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生金 《数学之友》2023,(13):38-40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坚持以问题引领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构建新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最终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从着眼于应试转向为追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之后,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学生活动和问题探究”为中心,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探究、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在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是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自然地流淌”.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在知识发展的主线上,尽可能让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解决并拓展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发生过程的同时,必须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活动过程,指导学生思维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才干,课堂教学中有两条应当注意。一是教师应挑选好能发展思维的练习题或系列问题,即这些问题有启发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应变推广能力;二是提出的问题本身和教学方法上要能引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去想象,使学习者成为教学探讨活动的参与者。下面的一组数学问题,就能够符合这些要求,它引人入胜,极富启发性,又有趣味,一环扣一环,一题扣一题,能使你在愉快而紧张的思维探究中得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正方形和它的内接三角形  相似文献   

5.
谈际国 《中学数学》2012,(13):87+8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设陷阱,让学生暂时受挫折,便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进而促使其思维活跃起来,老师精选典型例子,通过正与误、繁与简的比较,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数学思维品质不够好的问题,笔者进行努力探究,我感到,巧设陷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九年级数学应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如何让复习减负增效?笔者提出专“题”复习不可或缺的观点,让中考中的专“题”成为问题支架,在教学实践中多角度、多方位地探究解法,让深度教学促进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高三复习课离不开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问题引领教学;高三复习课更离不开探究,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让问题探究激活课堂.那么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高三复习课中如何利用问题进行探究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呢?本文试图从一道试题来谈谈高三复习课中问题探究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8.
周婷 《中学数学》2024,(4):36-37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学中要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等在课内获得充足的发展.对农村初中的教学来说,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并纠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和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是“一切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行为活动.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对话、心灵互通的舞台.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趣味的原则开展,致力于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优化思维方式.因此,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教学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成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教学中对一些有趣的教学题目应多加思考,注意发掘其中的信息,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逐步提出由浅入深的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求知欲,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蒋振 《中学数学》2021,(1):42-43,4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服务者、引导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过程是一个展现个体个性的过程,学习形式应是多样的,它包括接受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需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经历观察、实验、体验、计算、推理与验证的全过程.整式加减的拓展探究是在学生已学习整式加减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包括整式加减的逆运用、无关型问题、图形面积计算问题、最值问题等,它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整式加减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大纲规定,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心理学指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在教学中注意揭示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下功夫,这是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据笔者管见所及,在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形成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思维去探究、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那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概念学习靠硬背、规律探究靠套路、实际应用靠刷题”学习的困境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设置层次鲜明的探索任务,渗透多元化的思维表征,促进学生的思维可视化,让学生的经验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彼此影响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问题在数学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并充分挖掘问题的思维价值,用问题呈现研究思想,让学生在问中悟;用问题促使知识生长,让学生在问中探;用问题激发智慧潜能,让学生在问中明.  相似文献   

15.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设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是关键.也就是说,所提问题应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手段可施,实践时却又因它的灵活性而无济于事,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若能在问题中不断地创设一些变化,给学生以新异感,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会得到更好地发挥.笔者曾在复习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教学中,注重在这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点滴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数学教学强调对数学问题本质的体现和过程的揭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现在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正是使学生得到数学体验、将隐性知识逐渐显化的好途径.它们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可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探究非常重要.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实践,通过对部分例题、习题进行改编并加以引申探究,挖掘它们的潜在价值.笔者认为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懂得什么该讲 ,什么不该讲 .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这是改变讲风大盛的状况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我们在例题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不讲”艺术 ,即设置问题解决的环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以及合作研究的途径加以解决 ,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效地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不讲路子 ,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思考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是思路 .教学中发现 ,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思路 ,往往容易忘掉 ,碰到具体问题仍是束手无策 .而经过学生自身思维活动得到的思路 ,容易在大脑信息…  相似文献   

19.
滕丽娜 《中学数学》2023,(20):48-49
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反思学习过程、重新梳理学习思维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同时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的不同阶段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本文中分析了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现实意义,从课前预习、问题探究、探究活动三个层面出发,探索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决定学生思维的方向.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发展,如何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思考与表达现实世界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纵观整个数学史的发展,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源于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关注问题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它成为提升教学成效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