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大众力学丛书》中的《诗情画意谈力学》和《趣话流体力学》两本书,适应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需求,将《大众力学丛书》进一步升华,制作视频公开课与在线课程的情况以及几点体会。1天津大学力学专业通识课的建设过程对于力学科普重要性的认识,力学界的同仁早有共识,特别是力学科普对于引导和培养后备力学人才的重要性。1999年天大力学系由16位教授、博导共同发起,为1999级工程力学专业新生开设力学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全国力学科普工作研讨会及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第3次工作会议将于2013年5月24日-2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会议将研讨和交流近年来我国力学科普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总结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研讨制定今后两年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3.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科普会议纪要由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力学学会力学科普会议于1996年8月28日~30日在山东长岛县银扇大厦举行.共有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刘延柱教授、武际可教授和科普工作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CCTAM-2011)"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将于2011年8月22~24日在哈尔滨举行(会议网址:http://cctam2011.cstamconferences.org).为进一步探索力学科普的规律,推动我国力学科普事业的发展,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编委会申办了力学科普探索  相似文献   

5.
刘俊丽 《力学与实践》2023,(6):1429-1438
朱照宣先生(1930—2022)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本文简要介绍了朱照宣先生的生平,回顾了朱先生为《力学与实践》所做的一些代表性的工作,以及先生对笔者在编辑工作、科普写作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再通过对朱照宣先生自1977年来工作笔记的介绍,辅以丰富的事例,阐明朱先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力学人才的培养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编著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武际可 《力学与实践》2018,40(5):574-575
正科普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现在的科普非常落后,我们拿不出一本影响世界的科普读物。我们没有像法布尔的《昆虫记》、像弗拉马利翁的《大众天文学》、像薛定谔的《什么是生命》、像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等等那样伟大的科普著作。就是像别莱利曼的趣味系列书和基尔皮切夫的《力学谈话》那样的课外读物我们也没有。科普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科普所以落后,除了由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本底落后外,还由于我们文化界、学界和出版界对科普的认识还有许多误解。  相似文献   

7.
蒋咏秋简介     
蒋咏秋教授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编委、《复合材料学报》编委、《应用力学学报》顾问、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协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市政协委员。蒋咏秋教授1920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青年时代,日寇入侵、家乡沦陷,流亡陕南,考入陕南城固县的西北工学院,后又转入当时流亡到四川乐山县的武汉大学,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于1942年学成毕业。1947年他考上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生,他兴冲冲地到美国留学后,受到的却是和当时旧中国国 ...  相似文献   

8.
《力学与实践》自创刊到今年已经20年了,20年来这本期刊面向科研和工程一线的力学工作者及院校师生,发表了很多富有创新性和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应用研究文章;发表了反映在全国各高校、中专、职业学校辛勤耕耘的力学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教改思路与教学实践方面的教育研究文章,也发表了一些热心力学科普工作的专家学者就日常人们随处可遇,但往往忽略的力学问题,写出的富有缜密科学道理和诗趣的身边力学趣话,还有看似简单,却颇费思考推敲的力学小问题。以及有关力学的史记杂谈、人物风采、消息动态等等。正是这些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9.
正《诗情画意谈力学》2008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来,笔者在《力学与实践》、《自然杂志》等期刊上又发表了一些力学科普文章(主要涉及流体力学),现结集为《趣话流体力学》,以飨读者.与《诗情画意谈力学》一样,内容仍大致可分为"力学诗话"和"力学趣谈"两部分,"力学诗话"的文章,力图从唐宋诗词中对力学现象观察和描述的佳句入手,将诗情画意与近代力学的发展交融在一起阐述;"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交流和推动力学科普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力学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力学会科普工作教务组拟在今年11月初在无锡召开“力学科普学术论文”交流会,欢迎全国各地从事力学教学、科研、设计、应用的有关力学工作者以及热心于力学科普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9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第六届编委会主编王振东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洪友土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国力学学会祝贺新一届编委会的产生,并对历届编委会为刊物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在谈到《力学与实践》这本在力学界影响广泛,深受读者喜爱与关注,且发行量最大的期刊时说:《力学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科普特色,信息量大,读者面宽,深受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喜爱,使她始终拥有较大的读者群,并且在宣传力学…  相似文献   

