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差原理,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串也称问题链,是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问题系列:(1)符合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设置一定的空间(不是简单的细化或单纯的铺垫);(2)符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条件;(3)指向一个目标或围绕同一主题,并成系列.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获得数学思想和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串”教学设计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问题串”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宽广.  相似文献   

3.
4.
王先进 《数学通报》2012,51(7):17-19,23
问题串在相关文章和教学设计中已被广泛使用,它是问题导学理念下的一种有效的设计方式.所谓问题串,是指将若干个单个问题按一定顺序串联成的一个问题系列,该问题系列围绕同一主题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其中的每个问题又围绕该目标并承担各自的功能.问题串中的问题不仅是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还是思维链条中的路标和思维方向的指引者,它可以是数学问题本身,也可以是导向性、策略性或元认知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图1模型如图1,在直线l的同侧有两点A、C,在直线l上找一点B使AB+BC的值最小.如图1,显然我们先找到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C交直线l于点B,则此时AB+BC=A′C最小.证明简单,这里从略.生长点一一个动点图2例1(第16届希望杯赛题)如图2,正△ABC的边长为a,D是BC的中点,P是AC上的动点,连结PB和PD得到△PBD.求:(1)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时,△PBD的周长;(2)△PBD的周长的最小值.简析(1)略;(2)△PBD中,因为点B和点D是定点,所以BD的长度唯一确定,又正△ABC的边长为a,即BD=12a,所以若求△PBD的周长的最小值,只需求出PB+PD的最小值即可,此时已经  相似文献   

6.
高中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为主,数学学习基本上是以一种比较僵硬化的模式进行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更为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解则缺乏了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思维的生长点423000湖南郴州市二中袁贤琼数学解题中,让人困难的是寻找解题思路.如何克服这一难点呢?笔者以为,从问题的特殊情形以及目标等去考察,进行类比、幻想等非充足理由的分析推理,往往是解题思维的生长点,它能启示我们确定解题的起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正>高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一些学生常会出现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由此影响了高中各个学科成绩的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波普尔指出: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11.
中考几何备考是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整合几何知识内容、全面建构几何知识结构体系、提炼解题方法的过程.笔者通过培养学生作图能力、常用几何模型的渗透、一题多解与结论的拓展、专题类问题的解决、动态演示五个教学策略的精准运用,以期突破“几何难学,几何难教”的瓶颈,实现中考几何备考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13.
所谓“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一般3个以上)问题.问题串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通过恰当的问题串,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问题串,能使学生理解知识、发现规律、培养思维、感悟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有兰  杜育林 《中学数学》2021,(3):67-68,70
问题串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层次,将45分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构成一个具有生长力的问题系列串,教学内容的设计以问题为纽带,强调“前后联系、逻辑连贯、思维必然、一以贯之、反复强化”的数学生长过程.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障的时候,能为学生搭建桥梁,反之,当学生思维顺畅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就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时间长了,学生对数学也就感到索然无味.而现今的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科书的不少章节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6.
王芳 《中学生数学》2010,(12):35-36
高三复习与高一、高二复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要求同学们更加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以更大的跨度去认识、体会、理解和使用所学的知识.每做一道题,应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想一想相近题目的共性和个性,如果大家能在自己的复习当中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复习,把许多共性或相近的问题串在一起,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以一道概率试题展开说明.  相似文献   

17.
吴资芳 《中学数学》2023,(21):49-50
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初高中数学教材“物”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生”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师”的主观因素等层面进行剖析,挖掘存在的问题,重视初高中衔接,剖析问题的解决,细致学情分析,全方位全场面介入,精准施教,引导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题目,一些具有丰富背景并值得研究的题目,一些能从中品味到科学家工作的题目。引导学生从这些题目中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教学模式,并给出了问题串设计环节,问题串设计原则,在数学课堂中,通过问题串教学,创造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说要培养创造能力,而提出问题是走向创造力的第一步.单纯的解题,包括做奥数题,是培养不出这种能力的.我们向大家推荐陆剑鸣老师的这篇《旋转助解问题串》,就是介绍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且是提出了一串问题,并研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探究,逐步培养我们的创造能力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