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弦定理在数学竞赛解题中的应用(一)李火斤(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300074)正弦定理是高中数学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正弦定理解决几何问题,在数学竞赛中也经常出现.灵活运用该定理解决几何在有关求角、求最值、证明线段相等、证垂直及证三点共线的例子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正弦定理在数学竞赛解题中的应用(二)李火斤(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300074)接上期)四、利用正弦定理求最值问题关于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常见的就是求所求变量的解析式,再通过代数的方法来求最值.在解析式中参量有时是边,有时是角,或二者兼而有之,在边与角的转...  相似文献   

3.
求线段比值的最值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综合性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题型.线段的最值问题常与动态几何问题相联系,从而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本文通过一道经典的线段比值的最值问题的探讨,阐释恰当建立辅助元素搭建脚手架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呈现思考方式和角度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于金彪 《中学数学》2023,(24):71-72
初中数学中考压轴题的题型主要包括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圆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函数与方程、动态几何与函数,以及交叉函数等问题.考生对于中考数学压轴题普遍有种恐惧感,本文中结合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以及等价转化等思想,提出了几种解题策略和技巧,以提升考生对于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答题信心.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与二次函数相关的线段最值问题的考查,往往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其二是垂线段最短;其三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等内容.如何针对这一考点引导学生对“动”和“定”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研究,处理问题中运动变化关系与几何元素的位置、数量关系,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识别能力,从而落实相关的探究活动过程,真正实现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本文中结合常见的几种类型作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三角函数线是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它能直观地反映出角与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不可忽视的三角函数的几何意义,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分类例析,供同学们参考.一、判断角的终边位置例1已知角a的正切线是单位长度的有  相似文献   

7.
线段最值问题是初中最值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 ,它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 ,构思新颖 ,是竞赛题坛中的一颗“新星” .这类问题不少学生感到棘手 .其实 ,我们在解题时 ,只要认真审题 ,运用合适的解题策略 ,山穷水尽的局面会变得柳暗花明 .  一、利用面积来解面积法解题是初中数学常用方法 ,许多问题利用它会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 ,两正数之积为定值 ,若其中一个数最大 ,则另一个必最小 ,反之亦然 .例 1如图 ,正方形ABCD边长为 1,P为BC边上任意一点 ,分别过点B、C、D作射线AP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B′、C′、D′.求BB′ +CC′ +DD′的最…  相似文献   

8.
胡红 《中学数学》2022,(23):62-63
与圆锥曲线最值相关的问题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求参数的最值、求线段的最值以及求面积的最值.解答这些问题应根据已知条件与曲线特征选择不同的方法,其中定义法、函数法与不等式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本文中结合实例,具体分析解答圆锥曲线最值问题常见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分析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图形的旋转是综合实践常常考查的问题.试题重点考查图形旋转到某一特殊位置时与角或线段有关的问题,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与不变,注重几何猜想、画图、推理、证明与计算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的是同学们对有关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经验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具有较强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素养.下面以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测试的22题为例探究旋转问题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郑世平 《数学之友》2022,(23):92-94
线段最值问题是历年全国各地中考热点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以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圆等具有特殊性质的图形为基本图形,以动点或动线段为背景,以线段(或线段之和)的最值为问题情境,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将线段最值问题转化为常见的几何模型,将动态几何问题转化为静态几何问题,然后利用基本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文章以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基本图形为例,说明“三点共线”模型在解决线段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几何学习中,我发现角与线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经常做的一类题型是由两线段和构造三角形全等解题,那么能否利用两角的和构造三角全等解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下尝试,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中有一类常见的几何最大值问题,是学生的“痛点”,也是解题教学的难点.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动态变化的起因,抓住变量线段设立自变量,让几何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进而求得最大值.笔者以几道试题为例,剖析学生思维障碍,并提出解题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二次函数的综合性问题是中考数学试题的必考题型,可以系统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求解过程中,能促使学生将离散化的知识聚合成统一的知识体系,同时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文章结合具体例题分类探讨了二次函数综合题中的交点问题、线段的和差最值问题、一般最值问题等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最值问题是几何综合题中的常见问题,近年来在中考数学中难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可是很多同学仍不得要领,其实几何最值往往可以归结到两个基本原理上,一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比如求两条线段长度和的最小值时的"将军饮马"模型;二是垂线段最短,本文将借助于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使用此原理.  相似文献   

15.
林栩 《中学数学》2023,(19):37-38
作为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在判断图形结构特征与构建线段比例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高中数学中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等模块中的问题,借助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总结解题研究与技巧方法,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解立体几何计算题的一般方法晨旭一、几何计算题的结构是根据已知的苦于几何量或位置关系推求另一些几何量.而已知的位置关系通常也要转化为几何量.最基本的几何量有两个:线段和角.其它几何量或者用线段和角来定义,或者可表示成线段和角.例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平...  相似文献   

17.
几何图形的运动称之为几何变换,常见的几何变换有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对称变换.三种变换可以改变点、线段、角等几何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大小.有些几何问题的已知条件较为分散,相关图形又不集中,解题中不易发现图形中量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找到恰当的图形性质和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8.
求动线段长度的最值是初中数学中一种常见题型,动线段的端点中都含有动点,对于只含有一个动点的单动点线段,一般利用动点的轨迹或与该动点相关的动点的特性解题,对于含两个动点的双动点线段,一般利用该线段与与之相关的动线段之间的比为定值解题,与之相关的动线段具有这样的特征:两个端点中有一个端点是定点,或有一个端点具有某种特性,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动线段的端点特征解题.下面就举例说明这种题型的解法.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师曾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选修4-4第15页习题1.3练习6为母题,利用几何画板的数学实验工具,对圆锥曲线中常见的定量问题、轨迹问题、最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老师将进一步就该题目中所蕴含的有关线段长度、面积大小的最值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探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个数学问题,涉及到一批可以比较大小的对象(如实数、线段、角、面积等等),它们之间事前并未规定顺序。在解题时,若能按照某种顺序关系(如实数的大小、线段的长短等)把它们依次排列起来,对问题的解决常常是有益的。这种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