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肉桂油微乳体系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采用相转化法将肉桂油制备成O/W型微乳,通过比较伪三元相图的微乳区域大小对影响微乳形成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对工艺优化后所制备的微乳进行稳定性评价,然后通过模拟人工肠液研究其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肉桂油微乳的最佳配方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0/EL-40(3:1,w/w)、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无水乙醇(1:1,w/w)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_m)为4。肉桂油微乳的离心和冷热循环稳定性良好,在恒温加速6个月后,肉桂醛的保留率为92.79%,是普通肉桂油保留率的2倍。肉桂油在pH 6.8和pH 7.4的人工肠液中8小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1.21%和16.82%。释放机制遵循非Fickian扩散,在酸性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大于碱性介质。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大豆蛋白共混凝胶微球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钠/大豆分离蛋白共混溶液,制得海藻酸钠/大豆分离蛋共混凝胶微球.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大豆分离蛋白质量配比的不同以及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微球呈现不同的微观结构.将微球干燥后置于水中溶胀,微球的尺寸无法回复到干燥前的尺寸,这是由于真空干燥处理使水分子挥发,促进微球内组分间形成了强的氢键作用所致.此外,用碱处理该共混微球,发现由于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以及部分钙离子被置换析出,微球塌陷且内部形成了大孔.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大给药量法给小鼠灌胃薏苡仁油纳米微乳,剂量为9.0g·kg-1,以检测薏苡仁油微乳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连续观察14d期间试验组小鼠生长发育良好,小鼠体重、行为活动、食物利用率、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薏苡仁油纳米微乳在常规剂量下是安全、可靠的。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蒜油自微乳的配方,并对该自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原辅料相溶性考察和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大蒜油自微乳的初步配方;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乳化外观为评价指标,对初步配方进行了配比优化;利用冷热循环、高温和光照实验对大蒜油自微乳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评价。实验筛选出的大蒜油自微乳配方为棕榈酸异丙酯/大蒜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5/1,2-丙二醇=3:3:10:4。最优配方制得的大蒜油自微乳外观均一透明泛橙光,自乳化后平均粒径为32.92±0.367 5 nm,多分散指数为0.195±0.018 8。自微乳技术能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但温度与光照对大蒜油自微乳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在温度(≤25℃)避光下储存。大蒜油自微乳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是一种新型大蒜油包埋方法,为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优化吐温80/乙醇/丁酸乙酯/水微乳液体系的配方,用于制备阿魏酸、根皮素及Trolox 3种复方抗氧化剂微乳液。考察了体系的温度、盐度和酸度对微乳的影响,研究了微乳对复方抗氧化剂的稳定性、增溶性及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pH值降低体系微乳区稍有减小,盐度对微乳区基本无影响;该微乳对3种复方抗氧化剂有增溶、保护作用。该研究为复方微乳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藻酸(AL)/大豆蛋白(SPI)复合微球包裹盐酸小檗碱(Ber), 研究了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在模拟胃,小肠和结肠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在模拟肠和结肠的pH 6.8和pH 7.4环境中,约5 h盐酸小檗碱就分别达到96%和99%的药物溶出量,而在模拟胃的pH 1.0条件下溶出量仅为约40%.研究发现盐酸小檗碱经复合微球负载后的释放行为与复合微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直接相关,即在pH 1.0时溶胀度很小,但在pH 6.8和pH 7.4条件下溶胀度可达到约2000%.这主要归功于海藻酸组分的pH敏感性.同时,负载过程使结晶的疏水盐酸小檗碱转变为更易于在水性介质中扩散和溶解的不定型态.特别是通过pH梯度实验发现,限定载药复合微球在模拟胃的pH 1.0溶液中的时间在3 h内,可控制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为约20%;而在此后的小肠和结肠的pH条件下,盐酸小檗碱迅速溶出,使累积溶出量达到98%.由此可见,利用自主研制的复合微球负载盐酸小檗碱可以降低盐酸小檗碱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盐酸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同时大豆分离蛋白的生理活性可望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