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索科罗夫教授编的八年级用的物理课本中有一个不正确的图,这就是图163(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课本第一册的图174——译者)。课本正文中在这个地方说的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向心力的发生。球穿在一个可绕轴旋转的棍上,在棍的另一端有一个小钩(图168)。如果棍开始由图中的水平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在开始的瞬刻棍上的各点和小球就得到了速度,球的速度的方向用箭头AB画出。小球的惯性使它沿棍运动;球依次占有的位置是A_1、A_2、A_3,一直达到棍的末端。当小球与钩接触时,它在原来方向上的运动随即终上。……”  相似文献   

2.
气流流经轻质球状物体时,会在其不同方向上产生大小不同压力.由于产生的压力差,轻质球将会被抬起.通过理论和实验对漏斗下方轻质球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压力差的产生、负压区的位置以及轻质球被抬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漏斗下方轻质球的运动特性,研究结果对研究轻质物体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规...  相似文献   

3.
王勇 《物理通报》2016,35(4):67-68
【题目】真空中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只受万有引力作用,某个时刻两个小球相距l0,小球1的速度为v0,方向指向小球2,小球2的速度为v0,速度方向垂直两球球心的连线,问若m1=m2=m0,当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时,两小球的间距可以为无穷远?解法1:惯性参考系法(质心参考系)解题思路:寻找惯性参考系,分析两小球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的受力,确定两小球在惯性参考系的运动特点,直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或能量守恒求两小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实验中小球速度v的测不准等问题,制作了高速显示的LED秒表,用数码相机记录小球通过高度h上下两端时标尺上的位置h_1和h_2以及当时LED秒表的示数t_1和t_2,进而计算小球速度v.实验测定了小球在甘油中的终极速度和刚进入甘油时的下落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测量小球速度v的重复性较好,而且还能用于判定小球是否进入匀速状态.  相似文献   

5.
陈玺君 《物理通报》2018,37(1):48-52
利用理论研究与“ 仿真物理实验室”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竖直平面内的“ 轻绳模型”这一重 要的单轨道模型问题, 分析了小球速度、 加速度图像和规律, 研究得到了小球不能完成完整圆周运动的初速度条件; 小球做完整的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初速度条件; 小球沿圆弧“ 轨道”返回的初速度条件; 小球离开圆弧“ 轨道”做 斜抛运动的最低点初速度条件以及斜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阐述了小球从最低点水平方向出发经圆弧上某点 斜抛运动后能返回初始点的初速度条件; 并给出落点在最低点( 出发点)左右两侧侧圆弧上的初速度条件  相似文献   

6.
完全非弹性蹦球的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泽辉  郑瑞华  赵海发  吴晶 《物理学报》2007,56(7):3727-3732
对振动台面上的完全非弹性球的蹦跳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受约化振动加速度的控制,球的运动可以表现出一系列倍周期分岔过程.对几种典型的倍周期运动及分岔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蹦球 倍周期分岔 混沌 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7.
粘滞液体中落球运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宜臣  钟明哲 《物理实验》1991,11(5):197-199
一、引言对于粘滞液体中小球的自由下落运动,一般理论分析认为,小球进入液体之后最初一段做加速运动,经过一段路程l_0后呈现匀速运动。该匀速运动的速度(即收尾速度)v_0可由下式表述 v_0=2/9 (ρ-ρ′)/η gr~2 式中ρ——球体密度;ρ′——粘滞液体密度;r——小球半径;g——重力加速度;η——粘滞液体的粘滞系数。其中从液面至小球开始做匀速运动这段距离l_0是人们极为关注的。然而,粘滞液体中落球运动的整体规律,从液面至进入匀速段的距离l_0的确定,底  相似文献   

8.
一个在振动台面上蹦跳的小球具有复杂的运动形式,如倍周期分岔和混沌.如果球与台面间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则球的运动是倍周期的,不存在混沌.在分岔相图中,鞍一结不稳定性引入“平台”结构,同时存在倍周期轨道的密集区.这里将研究空气的黏滞阻力对完全非弹性蹦球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空气阻力很弱时,分岔序列不受影响,但分岔点的数值变大,“平台”和密集区加宽.空气阻力较大时,“平台”与密集区重叠.重叠区内原有产生倍周期运动的机理被破坏,球的运动是混沌的.  相似文献   

9.
怎样理解速度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粗浅含混的理解 理解速度的合成,先要理解位移的合成.对一个质点同时进行两个运动时的位移的合成,常借助类似下述例子来理解.一辆平板车在平直马路上行进(图1).车上有一小球,初始位置为车上A0'.经过一段时间△t后,小球滚到了车上B'点.  相似文献   

