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在解题时 ,会常常遇到一些数值较大的题目 ,有些同学就不知所措 ,硬解强算 ,导致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如第十三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二试的最后一道题目就是一道典型的范例 .下面介绍这道题目的两种巧解 ,供参考 .题目 在线段AB上 ,先在A点标注 0 ,在B点标注 2 0 0 2 ,这称为第一次操作 ;然后在AB的中点C处标注0 + 2 0 0 22 =10 0 1,称为第二次操作 ;又分别在得到的线段AC、BD的中点D、E处标注对应线段两端所标注的数字和的一半 ,即0 + 10 0 12 与10 0 1+ 2 0 0 22 ,称为第三次操作 ;照此下去 ,那…  相似文献   

2.
数表问题     
近年来“数表问题”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上,它与数列知识联手,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所谓“数表”就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一个表,这类问题题型灵活、解法巧妙、规律性强,低、中、高档题均可出现,下面就关联数列的数表问题进行分类探究.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黄蓉华 《数学之友》2014,(12):34-35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笔者现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数格点,算面积》为例,展现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5.
朱胜强 《数学通报》2007,46(2):54-5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意味着对己有思维程式的主动突破.如何才能在习惯的思考方式中向前迈出一步,获得新视角呢?本文以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为  相似文献   

6.
孙孟 《中学生数学》2009,(10):48-48
在一次做题中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规律,便自己编了一题,自己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7.
8.
所谓数表,就是把一些数字(或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的一张表.借用数表可构造出许多趣味盎然,别具特色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数学题,使难变易,使抽象变直观.本文将分三个方面谈谈有关数表的问题,以飨读者. 一、数表问题的构造1.把自然数1,2,3,…,n,…排成如表1.从表中可发现一些规律:从上至下,每一行的第一个数等于行数的平方;每一行都是奇数个数,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所说的“学习习惯”指的是哪些呢?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主动预习、复习、做笔记、敢于回答问题等一些学习方式之类的习惯,却容易轻视乃至忽视思维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下的培养目标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巧的运用,而轻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事实上,在数学课程中恰恰更应该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多种途径,较强的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上,数学解题教学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乃至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主要从解题过程中理解题意、类比归纳、模式识别、推理论证、解题反思等几个重要环节,探讨如何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下面再讲几个数阵问题,它们的难度较大,这更能激发我们的探知欲,提升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5下表给出一个"等差数阵":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a_(ij)表示位于第i行第j列的数.(1)写出a_(45)的值;(2)写出a_(ij)的计算公式;(3)证明:正整数N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 N+1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张数表,其结构简单,但颇为有用,将有助于解一类线性方程组及级数求和.  相似文献   

12.
1 一个有趣的数列题题 给定正整数n(n≥2)按下方式构成倒立三角形表,第一行依次写上数1,2,3,…,n,在每一行的每相邻两个数的下方写上这两个数之和,得到第二行的数(比上一行少一个数),依次类推,最后一行(第n行)只有一个数,例如n=6时数表如图所示,则当n=2009时最后一行的数是____.  相似文献   

13.
题目 一个由若干行数字组成的数表,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第一行是前100个正整数按从小到大排成的行,则最后一行的数是____.  相似文献   

14.
<正>题目一个由若干行数字组成的数表,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第一行是前100个正整数按从小到大排成的行,则最后一行的数是.这是2009年全国高中联赛中的一道题目,这是一个数列问题,首先来研究它的一般解法.通过将这个数表按要求排列之后,我们猜测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第n行的公差为dn=2n(n=0,1,…).下面我们试着找出第n行首项an,0和第n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数表问题”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频频出现在国际、国内的数学联赛、中、高考试卷上,它与数列知识联手,凑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所谓“数表”就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按一定规律排成一个表,这类问题题型灵活、解法巧妙、规律性强、学生乐见,低、中、高档题均可出现,故成为很多出题专家们的“新宠”,下面就关联数列的数表问题进行分类探究.用以抛砖引玉,期望读者从中受益,进而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好的"念头"非常可贵,但并非一定能奏效.有些想法虽然不够成熟,暂时不能解决问题,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完善方法,使之成为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则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具体问题的解法,更可获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思维过程的体验.下面以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次经历对此作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季刊》1994,9(4):74-78
The calculation of the number of relations on a finite set is interesting,it is related to the world famous question “the number of topology on n”.I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s of a curve triangle number table,it is similar to Pascal triangle,gave the number of solutions of infinite equation(*)and obtained the new combination meaning of Catalan number;similar to the second class Striling number,it is the number of equivalent class of a relation.  相似文献   

20.
李雪明  陈斌 《数学通报》2006,45(10):59-61
数表问题历来是竞赛的热点.这类问题题型新颖,信息性强,往往与数列整合在一起,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问题、处理数据、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归纳推理等能力.本文谈谈如何求解这类题的一些方法.1利用特殊数列沟通纵横联系数表中的横与列都可以看作数列.如果题目已知某项或某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应沟通数表中各数的纵横联系,利用特殊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来求解.例1(南充市2004年高三模拟题)n2个正数排成n行n列(如表1),其中每行数都成等差数列,每列数都成等比数列,且所有公比相同.已知a24=1,a42=18,a43=136,求∑k=n1akk.a11a12a13a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