12.
Science和Nature被誉为世界两大顶级杂志,主要报道当今自然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他们面向一般读者,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影响因子稳定在30左右.Science杂志1880年由爱迪生创办,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出版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英国的Nature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闻名于世.从2009年开始,《力学与实践》在《力学纵横》栏目发表朱克勤教授的系列科普文章,其特点是每篇文章的主题围绕Science和Nature的一篇论文展开,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与力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前沿问题,本期刊出"神奇的超流体".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末来,做好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配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活跃校园科普文化,充分发挥青少年的动手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于2009年10月24日在北京中科院力学所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  相似文献   

14.
武际可 《力学与实践》2008,30(3):120-121
在全世界都翘首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际, 作为首辑《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一本全面介绍 奥运与科技的科普著作《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本期刊登的赵致真 先生的3篇文章:``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 ``从香蕉球说开去'和``劈波斩浪走蛟龙' 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武际可 《力学与实践》2008,30(4):106-106
说来别见笑. 如果从1958年我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算起,混迹力学界已经50年了. 50年来虽然写过和指导学生写过不少论文,但直到接近耳顺之年,才真正认识到,写文章是 给人看的. 1987年,我受命于中国力学学会,出任综合性力学学术刊物《力学与实践》的主编. 为了改 进刊物,我曾经同我所从教的北京大学力学系的部分学生座谈,问他们看不看这本杂志. 他 们说看不懂.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力学与实践》是我国力学界一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其中的大多数文 章,却连本行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看不懂,这说明杂志的文风存在问题. 进而一想,现在 学术界的确有一种把浅显的东西说得深奥难懂的趋向. 似乎写得愈是难懂作者的学问愈是高 深. 对这种情况,我回忆起在20世纪30年代学界有一则歌谣说:``深入浅出是通俗,浅入 浅出是庸俗,深入深出还犹可,浅入深出最可恶. '} 联想到我自己过去发表的有些论文,虽不一定够上``最可恶'但也面目可憎,不禁汗颜. 我 想,杂志应当办得深入浅出、为人们爱看,必须从自己做起. 为此,我便约了好友王振东教授共同写一些大学生容易看懂而且有趣的文章陆续在《力学与 实践》上发表,搞了一个专栏名叫《身边力学的趣话》. 几年下来,居然达到20多篇,由南 开大学出版社结集为《力学诗趣》. 这些文章影响所及,《力学与实践》后来收到不少作者同 样风格的来稿,大大丰富了杂志的内容. 有一回,我应邀到太原理工大学给学生做报告,到会的学生比我预计的要多出许多. 在报告 开始前、学生们嘈杂的谈话声中,我听到有两位说``这就是捞面条的那个老师'. ``捞面 条'指的是我的``捞面条的学问'一文. 后来还不断收到读者来信同我讨论我们文章中的问题. 这些使我意识到我们的努力收到了一点效果. 之后,同行和好友给我许多鼓励. 1997年我去香港访问,香港科技大学的余同希教 授说:``多写点这种文章,这比你写论文对社会的贡献还要大. ' 2000年,在大连遇到力学界的老前辈、中国力学学会前理事长钱令希先生,并向他索要墨宝. 他 当天就送我一幅条幅,以一手漂亮的行书写的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并在落款中附记云: ``唐诗寒山寺《枫桥夜泊》素为脍炙人口之绝唱,力学家武际可著有《力学诗趣》,书中曾就 夜半钟声句中概括之声音夜间传播之现象,以科学之美增益诗情画意之美. 谨志'. 这段话 指的就是我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一文. 通过这一段写作实践,对什么是``科普'才算是有了一点真切感受. 有人把高技术,像纳米 技术、基因工程介绍给大众;有的把新产品,像可视电话、高清晰度电视介绍给大众;还有 的则是把科学技术中的新思想,像宇宙大爆炸、反物质等介绍给大众;更有的则是把奇怪事 物收集起来,像尼斯湖的怪兽、百慕大三角洲、UFO、神农架野人等等. 总之,见仁见智,不 一而足. 而我的体会是,科普是要把科学中最普遍的规律中的美阐发出来,以通俗的语言使 尽可能多的读者领悟. 科普不是猎奇. 它的真谛不仅是介绍,更主要的是挖掘和阐发、是研 究、是创新. 因此只有作者对科学深深热爱了,并且体味和挖掘出科学规律中的美来,才能 写出以科学美来感染人的文章. 科普的对象不仅是青少年、门外汉,而且可以是中老年和专 家. 钱令希教授对我的题词就是对我们在这方面努力的一种肯定、鼓励和概括. 在《拉家常 \ 说力学》这本小册子里收集的32篇文章,就是这些年来我写的科普 文章的一部分. 其中排在最后的三篇,与力学关系不太大,但涉及技术发展和科学 精神方面,也一并附在后面. 我眼下已经退休,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科普写作将变为我的主要追求和爱好. 希 望能够为科普做出更多贡献. 为了使读者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将它的目录列在下面:} 《拉家常 \ 说力学》的目录: 力学科普丛书序言 戴世强教授序 1.捞面条的学问 2.倒啤酒的学问 3.从土豆的内伤谈起 4.马尾为什么提不起豆腐来 5.洗衣机为什么老翻衣服兜 6.从肥皂泡说起 7.从窑洞的冬暖夏凉谈起 8.漫话高压锅 9.谈火的进步 10.钟表和力学的发展 11.灰尘为什么会扬起来 12.人类是怎样学会量血压的 13.被中香炉与万向支架 14.坐在大汽车的后排为什么比坐在前排要颠 15.从噗噗噔儿谈到非线性 16.甩鞭子为什么会响 17.从抽陀螺到惯性导航 18.从打秋千说开去 19.从麻脸的高尔夫球谈起 20.飞盘是怎样飞行的 21.飞去来器为什么会飞回来 22.《格列佛游记》的错误 23.跳蚤应当与人跳同样的高度 24.夜半钟声到客船------谈声音和波的传播 25.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26.怎样制作笛子 27.公路交通事故 28.说热机效率话冷却塔 29.马路,是越宽越好吗 30.西方的放血疗法是怎么回事 31.从``腐草化萤'说起 32.谈镜子  相似文献   

