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物理实验中引入“计算机应用”是当前教改的任务之一。也是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通过重力加速度和型材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说明计算机通信接口在物理实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的原理,对利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做了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借助螺旋测微计测量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CCD测量杨氏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CCD在杨氏模量测量中的应用。CCD可实现杨氏模量的自动化高精度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4.
卧式杨氏模量测量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伟  陈太红 《物理实验》2007,27(8):14-15,18
针对传统杨氏模量测量仪的不足,设计了卧式杨氏模量测量仪.该仪器采用千分表直接测量金属丝伸长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王锴 《物理实验》2007,27(8):40-41,46
分析了测量圆柱体弯曲形变杨氏模量的实验原理,得出了理论公式,将测量拉压形变、弯曲形变的杨氏模量以及扭转形变的剪切模量3个实验中样品形状统一成圆柱体.  相似文献   

6.
大学物理测量金属杨氏模量实验通常采用拉伸法和梁弯曲法, 但是该种方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存在 设备难以调节, 读数存在误差, 实验的成本较高等缺点. 而且该设备对测量非金属的杨氏模量无法操作. 为了使该实 验问题具体化, 实验仪器简单化, 实验现象明显可靠,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非金属杨氏模量的简易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光的衍射法测量杨氏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准金属丝在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本文利用光的衍射法可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变化这一特点,对钢丝的杨氏模量进行了测量,给出测量杨氏模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直流双臂电桥在测定金属杨氏模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阐述了QJ44型直流双臂电桥的适用范围及测量原理,将对长度及长度增量表示的金属杨氏模量公式换算成以电阻及电阻增量表示的杨氏模量公式。从而通过测量金属丝拉伸前后的电阻值,计算出金属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的原理,利用现有的杨氏模量仪,设计了一套应用游标卡尺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仪重新设计.将金属丝水平放置,在中点处悬挂重物,通过测量金属丝伸长后的转角,进而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劳埃德镜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原理测量横梁的杨氏模量,由梁中心的形变引起劳埃德镜位置变化对干涉条纹间距的影响,给出了梁的杨氏模量与干涉条纹间距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实验现象直观、原理通俗易懂、操作过程简单和测量精度可达纳米量级等优点,实验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1.7﹪。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静态法检测某些材质的杨氏模量时,常因易碎(如陶瓷)、多孔疏松不能恢复(骨质等)等诸多原因难以准确测量。而较为精准的激光散斑法又比较复杂。动态实验方法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是力学研究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文章采用横向共振法测定骨质的弹性模量,并用静态法(激光散斑法)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横向共振法测得的牛骨杨氏模量与激光散斑法的结果基本吻合,且实验结果稳定,误差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很有价值的数据。另外,还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杨氏模量的测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固体材料杨氏模量是综合性大学和工科院校物理实验中必做的实验之一。该实验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长度和微小位移量测量的方法和手段。探讨了利用霍尔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位移量线形关系以测量杨氏模量微小位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静态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力学实验,文章中就此实验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力学共振法测量不同管径金属管的共振频率,运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代入管状材料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得到试样的杨氏模量。通过加热控温设备改变金属管温度,研究金属管杨氏模量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管杨氏模量的大小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这一实验,把改进后的激光光杠杆,应用到人体称重上.根据位移量与所加重物质量成线性关系,通过数据采集和编程,将体重通过液晶显示出来,设计制作成激光直射式CCD体重计.测量结果显示,精确度可以到0.01kg,拓展了杨氏模量的应用方向,启发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将物理实验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指出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作为设计性实验符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然后,简介测量金属丝伸长量的几种方案,通过不确定度分析,指出进一步提高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精度的关键;最后,总结了本设计性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设计了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装置。在金属丝上施加持续而又均匀增加的力,引起金属丝细微伸长,通过灵敏杠杆带动移动镜的移动,从而引起光屏上干涉圆环数目的变化;用一种光电传感器捕捉干涉圆环的光强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精确算出干涉圆环的条数,就可以实现对金属丝微小伸长量的测量。采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智能化计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19.
李玉  程倩 《大学物理实验》2014,(2):40-40,55
对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的关键性组件——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及示波器进行有效改进,从而彻底消除了共振声音相互干扰的问题,并使示波器的使用更方便,易于调节出信号,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