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II)和钌(II)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 [TolylTPy=4'-对甲基苯 基-2,2':6',2'-三联吡啶, 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 (A)和Ru(TolylTPy)(Bzimpy) (B). 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 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 nm光辐射15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 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 [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 [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和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的. 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A经波长310 nm光辐射15 min, 配合物B经450 nm光辐射4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Ⅱ)和钌(Ⅱ)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TolylTPy=4'-对甲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A)和Ru(TolylTPy)(Bzimpy)(B).用元素分析,IR,1H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nm光辐射15min,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II)和钌(II)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 [TolylTPy=4'-对甲基苯 基-2,2':6',2'-三联吡啶, 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 (A)和Ru(TolylTPy)(Bzimpy) (B). 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 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 nm光辐射15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 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5.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 .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Ru(bpy)2ODCIP]2 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与Co2 配位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及其荧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Ru(bpy)2ODCIP]2 与DNA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作用,[Ru(bpy)2ODCIP]2 与Co2 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 也能与DNA插入结合.进一步利用稳态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淬灭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单核配合物[Ru(bpy)2ODCIP]2 和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 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含多个配位中心的多吡啶配体ODCIP (3,4-二氯基苯并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及其钌(II)多吡啶配合物[Ru(bpy)2ODCIP]2+. 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谱和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Ru(bpy)2ODCIP]2+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作用机制、与Co2+配位后与DNA的作用机制及其荧光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Ru(bpy)2ODCIP]2+与DNA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作用, [Ru(bpy)2ODCIP]2+与Co2+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也能与DNA插入结合. 进一步利用稳态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淬灭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单核配合物[Ru(bpy)2ODCIP]2+和双核配合物[Ru(bpy)2(ODCIP)Co]4+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配合物[CO2(EGTB)Cl2]·(BF4)2·5H2O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黏度法、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双核钴(Ⅱ)配合物[Co2(EGTB)Cl2]·(BF4)2·5H2O和DNA的相互作用,在pH=7.2的缓冲体系中,求得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结果表明,配合物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断裂pBR322DNA,同时可使DNA的粘度增加,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配合物与DNA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既存在部分插入结合又存在静电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表征了2个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2(L1)Cl2]·CH3CN(1)和[Cu2(L2)Br2]·CH3CN·H2O(2)。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粘度实验,圆二色谱和凝胶电泳实验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2×105和7.2×105,圆二色谱的实验表明配合物能与DNA较好的结合,粘度实验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为非典型的插入模式,凝胶电泳实验显示配合物通过氧化机理对DNA有较强的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9.
朱莉  a  b 彭斌b 凌友b 林原斌  a 《化学学报》2008,66(24):2705-2711
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黏度法、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双核钴(II)配合物[Co2(EGTB)Cl2]•(BF4)2•5H2O和DNA的相互作用, 在pH=7.2的缓冲体系中, 求得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 结果表明, 配合物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断裂pBR322DNA, 同时可使DNA的粘度增加, 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 配合物与DNA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表明, 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既存在部分插入结合又存在静电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 [Pd(biqu) (mal) ]·H2 O (biqu为 2 ,2′ 联喹啉 ,mal2 -为丙二酸根 ) .测定了配合物对肺腺癌细胞AGZY 83a的抑制活性 ,IC50 值为 2 1 9μg/mL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测定了配合物与鱼精DNA的作用规律 .求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KM 为 2 0 3× 10 8.测定了配合物与pBR3 2 2质粒DNA作用的凝胶电泳图谱 .多种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发生键合作用 .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两种三齿多吡啶钴(II)配合物 (A)和[Co(H2Bzimpy)2]Cl2 (B), 用元素分析、IR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A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凝胶电泳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AB与小牛胸腺(CTDNA)的作用属部分插入和静电结合, 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A在310 nm光辐射15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初,美国的Barton等发现Ru2+、Co3+的八面体手性配合物均具有识别DNA二级结构的能力,从而发展了一种能识别B型和Z型DNA的手性配合物探针[1].最近,本课题组合成了一批Fe+、Co3+、Ni2+的新配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光谱效应,研究发现Ni(Phen)2PHPIP·(ClO4)2(PHPIP=对羟基苯基咪唑并[f]邻菲咯啉)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效应显著,可作为核酸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3.
