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甲氧基取代的4’-氨基二苯乙烯与4-溴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了4种新的二苯乙烯衍生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NMR、IR和元素分析确定。以HeLa、SMMC-7721、BGC-823和A549为受试细胞株,用MTT法测试了这4种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为人工合成的肾上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应激保护[1],增强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促进细胞分化[3]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对硝基甲苯和3,4,5-三甲氧基苯甲醛或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还原和酰化反应,合成了(E)-3,4,5-三甲氧基-4'-乙酰氨基二苯乙烯等4种二苯乙烯衍生物.4种化合物对HepG2和BGC-823两种细胞模型的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金诺芬衍生物,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认了其结构. 以目标化合物处理肿瘤细胞后, 采用四氮唑蓝盐(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总的泛素化蛋白(Ub-Prs)、 K48 位链接多聚泛素化蛋白以及蛋白酶体外源性特异性底物(GFPu)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金诺芬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功能来发挥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5.
岩白菜素因其广泛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Mannich和Mitsunobu反应,合成了8个氮杂岩白菜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质谱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和3d对细胞株A549均表现出优于岩白菜素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74μmol/L和5.05μmol/L),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柚皮素为原料,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合成了黄酮衍生物5-羟基-2-(4-羟基苯基)-7-(2-吗啉基乙氧基)-4H-苯骈吡喃-4-酮;利用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及质谱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利用MTT法测定了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7721以及QSG7701正常肝细胞株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同槲皮素相对照,合成的黄酮衍生物对肝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藤黄酸(1)为原料,分别与HBr和有机胺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藤黄酸衍生物(2~6),其结构经1HNMR,MS和HR-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2~6对人结肠腺癌细胞(RKO)、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卵巢腺癌细胞(OVCAR-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藤黄酸(N-丙基对甲苯磺酰胺)酯3,藤黄酸(N-丙基苯丙酰胺)酯4和N-色胺藤黄酰胺6b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1;33-羟基转位藤黄酸2的抗肿瘤活性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活性强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胱胺衍生物4a~4g,并对其抗NSCLC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以胱胺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还原反应得到了目标化合物,采用CCK-8法对其抗NSCLC细胞增殖活性进行了测试。目标化合物4a~4g结构经ESI-MS、1H-NMR、13C-NMR谱确证。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NCI-H520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44.1、38.1、49.3、40.1、38.8、12.6、5.9μmol/L),其中化合物4f和4g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药物吉非替尼(IC50值为29.7μmol/L)。化合物4f和4g(IC50值为12.6、5.9μmol/L)抗NCI-H520细胞增殖活性较强,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系列N9位芳基取代嘌呤-8-酮类衍生物,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表明, 嘌呤酮环的C2位及N9位的取代对活性有较大影响, C2位引入对位由含氮六元环取代的苯胺, N9位引入对三氟甲基苯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 化合物12c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 人前列腺癌细胞(PC-3)、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R-Roscovitine.  相似文献   

10.
以腺苷为母体,对其N6-位进行结构改造,首先经邻位双羟基保护,N6-位氯代,再在N6-位引入哌嗪环制得中间体2',3'-异丙叉-6-哌嗪嘌呤核苷(4);4与N-氯乙酰苯胺类似物(6a~6h)偶联后脱除邻位双羟基保护合成了8个新型的N6-哌嗪取代腺苷衍生物(8a~8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8a~8h对Hela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Hela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2-{4-[9-(3,4-二羟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2-基)-9H-嘌呤-6-基]-哌嗪-1-基}-N-(3-氟苯基)-乙酰胺(8e)的活性最好,IC50为21.74μmol·L-1。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全新的嘌呤磺胺类衍生物, 并应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进行了初步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 嘌呤环C2位、 N6位和N9位的取代对活性均有较大影响, C2位引入苯磺酰基哌嗪片段后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 化合物17d对3株肿瘤细胞PC-3, HCT116和K562 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强度与阳性对照药Roscovitine相近.  相似文献   

12.
徐雪  赵晓静  王芳  徐梓涵  郭海梦  袁雨欣  李干鹏 《化学通报》2023,86(3):357-362,356
以芹菜素为起始原料,在C-5、C-6、C-7、C-4′位置上引入甲基、苄基、乙酰基、对甲苯磺酰基、三异丙基硅烷基等多种单元结构基团,合成了16个芹菜素衍生物,采用CCK-8的方法考察了所合成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3β)、人结肠癌细胞(LOVO)、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经过化学修饰后的部分化合物比芹菜素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13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超过了顺铂,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合成化学》2021,29(5)
以去氢表雄酮(DHEA)为原料和不同的肉桂酸酯化得到11个新的去氢表雄酮C3酯类衍生物2a~2k,产率为50%~90%;DHEA与相应的苯甲醛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再与不同的肉桂酸酯化得到11个新的含有(E)-16-(2-氯亚苄基)的去氢表雄酮的酯类衍生物4a~4k,产率为50%~80%。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结构表征;采用SRB法评价了在50μM浓度下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uh-7)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DHEA对两种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是2和4均显示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5-氟尿嘧啶(5-FU)首先由 Duschinsky 和Pleven 合成。作为一种广谱性的抗肿瘤临床药物,其主要缺点是脂溶性小,口服吸收困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氧化、酯化(酰化)、水解等反应合成了8个齐墩果酸衍生物,以MCF-7和A549细胞为靶细胞,紫杉醇和吉非替尼为阳性对照物,采用磺酰若丹明B(SRB)法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5a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母体齐墩果酸相当,化合物5d对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母体齐墩果酸。因此,化合物5a和5d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海彬  李增强 《合成化学》2021,29(9):782-785
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氯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5个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3a~3e,其结构经1H NMR和MS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3b、3d和3e对3种细胞株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A549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选择性。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研究AMD和3b与 DNA序列d(CGATCG) 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学军  刘建利 《有机化学》2014,(8):1609-1615
以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酰化、Baker-Venkataraman重排、关环三步反应分别得到5个7-羟基黄酮和5个6-羟基黄酮类化合物.试验结果发现,这些化合物溶解性能不好,生物活性不高,因此,对这些化合物又经过苯甲酰化并将7-羟基黄酮与1-氯-3-溴丙烷首先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然后和诺氟沙星在丙酮中反应生成化合物13,总共得到了5个结构新颖的黄酮和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β-丙二酮类化合物.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19个化合物的抑制人宫颈癌细胞Hela活性进行了体外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4μmol/L,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白藜芦醇为原料,醋酸银为氧化剂在甲醇中进行氧化偶联反应获得了7个白藜芦醇二聚体衍生物1~7.以光谱分析的方法分别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和相对构型,并讨论了它们可能的形成机理.其中,化合物3,4和5为新的二苯乙烯二聚体衍生物,化合物6和7为首次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所得化合物均进行了体外抗炎活性测试.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萘酰亚胺衍生物2-[2-(二甲基氨基)乙基]-6-2-(2-羟乙胺基)乙胺基-1H-苯并异喹啉-1,3(2H)-二酮;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及质谱分析了其组成和结构;利用MTT法测定了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优于对照品氨萘非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