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例题都反映了相关的数学本质,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对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中考复习中,将教材中典型的例题与其衍生出的中考试题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2012年中考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的知识一般而言可认为是“学术形态”及“原始形态“的,在复习教学中,需要打破教材例题的静态,使其进行生长发展,形成”教育形态“乃至“生命形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低阶走向高阶,从而实现深度教学.本文从一道课本例题出发,基于中考的视角下审视和设计该题的生长,打造高效率、有趣味性、有深度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黄新  张钦 《中学数学》2023,(2):66-68
“尊重教学现实、关注数学本质、聚焦核心知识、确保有效区分”是命制中考试题的基本理念.一道好的试题,一般需经历命题预设、素材选取、雏形编制、试题打磨、最终定稿等过程,以尊重教材、关注数学学科本质、厚植数学学科素养、精准导向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彭清峰 《数学通讯》2022,(11):7-9+13
从知识生成、习题综合难度、复习小结等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人教A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不等式”内容:两版教材都能遵循课程标准,注重建构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生成性;例题内容丰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复习与小结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思想方法的回顾与反思.给出如下教学建议:理解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知识生成;挖掘例题习题功能,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尊重教材编排顺序,合理把握教学的度.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中考备考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任务.这是在学生已经将初中教材过了一遍之后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融入中考指导思想的过程.这一过程就会更加显现出初中数学知识内涵的本质、核心思想或素养,同时构建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这就是数学大概念.  相似文献   

6.
高三数学复习课是以总结、讲解、练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高考对数学的考查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考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典型例题的设计.例题的精选及改编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并且应具有典型性;要从学情出发,具有针对性;要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启发性.因此,高三教学的过程应将不同类型的题目做到分类、整合,要将该类问题讲透彻,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笔者通过对高三第二轮复习课“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例题设计及例题改编,探究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人教A版新旧教材中平面向量内容的结构、栏目设置、例题难度等,总结新旧教材的异同,并针对新教材的优点提出“多角度理解向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挖掘向量运算本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经历向量发展过程、感悟数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概念,避免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重点让学生在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应该采用变式教学.从历年来的中考来看,很多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于教材,精选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习题,寻找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解题与联想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揭示出来,挖掘出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对教材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分析、思考、训练是引导学生重视教材,走出题海,减轻课业负担,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重要举措.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精典例题,采用多层次处理、多角度分析、深挖隐藏于例题背后的丰富内容,发挥潜在的教学功能,对沟通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笔者的一次反思性研究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0.
陈重阳 《数学通讯》2023,(14):20-24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导向之一,课堂是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应发展在数学的“知识之后”,蕴含在数学的“思维之中”,升华在数学的“方法之上”.“知识之后”“思维之中”“方法之上”促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三维生长,本文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蓝本",教材中的许多例题、习题都能反映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对这类数学问题进行认真研习、类比延伸、迁移拓展,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而且能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如果仔细挖掘教材,你就会发现,教材其实就是一片滋生开放探索与研究性课题的沃土.本文从一道教材例题出发,展开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考专题复习是一种对元知识的“温故知新”“分类整合”“搭建框架”“构建系统”的认知重构活动,培养学生元知识的关联、迁移、生长能力.本文以一道二次函数背景下三角形面积题为例,深度挖掘,找到问题“源头”,逐步生长拓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与渗透,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生长成型.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师生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命题的重要材料.对学生数学能力及素养的考查,理应回归课本,注重彰显平时教学中例题或习题的功能与价值.命题时,教师要对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把握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思想与方法,挖掘问题所承载的思维方法与考查功能,必要时,需因势而变,以充分发挥问题的育人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21年福建中考数学卷发现,该试卷设计层次分明,选拔功能较强,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明显.在此导向下,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回归课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夯实学生的“四基”,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应重点开展好章末数学活动,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让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孕育;应科学地开展生长型专题复习,让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考复习中落实“双减”既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又要减轻课业负担,这就需要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可立足教材,精选书本例题,进行变式训练,举一反三;也可发挥中考试题功能,选择中考典型题,让学生掌握考查的深度与广度,明确复习重点;亦可精心设计习题,促进知识内化,省时高效地达到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数学课堂中,学生围绕新的问题,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来探究新的数学对象的性质特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从新的情境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究性问题提升数学素养,需要教师以素养为导向,合理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本文从实际案例(“增比正数列”问题)出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不同水平层级的理论,逐层设计合理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结论和规律,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不会解决动点问题是许多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通病”,甚至有的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宁愿避而不答.由此可见,初中几何中的动点问题已经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大障碍.然而,这一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这就使得学生不得不想方设法掌握其解决方法.基于此,本文中从平行四边形的动点问题出发,研究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当前学生数学作业表现的困境入手,试图解决“数量>质量”“模仿>创造”“批改>评价”等问题.通过“三立,三设,三评”三个环节,充分研究、挖掘教材,丰富作业的知识内容和设计形式,激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族刚  匡婷 《数学通讯》2011,(7):72-72,74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蓝本,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练习题中的精品,教学中如果能从课本例题、习题出发,对其进行拓展探究,不仅在巩固知识和把握方法上都起着“固体拓新”之用,而且还可收到“秀枝一株,嫁接成林”之效.本文从一道教材习题出发,对其拓展、引申并加以应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是在数学学习中,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深度学习,即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行深度学习,逐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笔者以“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一课为例,探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并总结出四点启示,即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完善,创造最近发展区;学生学习先于教师引导,为深度学习留白;基于学生认知过程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感悟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