钴(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Co(phen)3]3 )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phen)3]3 与DNA作用时除存在静电作用模式外 ,还存在插入作用 ,而[Co(en)3]3 和[Co(bpy)3]3 主要以静电作用与DNA结合。插入作用的强弱与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刘斌  孙占国  杨斌盛 《化学学报》2008,66(21):2353-2359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导率和ESI-MS质谱等方法讨论了铬配合物[Cr(III)(4-ASA)(en)2]Cl (4-ASA: 4-aminosalicylic acid dianion, en: ethylenediamine)在不同温度、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光化学稳定性. 实验表明, 该配合物的溶液(pH 7.4)在日光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取代反应, 取代产物为[Cr(4-ASA)(en)(H2O)2]+. 同时研究了配合物及其光照产物对EDTA的动力学反应和对DNA的切割反应.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 配合物的光化学产物[Cr(4-ASA)(en)(H2O)2]+能有效切割pBR 322 DNA.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钴配合物[Co(L)Cl_2],配体L为吡啶类多齿配体4-甲基-N,N-二(吡啶-2-亚甲基)苯胺。对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Co中心为五配位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利用电子吸收、发射光谱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加诱导剂时该配合物与DNA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切割活性,而加入诱导剂过氧化氢后,化学核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其切割机理为氧化切割机理,其中活性氧可能为·OH和~1O_2,且配合物与DNA的结合部位可能在大沟槽处。另外,用MTT实验测定了该配合物对体外HeLa、BGC-823、NCI-H460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硫配合物可作为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过程的有效催化剂而倍受人们关注[1-3].这类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抗毒性与过渡金属的种类、配合物本身的立体结构和电子分布密切相关[4-5].其中,钴的硫化物在HDS和HDN过程中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本文由二元金属羰合物Co2(CO)8和双(硫代磷酸二异丙基酯)二硫化物(A),合成标题配合物Co[S2P(O-i-C3H7)2]3 (B),对配合物B进行XRD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吡啶锰(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同时采用MTT法研究了该配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生长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 DNA作用属部分插入和静电结合模式,其键合常数K_b=3.3×10~4L·mol~(-1)。凝胶电泳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用310 nm光辐射15 min,可将质粒p BR322 DNA切割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合成配合物能有效抑制MCF-7和A549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8.
Hbbimp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四种2,6-N,N-二[二(2-苯并咪唑甲基)]氨甲基-4-甲基苯酚(Hbbimp)的金属(Zn2+、Mn2+、Eu3+、Nd3+)配合物,并用红外、此外、摩尔电导、元互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用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它们与PBR322DNA的作用,发现在37℃时四种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效果均不明显;在50℃,pH8.0时,仅两种稀土(Eu3+和Nd3+)配合物可将大部分超螺旋DNA(CCC带)转化为缺刻产物(OC带);在37℃,[H2O2]<1×10-3mol/L,[稀土配合物]:[H2O2]=1∶20时,配合物在较低浓度时即可将CCC带全部转化为OC带.  相似文献   

19.
以小牛胸腺DNA为靶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圆二色谱和DNA粘度滴定实验,从分子水平研究了2-羟基苯乙酮铜(Ⅱ)配合物[ Cu(HAP)2] (1)与ct-DNA的键合方式.结果表明:配合物[ Cu(HAP)2] (1)主要通过插入作用和静电结合方式与ct-DNA形成键合作用,推测插入作用应基于2-...  相似文献   

20.
TATP-铜(II)-L-丝氨酸(L-精氨酸)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Cu(TATP)(L-Ser)(H2O)]·ClO4(1)和[Cu(TATP)(L-Arg)(H2O)]2ClO4·0.5H2O(2)(TATP=1,4,8,9-四氮三联苯, L-Ser=L-丝氨酸, L-Arg=L-精氨酸)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加入DNA后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 配合物能极大地淬灭溴化乙啶(EB)-DNA体系的荧光, DNA的粘度随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表明配合物对DNA有较强的插入作用, 作用力大小为配合物2>1; 另外, 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维生素C存在的条件下对pBR322 DNA具有显著的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