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标准电阻取值大小对测量可能产生的影响。若标准电阻取值太大,测量线路的灵敏度将降低,同时标准电阻真实值相对额定值的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变大;若标准电阻取值太小,流过干电池的电流变大,干电池内部极化会使干电池内阻增大。实测结果也支持上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用板式电位差计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如何选取电路中的电池E、标准电阻Rs和限流电阻R的取值,使实验效果最佳。运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示波谐振法测量电容就是用示波器观察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来确定待测电容的值,是测量电容的一种简便方法.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测量灵敏度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电路中标准电感L和标准电阻R的取值对电路灵敏度有较大影响,而电路灵敏度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总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当L和R的取值使Q≥3时,电路灵敏度已足够高,一般已满足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用UJ24型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标准电阻、AC5-7型直流检流计、用台式数字万能电表(6位半)等仪器设计电路测量新的一次性干电池的电动势、内阻及其与放电流关系,然后对电池进行恒流或恒阻放电,测量电池放电不同时间的内阻,最后对几种不同型号、品牌的普通/碱性锌锰电池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其特性及性能。本测量方法精度较高,而且测量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一直受电池内阻小,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区分度小,电压表读数误差大,电池容易被短路的困扰.用标准电阻扩大电池等效内阻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扰.  相似文献   

6.
结论恰恰相反——再谈旧电池对欧姆表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 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减小,内电阻变大,测量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误差是变大还是变小? 影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利用冲击电流计测量电容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着重讨论了标准电容的取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电容值与被测电容值的差值越小测量结果的误差也越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不足,提出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较小的标准电阻,克服了原有实验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在惠斯通电桥实验中,采用互易桥臂法测量电阻,常采用2种传统方法评定不确定度,但结果比标准电阻的标准不确定度还小,其原因是互易桥臂的前后两次测量不是完全独立,它们是同一待测量用同一仪器以不同方法测量的结果.改进的测量方法中,B类不确定度由方和根法计算,B2类不确定度等于标准电阻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
滑移爆轰作用下内爆柱形钢壳层裂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Иванов等发表了滑移爆轰作用下内爆柱形钢壳层裂实验的回收试件测量结果,也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但两者的差别较大。本文利用损伤度函数方法,对上述实验做了数值研究,所得到的回收试件尺寸数值结果与Иванов实验结果十分相符。这说明,损伤度函数方法对研究动态断裂问题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还对Иванов实验的柱形钢壳内爆运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临界损伤度αc取值对断裂面位置、钢层运动轨迹及钢壳运动速度历史的影响,指出了在分析界面不稳定性问题时要注意αc取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集成运放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微纳电流的制取和测量方案并搭建了实验装置。在自制装置的基础上,用高精度的标准电阻和纳伏表对装置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装置的测量结果与纳伏表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且测量的精度可达纳安量级,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达到了实验预期。  相似文献   

12.
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中声光光栅的光栅常数取值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说明了该实验中声速测量结果与光栅常数取值无关。  相似文献   

13.
 在近海面大气边界层中进行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传输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闪烁和漂移效应推导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定量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闪烁效应主要对路径中部的小尺度湍涡敏感,漂移效应则对发射端附近的大尺度湍涡敏感;随着内尺度变大,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将大于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当内尺度达到20 m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是后者的3倍;当外尺度变小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小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当外尺度仅为1 m时,前者的测量结果为后者的1/2;大气折射率3维功率谱的幂律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当幂律大于-11/3时,闪烁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大于漂移效应测量的折射率结构常数, 最大差异接近于25倍, 当幂律小于-11/3时,漂移效应的测量结果大于闪烁效应的测量结果,两者的差异甚至可达两个量级。  相似文献   

14.
孙洪伟  郝建红  赵强  范杰清  张芳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2):123021-1-123021-6
在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评价中,电池材料、掺杂浓度、扩散长度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合理地改变相关参数可以优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效率。此外,在太阳能电池表面镀一层具有减反作用的光学薄膜(简称减反膜)也是提高电池效率的重要手段。以提高电池效率为目标,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掺杂浓度和扩散长度等微观参数进行计算优化,分析了掺杂浓度和扩散长度变化对电池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减反膜对于电池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最佳减反膜材料及其膜系厚度,并且结合镀膜后电池量子效率的变化验证了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电池掺杂浓度和扩散长度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减反膜,电池效率最高可达20.35%,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8.25%。  相似文献   

15.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研究了3种能量X光机的光子穿透不同厚度铝的硬化情况及3种能量光机作为光源测量面密度的过程,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能量光机X射线硬化对面密度测量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种能量光机的光子而言,随着面密度变大,射线硬化程度越严重,导致测量灵敏度下降;光子能量越低,测量灵敏度随面密度变大下降越快,反之亦然;对于某一范围面密度被测物,调整X光机电压使X光子刚好穿透并形成有效图像,可获得最理想的测量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在电阻的测量中,用欧姆表测电阻快捷方便,但测量不够精确,特别是由于电池用久后,电池电动势略变小,而内电阻要增大,则对测量电阻的误差影响较大.在教学中,就欧姆表测电阻时,当电池用久了,则电阻的测量值与电阻真实值的关系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学生讨论气氛热烈,争论激烈,最后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认为R测小于R真,并提出依据。其推导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CdTe太阳电池器件从50kHz至1MHz频率范围的电容-电压特性,计算了吸收层的载流子浓度和空间电荷区的位置,电容-电压特性测试结果出现两个峰,峰特征与测试频率有关,用多结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解释了实验结果.测量了电池从220K至300K的变温暗电流-电压特性,得出电池的反向暗饱和电流密度J0和二级管理想因子A,分析了J0,A随测量温度的变化,并讨论了电池器件的电流特性. 关键词: CdTe太阳电池 电流-电压特性 电容-电压特性  相似文献   

18.
钱锋  潘人培 《物理实验》1992,12(4):189-191
直流电位差计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因忽视被测电路与电位差计的阻抗配合,致使测量灵敏度下降。本文就电位差计阻抗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一、引言某次物理实验竞赛有如下一题:用直流电位差计和标准电阻校准微安表。提供的仪器有:电位差计(UJ37型、0.1级)、电阻箱R_1(0.1级)作标准电阻、电阻箱R_2、待  相似文献   

19.
纳米颗粒光子相关测定中基线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光场自相关函数(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与光强ACF、衰减率分布函数的关系,推导了基线值对有效直径、分散度的影响.分析了决定基线值取值的两种基线方法,指出基线方法不同,基线值也会不同.对三种纳米颗粒样品的相关实验也证明基线值越大,颗粒的有效直径、分散度越小.分析了自动斜率法的测量结果较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分别在SiO2和单晶Si衬底上沉积了Si1-xGex和Co薄膜.在不同温度下,对Co/Si1-xGex肖特基结进行快速热退火处理(RTA),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测量.发现退火温度升高,样品表面粗糙度变大,理想因子也变大,但对肖特基势垒高度(SBH)的影响很小.分析认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