16.
刘延柱 《力学与实践》2019,41(1):106-106
<正>自1982年我给《力学与实践》投出第一篇稿件开始,37年来这个刊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算起来总共已给刊物写了86篇稿件,其中大部分是力学趣话性质的科普短文。在担任编委和副主编期间,我的主要职责也是组织这方面的稿件。刊物虽然定位在力学学科,但也不能脱离社会。因此几次国内的重大活动,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  相似文献   

17.
《力学与实践》2015,(3):388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于2015年5月31日在全国60多个考点同时举行.此次竞赛由学会办公室、《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山东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协办.本次竞赛筹备组织工作自2014年12月发出第一轮通知开始,通过全国各地方学会的积极筹备,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中华青年力学俱乐部已于1985年11月3日在复旦大学成立。第1届理事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编辑出版了第1期《中华青年力学》杂志。第2届理事会理事长由兰州大学力学系博士研究生孙博华担任,理事会由全国各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0多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第2届理事会在“中华青年力学俱乐部”及《中华青年力学》杂志顾问叶开沅教授的指   相似文献   

19.
陈立群 《力学与实践》2012,34(2):104-104
"大众力学丛书"又添新书,刘延柱教授著述的《趣味振动力学》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图1).该书对振动力学这门应用广泛的力学分支学科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使读者对振动力学的全貌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15日,第六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清华永丰杯)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4所学校的12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周济福,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克勤,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云峰,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李子恒,中国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