铁矿等岩石矿物均有各自独特的PGEs配分曲线,表明其对PGEs的富集机制与多金属结核有所不同。PGEs元素间特征对比结果显示,多金属结核具有最大的Pt/Pt*值,Pt为明显“优势”元素,同时多金属结核中具最小的Pd/Pd*值,与其他类型岩石矿物相比,其Pd尚不算“劣势”元素。综合已有研究,粗略估算得到太平洋多金属结核中∑PGE达8.9×104 t,Pt达7.4×104 t,同时根据原生矿Pt的边界品位及本研究结果,推断多金属结核中的PGEs尤其是Pt元素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研究了铜离子注入医用热解碳后的抗菌性能.铜离子注入能量为70keV,注入剂量为5×1014~1×1018ion·cm-2.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注入样品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注入剂量接近饱和剂量1×1018ion·cm-2时,抗菌率达到100%.应用卢瑟福背散射(RBS)分析技术,分析了热解碳中铜离子的分布,并初步探讨了铜离子的抗菌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子交换水解法制备出粒径小(20nm)、颗粒均匀的纳米TiO2粉末.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TiCl4溶液中的氯离子得到了TiO2溶胶,然后经过干燥、煅烧可得到纳米级的TiO2粉末.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能够有效地将氯离子去除干净,简化了制备流程,缩短了制备时间.通过对橙黄Ⅱ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制备过程中所用TiCl4溶剂、除氯离子程度、干燥方式、煅烧温度等因素对TiO2粉末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