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溶胶-凝胶;聚硅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合成了有机聚合物链段与无机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P(MMA MSMA)/TiO2 S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并且由TGA、DSC测试分别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总量以及Ti(OC4H9)4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Si(OR)3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果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对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的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油相,反相胶束微乳液作为模板,制备了纳米氯化银(AgCl)粒子,再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氯化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gCl/PMMA)复合材料.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纳米AgCl的尺寸为20~80 nm.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纳米AgCl粒子均匀地存在于PMMA基材中.红外分析证明,胶束中水和表面活性剂AOT的羰基在MMA聚合后微观环境发生变化,纳米粒子同聚合物之间有吸附行为.动态力学(DMTA)分析复合材料,发现纳米AgCl粒子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强烈相互作用,形成了中间相层(interphase layer),改变了聚合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由共聚合在PMMA聚合物链段上引入了一-Si(OR)3为功能团,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合成了PMMA/TiO2杂化聚合物材料,溶剂抽提结构表明有化学键存在的杂化材料体系中凝胶的含量很高,通过FTIR测试材料结构进行了分析,由TGA,DSC测试分析了杂化材料体系中无机组份的含量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轰击浸于流动液相中固体靶的方法,直接连续制备了纳米碳/PMMA的乙酸乙酯溶液,经浇膜法得到了纳米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光谱分析表明复合体系中存在某种作用,导致该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下降.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纳米碳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核/壳结构,使得纳米碳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热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的加入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分解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层状硅酸盐的结构及有机化改性做了详细的综述.同时,对PMMA/层状硅酸盐粘土复合材料的结构及表征手段、制备原理及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能及应用前景做了系统的总结.最后,在我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此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尺度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在聚酰胺酸(PAA)的N,N’ 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复合薄膜材料.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wt%的样品是透明浅黄色薄膜;二氧化硅含量高于10wt%的样品是不透明棕黄色薄膜.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膨胀系数测试和应力 应变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此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I/S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聚酰亚胺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模量;线膨胀系数显著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随二氧化硅含量而变化,分别在10wt%和30wt%附近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悬浮聚合的方法,用不同表面结构的纳米SiO2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原位改性,得到纳米SiO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化学结构,利用热分析仪测定了其热稳定性,并采用冲击试验机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表面结构的纳米SiO2均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与PMMA基体之间形成化学键;而表面修饰有双键的纳米SiO2更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能更有效地提高PMMA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在位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分散相粒径介于130nm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SEM,DMA,TGA等手段研究了该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SiO2无机填料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粘结好.SiO2填充粒子的用量对基体的热稳定性,动态力学行为,光学行为以及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酰亚胺(PI)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优良力学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微电子领域,但其明显的吸水性和热膨胀性限制了其在高温和精密状态下的应用。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很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较低的吸水性,非常适合于对PI的改性。本文阐述了PI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要介绍了PI纳米杂化材料的类型、特点、性能及应用领域,并对这类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用改进的Stöber法和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窄分布的二氧化硅/PMMA核-壳纳米微球. 用改进的Stöber法将3-乙氧基甲基丙烯酸丙基硅烷(MPS)修饰在纳米的二氧化硅表面后,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纳米微球. 该法简单有效且得到厚度均匀的聚合物包覆层. 随着单体MMA用量的增加, 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 PMMA壳层的厚度从6.4 nm增加到96.3 nm. 热重分析表明, PMMA的含量从22.25%增加到9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 得到的是包覆良好、表面光滑的核-壳无机/聚合物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酸—2—羟乙酯)与二氧化硅的原位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井新利  罗金恒 《应用化学》1998,15(4):109-110
有机聚合物(或其活性单体)参与的硅酸盐的溶胶一凝胶(SOI-g61)过程是达到聚合物与SIO。微观甚至纳米复合的一条良好途径[‘”].目前多以普通的硅酸盐为先驱物,它们在sol-gel过程中脱出的醇皆为低分子化合物,并且是非活性的,不能进一步形成聚合物,需加以去除,从而在制备过程中引起大的收缩(体积收缩达50%以上),导致材料包含大量气孔甚至发生开裂,且要求很长的制备周期(数周至数月)[‘’.如果硅酸盐在水解/缩合过程中脱出的醇带有可聚合的活性基因,即可原位生成材料的一部分,使体系收缩率大幅度下降.基于此,本…  相似文献   

14.
聚酰亚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聚酰亚胺(PI)纳米杂化材料的四种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插层法、分散法、相转移分散聚合法。纳米粒子在PI材料中分散性良好。由于纳米粒子本身 性和纳米粒子改变了PI材料的应力作用点,随着SiO2,AIN等纳米粒子含量增加,PI杂化的玻璃化温度、热分解湿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式模量、密度增加,线性膨胀系数减少。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因不同纳米材料而异。  相似文献   

15.
BaSO4纳米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反相微乳液模板法合成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电镜、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表征了材料的性质。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性能优异。综合运用了学生在基础化学实验阶段所学习的材料合成、仪器分析等基本技能,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反应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细粒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油微乳液;微乳液反应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超细粒子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可控微乳液法合成粒径19~200 nm,且呈球状分布均匀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异戊二烯-co-苯乙烯)(PMMA/PIS)核壳纳米粒子,通过水合肼产生原位氢的技术,对合成的PMMA/PIS乳液体系进行直接常压氢化,对影响氢化度的因素、聚合物氢化前后结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聚合物粒径、水合肼及双氧水用量等都是影响聚合物的氢化度的因素.研究发现,氢化以PMMA为核,PIS为壳的核壳结构乳液可以显著提高PIS氢化程度,减少氢化过程中凝胶产生.利用FTIR、~1H-NMR、Na_2S_2O_3滴定法测定了乳液的氢化度.结果表明,当聚合物粒径小于200 nm时,乳液氢化度可达到95%以上,且无凝胶现象产生.GPC结果证明了反应是氢化而非凝胶过程.利用TEM、DLS测试了氢化后乳液的核壳结构和粒径.实验结果显示,PMMA/HPIS为核壳纳米结构.TGA结果显示,当氢化度为98%时,聚合物耐热性提高41°C.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氯甲烷(CHCl3)为油相制备反胶束微乳液, 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微反应器”作为模板成功地制备了PMMA/Eu(OH)3/EG和PMMA/Ni(OH)2/EG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热重(TG-DTA)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酸控制合成的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 与阴离子聚合物聚丙烯酸(PAA)链之间通过S-N+-I-机理组装合成了聚丙烯酸-二氧化硅(PAA/SiO2)复合纳米球. SEM, TEM, TG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 合成的纳米球是聚丙烯酸和二氧化硅复合物, 平均直径约为80 nm. 在合成PAA/SiO2复合纳米球的体系中, 加入不同量的有机溶剂THF能够调控复合球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醋酸乙烯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浮液。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中的分散状况及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复合浮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增加,复合乳液的干态,湿态粘接强度均而明显提高;乳液的粘度减小;复合乳液的胶膜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