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由一道2007年高考压轴题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问题提出每年高考的数学试题,常常有一大半的考生不能做完,因此而影响着第二天的综合和英语的考试情绪.2007年本人监考的考场,没有一个考生将数学试卷做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原因却被广大师生所忽视,那就是不能自觉地根据高考试题的设问方式灵活的使用“跳步作答 相似文献
5.
6.
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性质,同时又能融合其他数学相关知识很好地考查学生思维与能力.结合一道高考真题实例,从解析几何与平面几何这两个最常见的思维视角切入,深入探究有关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问题,并总结出破解技巧与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全方位的.全省高考数学平均分约为82分,刚好占第Ⅰ卷(第Ⅰ卷总分为160分)总分一半,分数如此之低令人膛目结舌和十分费解,是学生学习数学时间不足?答案是否定的.自2008年江苏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其余两科为选修科目)三科,毋庸置疑,学 相似文献
8.
以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为指引,探究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21题,分析试题的解法,并给出对高三复习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高考是无形的指挥棒,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长、教师、学生的心,高考试题的示范性与导向性影响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深度控制,处于一线的高三数学教师与学生一直加强对高考数学真题的分析与思考,笔者在探析各地高考数学试题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两道试题中部分问题的构思、情境创设、具体解析十分相似,由此也引发了不少启发与思考,现呈现给大家共享,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同仁们的进一步关注与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13.
14.
2022年新高考数学Ⅰ卷第18题是一道立意新颖独特,结构对称优美,颇富数学思维价值和数学探究价值的好问题,对这个问题从思路探究、思维障碍、推广等角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在2010年4月的上海市松江区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压轴题:
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值域为B,如果存在函数x=g(t),使得函数y=f(g(t))的值域仍然是B,那么,称函数x=g(t)是函数f(x)的一个等值域变换。 相似文献
16.
高考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对高考题进行深入地探索,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对其变式引伸,能有效地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减负增效,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创造活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实效性,是习题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7.
高三数学复习承载着知识的再现与深化、方法的总结与凝练、思想的感悟与提升.本文中从深度学习的视角,以高考试题为载体,从夯实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文化、加强综合应用、巧用高观点结论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高效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 相似文献
18.
一、考题展现2011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第19题为:问题1(I)设x≥1,y≥1,证明:z+y+1/xy≤1/x+1/y+xy 相似文献
19.
一、试题略解第一小题非常简单,只要能够抓住性质P,那么解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基本上所有考生都能得到此处的分;而第二问除了求首项就是求的这个数列的前竹项和,而这个数列并非我们平常熟知的特殊数列,所以就得从它所具有的性质出发了,关键就在于它的运算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2002年高考数学第21题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题 ( )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 ,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 ,另一块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 ,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 ,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中并作简要说明 .( )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 ) (略 )标准答案是一种解法 ,摘要如下 :解 ( )剪法如图 1、图 2所示图 1 图 2( )设给出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2 ,则V锥 - V柱 =( 13h锥 - h柱 ) . 34=( 69- 36 ) . 34<0 .所以 V柱 >V锥 .这道题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剪法 (如图 3) ,先把正三角形拼成一个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