10.
邵云 《物理与工程》2022,(6):164-170
文章首先证明了对于通常材质、大小、初速度(非高速)的实心小球在空气中的竖直上抛运动,将空气阻力系数CD取作0.42完全可行。文章将空气阻力看作速度的二次函数,采用传统的研究思路,逐步推导出普通小球在空气中做非高速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学方程,进而推得小球上升的时间和最大高度,以及小球下落的时间和落地速度。分析结果发现,小球的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更小于没有空气阻力时的上升或下落时间;在相同的初速度下,同质实心较大球的运动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要小一些;而当初速相同,密度与半径的乘积也相同时,材质、大小均不同的实心球却具有相同的上抛运动。文章还以1cm半径的实心小铁球为例,计算并作出各运动特征参量随初速度的变化曲线,以及在数个不同的初速度下小球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初速度越大,小球的运动越偏离理想的无空气阻力情形。文末对一些可能的干扰或误差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刚性小球在谐振桌面上做准周期性弹跳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对小球在不同倍频下的准周期运动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得到了小球运动的相图。结果表明:控制参数的选取对小球的动力学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永动球”是一种装饰玩具,由底座、支架、连杆、转轴和几个小球组成,见图1.“永动球”工作时,主球不停地摆动,通过连杆带动几个副球绕各自的轴转动。副球的转动速度和方向随主球的位置不同而不断改变,这种变化无穷的运动给静态的居室平添了几分动感.  相似文献   

13.
姜泽辉  赵海发  郑瑞华 《物理学报》2009,58(11):7579-7583
一个落在振动台面上的完全非弹性球的运动是倍周期的.倍周期分岔过程受约化振动加速度的控制,倍周期分岔图由疏密相间的区域构成.在密集区内,倍周期分岔过程敏感地依赖于控制参数,呈现出复杂的几何结构.分析了密集区的分形特性,并计算了各密集区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密集区的分维数是依次增大的,逐渐趋于一个约为1.8的常数. 关键词: 蹦球 倍周期分岔 分形 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14.
弹簧摆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初值用差分递推方法模拟弹簧摆的运动,把小球的运动分为横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经过研究得出:初始摆角的增大会影响径向的周期运动规律,而劲度系数的变化会影响横向的周期运动规律,大的劲度系数也会对径向周期振动的幅度造成起伏,选择小的摆角和合适的劲度系数可以近似地使小球在横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都作周期性运动,且两个方向上运动的耦合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用智能手机App Video Physics追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况,研究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关系,研究了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小球的速度与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小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的向心力、角速度,以及当小球与圆形轨道等高静止释放时小球的脱离点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的运动,从高空有一小球自由下落,与直立的轻质弹簧发生碰撞,在小球到达平衡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小球所受的向下的重力不变,而向上的弹力逐渐增大,但小于重力,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方向向下,大小逐渐减小,因此,加速度减小,但运动速度逐渐增大,但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是减小的,在简谐运动中,弹簧振子回到平衡位置的运动过程,弹簧振子做的也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再比如,汽车以恒定的功率起动过程中,所做的运动也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这类运动相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要复杂,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普遍感到困难,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将直接影响对运动物体全过程的正确分析,也就无法处理和解决这一类问题,所以把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学习,为解决这类问题打下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壳层靶丸金属层电沉积装置,借助计算机模拟了其设计原理,分析了微球的运动及镀层的生长模式,介绍了其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借助理论计算,确定了镀槽的整体尺寸,其中槽体半径确定为5cm。镀槽的特殊结构使微球上部镀层沉积速度较快,结合小球的自转及围绕圆柱体的公转运动实现镀层均匀沉积。镀液及微球的运动模式使镀液流速合并了主盐浓度、小球平动速度、小球转动速度三个关键参数,简化了对沉积过程的控制。在新旧装置上进行了电沉积实验,制备出了镀层厚度分别为9μm和2μm的空心金微球,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装置可制备表面质量良好、厚度均匀且可控的金属微球,镀层厚度由沉积时间、金属层密度、镀液比重、微球芯轴的等效密度等决定。  相似文献   

18.
文[1]讨论了两个等质量小球二维碰撞的偏转角.下面再讨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光滑小球,一个运动,另一个静止,发生非对心碰撞,两球碰后速度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由轨迹追踪技术监测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测量出重力加速度.首先通过直流电机的匀速转动驱动小球运动,利用高速摄像头实时采集小球的相对运动图像,由虚拟仪器实现轨迹追踪、图像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处理,从而获取合适的驱动电压让小球做较为严格的匀速圆周运动,得到小球在该运动下的周期和圆锥摆摆角余弦值,即可测得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20.
《物理》1965,(11)
演示质点对一定轴的动量矩守恒定律,过去我们是在一支杆上用线系一小球,使小球绕支杆运动,线不断缠在支杆上变短(图1),而小球的速度随之增大。但这样作不仅效果差,球的速度变化不明显,更主要的是最多只能看一看现象,不能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因为严格来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