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丽娜 《中学数学》2023,(23):92-93
集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工具.对于刚从初中升到高一的学生而言,面对集合这一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不透.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分为操作、过程、对象、图式这四个阶段.在APOS理论的指导下,以“集合”为例,进行四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教育家杜宾斯基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理论模型.他认为数学概念的建立应该包含以下四个阶段:活动(Action)、程序(Process)、对象(Object)、图示(Scheme),取四个阶段的英文首字母,命名为APOS理论.APOS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心理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经过思维的操作、过程和对象等多个阶段,使学生在自主建构和不断反思的基咄上,把概念组成图示,不断经过同化过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顺利完成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
1 何谓APOS理论?APOS理论是由美国数学教育学家杜宾斯基(EdDu-binsky)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新理论,是一种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誉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界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分别是由英文action(操作)、process(过程)、object(对象)和schema(图式)的第一个字母所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一直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的数学概念教学大多采用“属+种差”的概念同化方式进行,这种教学过程虽然简明,但对于数学概念仅仅从形式上进行逻辑分析,便忽视了许多数学概念具有的过程一对象的双重性:既是一种逻辑分析的对象,又是具有现实背景和丰富寓意的数学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APOS理论就被介绍到我国的数学教育界,它是为数不多的依据数学学科特点而建立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李磊 《中学数学》2023,(11):26-27
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能力的基础,概念本身也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APOS理论展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概念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强化数学课堂上“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协同关系.基于APOS理论展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应遵循“师生和谐”“连贯完整”“主动探究”的原则,结合本文中提出的“渐进-收敛”“中心-扩散”“并列-结合”三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APOS理论"是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在数学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提出的关于概念教学的一种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自我心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或改造外部的认知结构,使得主客观彼此一致,才能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7.
孙丹丹 《中学数学》2023,(22):93-94
数学具有抽象概括性,因此数学教学要遵循这一特点;APOS理论基于数学抽象性的特点,将数学概念的学习概括为操作或活动、过程、对象、概型四个阶段.本文中以初中数学“实数”的教学为例,得到基于APOS理论为框架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周伟萍 《中学数学》2021,(3):17-18,21
APOS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直接学到数学概念,而是通过心智结构使所学的概念产生意义.在初中几何模型复习课中,应用APOS理论进行题组设计活动,回顾几何图形的定义,发现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联系,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品质的前提.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概念的形成背景;(2)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相应的数学方法;(3)进行概念的巩固与应用.因此,数学概念教学一般通过三个环节展开:首先,概念引入,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概念的来源,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奠定基础;其次,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学概念本质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荣豹  宁连华 《数学通报》2001,(11):19-20,18
数学概念的学习 ,不仅要记住它的定义、认识代表它的符号 ,要重要的是要真正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尽管在数学概念的定义里已经明确了它的本质属性 ,但要真正把握它却并不容易 .多年来高考数学试卷的抽样调查分析表明 ,中学生在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深刻 ,对同一数学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缺乏系统概括的理解 .1 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的本质属性是指一个特定数学对象 ,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性质 ,而可变的性质则是“非本质属性” .那么 ,如何才是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呢 ?让我…  相似文献   

11.
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OS理论是近年来美国数学教育家杜宾斯基(Dubinsky)提出的一种建构主义学说.他将数学概念的建立分为四个阶段:Action,Process,Object,Scheme,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本文主要对该理论的认识及其在数学概念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点尝试,并就如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设计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它是数学学习的理论基础,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参加数学活动、掌握数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也是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因素.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根基之所在,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因人而异,不同的概念,应该用不同的方法传授.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教学体系在我国使用并发展至今,已基本趋于完善,教育教学理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更新.在此背景之下,当代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突破的困难.学生深受传统教育思维束缚,在理解数学概念、逻辑起点及方法论等方面频频面临困境.为寻求新的突破口,本文将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出发,试用APOS理论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利用“心理表象”的直观形象性、象征性,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使同学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1.学生把握概念的心理方式数学对象(如概念、性质等)在心理上的表示形态就是它的心理表象.概念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用文字符号严格描述的定义、定理、形式化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学习往往被轻视,对概念的讲解仅存在"给出定义,讲解注意,典型例题,大量训练"的现象.数学新授概念课,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概念、深入思考并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创建符合数学内在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学习阶段,数学学习主要包括概念理解、技能训练和问题解决等方面.这其中概念理解最为基本.从数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数学概念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而得,二是在抽象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经过多级抽象所获,且一般具有抽象性、多元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语言及语法,形成数学学习技能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上存在着畏难情绪,其产生原因有(1)厌烦纷繁复杂的数学概念(包括定理及公式),不愿学、读、做.(2)错误地认为数学概念的学习只是简单地背诵及机械地操作,养成不正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影响数学其他能力的发展.(3)数学概念能基本应用,但不能灵活多变,影响其进一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王兴福  叶立军 《数学通报》2011,50(1):9-10,18
Greeno、Thompson、Hieber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数学内容可以区分为过程(processes)和对象(objects)两个侧面.所谓过程,就是具备了可操作性的法则、公式、原理等,而对象则是数学中定义的结构关系[1]随后,A.Sfard等人进一步指出,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说函数和数等,从操作的角度可以分别被看作一个过程(operationally-as processes--过程操作),从结构的角度又可以分别被看作一个对象(structurally-asobject--对象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概念的二重性.[2]  相似文献   

18.
袁琴琴 《数学通讯》2023,(3):14-16+26
数学表征分为符号、言语、图像和体验等四类,基于多重表征理论对“绝对值”概念进行教学设计,逐步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表征过程,准确理解绝对值概念的本质,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是数学思维的基础.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掌握数学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可见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很多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显得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放慢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与建构,促进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最近,笔者通过网络平台观摩了两位教师执教的“锐角三角函数”(北师  相似文献   

20.
数学概念探究课大体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只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完整探究,而不关注学生认知发展,探究过程太“原始”而“烦琐”,学生早已领会,“什么都要算一算,量一量,回归到尼罗河时代”另一种是“去数学化”的探究,注重学生动手,讨论,情景设置等外部探究活动,忽略了数学本身的内在本质特点.结果探究归探究,数学归数学,二者相背离.怎样将数学知识和探究活动有效结合?AFOS理论是基于个体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理论,笔者以为,基于APOS理论设计数学概念探究教学或许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