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制备了Nano-TiO2/Nafion-吡啶钌复合物膜电极,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固定的联吡啶钌[Ru(bpy)32 ]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 基于盐酸西替利嗪对联吡啶钌[Ru(bpy)32 ]在0.1 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的弱电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 增加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与盐酸西替利嗪质量浓度在5.0×10-9~6.0×10-6 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1.4×10-9 g/mL,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 (n=11, c=4×10-7 g/mL). 方法已用于尿样中盐酸西替利嗪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质,研制了一种SiO2/Ppy/PSS/Ru(bpy)32+复合膜修饰电极。在pH 8.0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CM)在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强度(ECL)有强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地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电化学发光的方法。其ECL增加程度与CM的浓度在30~100μ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9.0×10-2μmol.L-1。对2.0μmol.L-1马来酸氯苯那敏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方法用于维C银翘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测定,回收率在96.5%~98.8%之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利用修饰电极检测卡马西平含量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首先通过滴涂与离子交换法制备了 Nafion-碳纳米管(CNTs)/Ru(bpy)32+玻碳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与电化学发光信号-电势图谱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方法检测卡马西平含量的可能原理;再基于中性介质中,少量卡马西平能显著增敏Ru(bp...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凹凸棒土用离子交换将联吡啶钉成功地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化钉联吡啶的电化学以及电化学发光性质.电化学研究表明,被固定的联吡啶钉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壳聚糖/凹凸棒土固定Ru(bpy)32 的循环伏安曲线在1 187 mV和1 043 mV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研究了固定化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此修饰电极对草酸电化学发光响应较快.  相似文献   

5.
基于固定化的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诸如节省昂贵的发光试剂、简化实验装置而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硅的溶胶凝胶由于其易于掺杂和良好的成膜性能,为制备功能化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合成了羧酸衍生化的三联吡啶钌;然后,利用酰胺化反应,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化的三联吡啶钌衍生物;此衍生物和原硅酸四乙脂混合,通过酸催化水解制备得到溶胶凝胶。进而,利用旋涂技术,将所得溶胶凝胶涂在铟锡氧化物电极上,制得修饰电极。修饰电极利用多种技术进行表征,最后考察了其电化学、电化学发光的性能。我们所制得的修饰电极较为稳定,有很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电化学发光(ECL)法,研究了苦参碱(Matrine,MT)与联吡啶钌(Ru(bpy)23+)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电致化学发光(ECL)行为,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测定MT的ECL分析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当扫描速度为0.1V/s时,该ECL的峰高与MT在1.5×10-7~1.5×10-4 mol/L范围呈线性关系(r=0.9989),检出限(S/N=3)为7.3×10-9 mol/L。平行测定1.5×10-5 mol/L的MT溶液10次,发光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1%。对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加入回收率在97.1%~104.0%之间,RSD为2.86%(n=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可用于药物中苦参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盐酸氯丙嗪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以石墨烯(Graphene)和Nafion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浓度在8.0×10-7~1.2×10-4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8),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检出限(S/N=3)为4.0×10-7mol/L。连续测定4.0×10-6mol/L盐酸氯丙嗪溶液11次,发光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盐酸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为93%~104%,RSD(n=5)为4.1%。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片中盐酸氯丙嗪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基于盐酸氯丙嗪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以石墨烯(Graphene)和Nafion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氯丙嗪浓度在8.0×10-7 ~1.2×10-4 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8),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检出限(S/N=3)为4.0×10-7 mol/L。连续测定4.0×10-6 mol/L盐酸氯丙嗪溶液11次,发光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表明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盐酸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为93%~104%,RSD(n=5)为4.1%。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片中盐酸氯丙嗪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因其灵敏度高而常用于生物分析.然而,常用的共反应剂三丙胺,有毒性、易挥发性且具有腐蚀性.因此,寻找新的安全、灵敏、经济的共反应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考察了3种胺羧酸类化合物,乙二胺四乙酸(EDTA)、氨三乙酸(NTA)和2-羟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作为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可能并给出可能的机理.发现它们具有与三丙胺(TPA)不同的电化学发光行为,如不同的pH和表面活性剂响应.与传统观点不同,'-3羧基变成羧酸根离子后,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效率.在各自优化的条件下,以NTA,EDTA和HEDTA做共反应剂,三联吡啶钌的检出限分别为1,60和680fM.结果表明,NTA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激发效率可以比TPA更高,而且NTA的毒性、腐蚀性和挥发性小于TPA.本工作利用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建立一种高灵敏测定胺羧酸类化合物的方法,与文献报道的方法比,EDTA测定灵敏度提高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ECL)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概述了三联吡啶钌ECL的相关反应机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通过改变共反应物结构、应用表面活性剂、组建双核及多核钌金属络合物体系、利用分子内电子转移原理等方法来有效增强三联吡啶钌ECL强度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ECL检测过程中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的协同应用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赵丽  陶颖  陈曦 《化学学报》2006,64(4):320-324
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电致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Ru(bpy)32 在玻碳电极上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2Ru(bpy)3 的浓度和与玻碳材料接触的时间,直接影响了Ru(bpy)32 在玻碳上的吸附.还考察了吸附的Ru(bpy)32 在玻碳电极上被氧化后脱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The unique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emission of Ru(bpy)32+(bpy=2,2′-bipyridine) was observed via Nafion film at Au electrode[Au/Nafion/Ru(bpy)32+] at about 0.20 V(vs. Ag/AgCl) and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amino acids without prior derivatiz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The cathodic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exhibits the detection limits and linear ranges of several amino acids comparable to or better than those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conventional ECL detection method(at 1.10—1.20 V vs. Ag/AgCl) based on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thodic ECL is promis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amino acids in bio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氧氟沙星对联吡啶钌(Ru(bpy)_3~(2+))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以多壁纳米碳管(MWCNTs)/二氧化硅-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氧氟沙星的新方法.利用溶胶-凝胶(sol-gel)固定化稳定的优点和纳米碳管的电催化作用,提高了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氧氟沙星浓度在4.0×10~(-6) ~1.0×10~(-4) 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r~2=0.994 8),检出限(S/N=3)为2.0×10~(-6) mol/L.连续平行测定2.4×10~(-5) mol/L的氧氟沙星溶液 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1.8%.  相似文献   

