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利用微扰技术研究了与Dicke模型中N个两能级原子系统通过多光子过程相互作用的相干态场的时间演化.研究表明,若多光子Dicke模型中的N个两能级原子初始时皆处于去激发状态,则在短时近似下光场可存在二阶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2.
用代表顶点原子化学特征的矩阵L、代表顶点原子与键联结关系的矩阵W、代表相邻原子键连情况的矩阵X,它们相乘定义结构参数F,并用F对98个稀土元素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拟合,相关系数为0.9582.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两指标B值强鞅空间和强原子,利用Banach空间的光滑性建立了两指标B值强鞅空间s~∑α^p的强原子分解定理,应用强原子分解定理证明了一些两指标B值强鞅不等式.  相似文献   

4.
对n0,n1,b1和d0等4个位置上的7个原子面,用位置对称性允许的面谐函数描述原子面边界的形状和大小,用定量会聚束电子衍射技术对描述这7个原子面的形状与大小的15个参数进行了精修,得到了一个新的描述二十面体AlPdMn准晶结构的高维空间模型.由这个模型,在三维物理空间用切割法得到了比不考虑棱边中点d0处原子面的球形模型和非球形模型更加完整的原子结构,原子间距不合理的情况得以消除.通过解析式表述的这一模型,与用菱形多面体和91个参数描述原子面的6维团簇模型相比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两指标B值原子鞅, 讨论了由p-均方函数和条件p-均方函数定义的Hardy鞅空间 和 中两指标B值鞅的原子分解, 与原子函数不同, 所得原子分解结果不受Banach空间几何性质的限制, 推广了单指标B值鞅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异核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Rb(7D) Na(3S)-Rb(5P) Na(3P).染料激光二步激发基态Rb原子到Rb(7D)态,利用双调制技术检测由上述过程产生的Na(3P1)发射的荧光,基态Na原子密度由近翼吸收系数测定.碰撞能量合并逆过程速率系数由原子密度和荧光强度比得到.讨论了其它过程对速率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Sturmian函数展开的方法计算了在中等强度均匀磁场(4.2T)中钠原子能级间隔的统计分布,并研究了钠原子经典规则及混沌运动能级分布服从的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重金属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黄芪以及两种药材以不同配伍形式的水煎液中铅、镉、铬的含量。比较了不同配伍形式的水煎液和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时铅、镉、铬的溶出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检测限低、干扰小、灵敏度高的优点。方法的回收率在94.8%~10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11.5%之间,且当归:黄芪为1:5时的水煎液中重金属溶出率最低,这与传统中药方剂当归补血汤配方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薛定谔方程解的基础上研究了圆极化光对原于寿命的影响.当圆极化光与二能级原于共振调谐时,圆极化光不改变原于的寿命.对A—型三能级原子,通过对圆极化光进行调频,讨论了圆极化光对原子寿命的影响,并验证了本文所作的近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通过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金属间化物(Sm_(1-x)Y_n)_2Fe_(17)N_y(x=0,0.2,0.4,0.6,0.8和1.0;2<y<3)中镱原子的择优占位、氮原子的占位以及结构相变问题。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当x>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微扰方法研究了与Dicke模型中N个两能级原子系统通过单光子及双光子过程相互作用的相干态场的时间演化,研究表明,若单光子和双光子Dicke模型中的N个两能级原子初始时皆处于去激发状态,则在初始短时间内可产生场的振幅k次方压缩,且场的振幅k次方压缩态是场振幅k次方的正交分量的最小测不准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沉积在熔融玻璃表面金原子的扩散和凝聚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金原子的凝聚过程具有明显的 3个阶段 :沉积在熔融玻璃表面的金原子先形成具有特征结构的网状薄膜 ;然后网孔破裂 ,凝聚成准圆形团簇 ;经无规扩散和凝聚 ,准圆形团簇最终组成大的分枝状凝聚体 .准圆形团簇的扩散系数为10 -7~ 10 -8cm2 ·s-1数量级 .实验结果表明 :熔融玻璃基底表面的金膜形貌随凝聚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本文研究了二维氧化硅烯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氧含量的增加,氧原子更加倾向于以-(Si2O2)x-键的形式排列在硅烯表面.每一个-(Si2O2)x-键都会使临近氧原子的六个硅原子处在同一表面,并且四个Si-O键构成一个与之相垂直的平面.当所有的硅原子都转化成sp3杂化后,氧化硅烯会形成最稳定的全氧化结构并具有0.46 eV的带宽.部分氧化的硅烯结构具有从0.30 eV到0.38 eV的较小带宽,这些较小的带宽非常吻合较早时的关于氧化硅纳米带的带宽的实验数值(0.35 eV),并且说明离子化的Si-O键和共价性的Si-Si键共存导致了较小带宽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捕获的冷原子团温度、密度的精确测量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冷原子温度测量中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最长不超过几个毫秒)迅速关断俘获冷原子的磁光阱(包括磁场和光场).作者针对时间飞行法测量冷原子温度对光场和磁场的关断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可调脉冲延时和脉宽的脉冲发生器,应用其产生的脉冲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关断磁场和光场,达到冷原子温度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晶格失配度的各种定义,建议统一使用同一定义。采用简化模型系统地探讨了各种情况下半导体外延生长层和衬底的二维晶格失配度的计算,最后讨论了结合XRD衍射图谱确定失配度的方法。结果表明,正三角形晶格和长方形晶格匹配,长方形晶格的宽列原子的匹配具有优先性,不受长列原子匹配的影响。长方形的长宽比接近匹配比时,整体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Rb(5PJ)态与He原子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和碰撞猝灭截面.Rb原子被激光激发到5P3/2态,将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检测激光束调到5PJ→7S1/2的跃迁,测量5PJ激发态原子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由此计算了5PJ→5S的有效辐射率.在T=340K和He密度0.5×10^17〈N〈4×10^17cm^-3范围内测量了5P1/2→5S1/2发射的敏化荧光强度I795,量N/I795与N有抛物线型的关系,表明了5PJ的猝灭是由于与He原子的碰撞产生的,而不是由与Rb基态原子碰撞产生的.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的二次多项式的系数得到5P态与He碰撞精细结构转移截面σ3/2→1/2=(1.84±0.61)×10^-17cm^2,猝灭截面σD=(1.07±0.30)×10^-17cm^2.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小体系的[Tin-mH2]^x(n=2~7;m=0~22;x=-1,0,+1)团簇.通过分析各原子的密立根占据数(Atomic Mulliken Occupation,AMO),发现当Tin-mH2团簇带电后,团簇中电荷将重新分配,从而导致了团簇中Ti—Ti和Ti—H化学键键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团簇的几何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畸变.同时发现团簇Tin-mH2具有较大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因此这些团簇有很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B值拟鞅的原子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义了B值拟鞅原子,建立了相应的B值拟鞅原子分解定理,由此进一步讨论了拟鞅空间p∑a,pQa,Ha,pHa,Da之间的嵌入关系,指出它们与值空间的几何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