14.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中,考察了盐酸维拉帕米-Ru(bpy)32+体系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SDS对体系的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发光强度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测定盐酸维拉帕米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盐酸维拉帕米浓度在1.0×10-4~1.0×10-7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2×10-10 mol/L,连续平行测定1.0×10-5 mol/L盐酸维拉帕米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3.1%。对样品进行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7%~106.5%之间,RSD为3.0%(n=5)。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铂修饰电极(Pt-MWCNTs/GCE)。考察了联吡啶钌和富马酸酮替芬在3个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Pt-MWCNTs/GCE上富马酸酮替芬对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其增敏效果约为MWCNTs/GCE电极的2倍,约为裸玻碳电极的3.5倍,据此,建立了一种Pt-MWCNTs/GCE电极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富马酸酮替芬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富马酸酮替芬的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与其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48.805×106c+221.03(r=0.9969),检出限为2.4×10-9mol/L,连续平行测定1.0×10-5mol/L的富马酸酮替芬溶液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3.3%。对样品进行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9%~104%,RSD为2.1%。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电位分辨电致化学发光 (PRECL)手段发现Ru(bpy) 2 + 3 C2 O2 -4 PtE体系在预氧化的多晶铂电极上存在两个发光通道 ,这两个通道分别位于 1.2 2V和 1.40V处 .对影响两发光通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几种经过不同预处理方式 (直接抛光、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的电极以及S吸附电极 )以及体系中不同C2 O2 -4 浓度 ,pH ,溶解氧和溶解二氧化碳对两PRECL峰形、峰强度的影响 .提出第二个ECL发光峰的机制为C2 O2 -4 直接电极氧化产物CO2 -·(或C2 O4 -·)的催化发光 .  相似文献   

17.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核酸分析、共反应物分析和适配子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在诸多电化学发光体系如9,10-二苯基蒽、光泽精、联吡啶钌、过氧化草酸酯、鲁米诺、石墨烯和量子点等之中近年来国际上研究最多的电化学发光体系之一.本综述对已发表的绝大多数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成果加以归纳总结,简要介绍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概况,并尝试展望其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陈毅挺  何伟文  林棋  娄本勇  陈国南 《化学学报》2009,67(14):1615-1620
基于保泰松对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较强的增敏作用, 使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一种保泰松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结果表明, 当发光试剂联吡啶钌的浓度为1.0×10-5 mol/L时, 在0.05 mol/L pH 10.20 的Na2HPO4-NaOH介质中保泰松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增敏效果最强. 在此条件下, 保泰松的线性范围为0.5~200 μmol/L, 检测限(S/N=3)为0.2 μmol/L, 与使用未经修饰的裸玻碳电极相比, 检测限下降了约一个数量级. 该检测方法还被用于加标人血清样品中保泰松的测定, 回收率在85.3%~95.0%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可望用于保泰松的药物临床分析与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9.
实验发现,阿奇霉素对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的测定阿奇霉素ECL分析新方法。采用了循环伏安(CV)和ECL法,研究了阿奇霉素对联吡啶钌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和ECL行为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阿奇霉素浓度在2.0×10-4~4.0×10-7 mol/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计数=22.848×106 C+221.8(r=0.9981,n=12)。检出限为3.00×10-9 mol/L(S/N=3)。连续平行测定1.0×10-5 mol/L的阿奇霉素标品溶液10次,发光强度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对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5.0%~102.0%之间,RSD为2.40%(n=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药物中阿奇霉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