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静息细胞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螺旋霉索(SPM)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种子菌龄为46h,培养基的pH为6.2,静息培养时间为18h时,对SPM合成最有利;乙酸盐、甲硫氨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乙酸加入量为1%时可提高SPM效价一倍;加入0.01%的甲硫氨酸,SPM产量增加50%,SPM的合成对NH_4~+比较敏感,当系统中NH_4Cl的含量达0.4%时,SPM的合成减少42%,如同时加入0.1%KH_2PO_4,可降低NH_4~+浓度1/3,从而解除NH_4~+的阻遏作用。此外,还发现0.1%KH_2PO_4不仅能解除外源SPM对SPM合成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提高菌的生物合成活力近一倍。在静息细胞系统中加入氯霉素,发现SPM的合成是从培养30h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查了螺旋霉素发酵过程中溶氧的变化规律,不同溶氧水平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各种前体、混合碳源、氮源等对溶氧变化和发酵单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混合碳源下,溶氧在发酵过程中一般会出现3次低谷;溶氧水平在发酵前期一般维持在10~40%,后期维持在40~70%空气饱和度的水平,溶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前体中乙酸钠有提高发酵单位的作用。比较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源发现,淀粉∶葡萄糖=5.5~6.5∶1时发酵中后期的呼吸仍较强,其溶氧水平在50~60%,混合碳源中含乳糖或蔗糖时发酵中、后期呼吸减弱,溶氧水平在75%以上。比较不同菌种的生产能力时也发现,中、后期呼吸减弱的,发酵单位低。发酵培养基中加适量油,可降低糖耗1/3,提高发酵单位42%。  相似文献   

3.
吉它霉素产生菌SK4-2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经过分离培养和多次筛选,获得了吉它霉素生物合成阻断的突变株,用生物发酵测定,化学薄层分析及生理特性分析测定,确定了突变株的吉它霉素的生物成途径被阻遏,从而失去了产生抗生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由于可以产生杀虫抗生素---阿维菌素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多年来该菌得到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基因组序列也已测定.文中综述了阿维链霉菌中阿维菌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方面的研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豆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04份土样中分离到一株产豆凝乳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酶活力0.3u/ml。经UV-DES诱变及培养基调整后,酶活可达1.6u/ml以上,其最适产酶培养基组成:麦麸2.5%,(NH4)2SO4 0.5%(NH4)2HPO4 0.5%,CaCl2 0.05%。  相似文献   

6.
从温泉土壤分离得到11株菌株,它们的胞内释放物能将淀粉转化成海藻糖.对菌株WX-10内含物将淀粉转化为海藻糖的途径进行了初步验证,证明其胞内含有麦芽糖基海藻糖生成酶(MTSase)和麦芽糖基海藻糖水解酶(MTHase).  相似文献   

7.
阿维菌素发酵过程有机酸积累规律与生物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S.avermitilis发酵过程茵体胞内与胞外的几种有机酸浓度进行跟踪测定。通过与产素关联发现低产批次与高产批次有机酸积累有明显不同。低产批次胞内丙酮酸浓度高迭31.6mg/L,此后降至5mg/L以下,而胞外在80h后都开始出现积累;乙酸、柠檬酸与琥珀酸一直都大量出现在胞外,如柠檬酸胞内胞外浓度比值初期低于0.1。这体现出生长期延长以致与产素期重叠过多造成产素偏低。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生产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化学诱变,通过改变谷氨酸棒杆菌B1的代谢途径,筛选出以琥珀酰CoA和乙醛酸为碳源的营养缺陷型,该突变菌株B4的产酸率和转化率分别比出发菌株高11.1%和8.7%.  相似文献   

9.
对出发菌株186-6冻存的孢子悬液进行了活化及复性,先后经过6轮筛选,获得1株高产菌株,命名为P-11.与186-6相比,高产菌株的发酵效价提高了20.75%.对高产菌株进行5次斜面传代,对其遗传特性进行考察,与原始效价相比,高产菌株的效价分别为99.8%,100.2%,98.5%,97.4%,96.6%,说明高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良好.对高产菌株特性考察的结果表明:菌种纯度为98.4%,磷耐受性比原始菌株186#有很大提高.代谢参数研究表明,其前期代谢较186#菌株慢.对原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新配方:淀粉120g/L,黄豆饼粉15.5g/L,棉籽饼粉5g/L,CaCO315g/L,(NH4)2SO414.5g/L,NaCl 4.7g/L,玉米浆10g/L,KH2PO40.1g/L,消沫剂0.1g/L,CoCl 0.01g/L,淀粉酶0.12g/L.与原配方相比,土霉素发酵效价提高了25%左右.不同氨基酸对土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提高土霉素效价起积极作用的3种氨基酸是Thr,Ser和Phe.  相似文献   

10.
他克莫司产生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与诱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筑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诱变筛选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处理,筛选得到1株高产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该菌株的平均发酶单位提高51.4%.通过原生质体的紫外诱变来筛选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胶体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和DNS酶活鉴定法从烟台近海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壳聚糖酶菌株,初步鉴定为白色链霉菌.经发酵培养组分与条件优化,获得最佳培养组分(g.L-1):葡萄糖55,壳聚糖0.5,胰蛋白胨1,尿素8,(NH4)2SO42,NH4Cl 1,KH2PO43,FeSO4·7H2O 1,ZnSO4·7H2O 2,CaCl2·6H2O2,MnSO4·H2O2,NaCl2.最适产酶pH 7.0,温度28℃,装液量50 mL,接种量2%.优化后菌株培养48 h时产酶量为51.65 U.mL-1.  相似文献   

12.
利用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筛选四环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经溶菌酶作用制备原生质体,然后以紫外线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在再生培养基上再生培养,获得再生突变株,将其中的单菌落以琼脂挖块法进行初筛获得第20号菌株,其相对效价为1.284。  相似文献   

13.
aveR是阿维链霉菌NRRL 8165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唯一可能的调节基因.为了验证aveR是否参与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调节,构建了用于敲除aveR的基因置换质粒pJTU2530,并通过接合转移引入了阿维链霉菌.通过筛选ThioSAprR转化子,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验证,获得了aveR内部1 320 bp区域被阿泊拉霉素抗性基因aac(3)IV替换的突变株ZD10.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ZD10不再产生阿维菌素,并且ZD10中寡霉素的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的反转录PCR(RT-PCR)分析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ZD10的聚酮合酶基因aveA3不再转录.结果显示,AveR是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正调节因子,通过调节结构基因的转录表达来影响阿维菌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以黑暗链霉菌HA-1为出发菌株,应用紫外线诱变和紫外线复合吖啶噔诱变并结合自身产物梯度平板筛选的方法获得两株高产菌株UZ-90和UAZ-121.它们的总效价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和80%;产物中妥布霉素的含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和35%.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药物产生菌诱变育种方法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微生物药物的原始菌株往往产量较低,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需要通过合适的诱变育种方法进行改良.详细介绍了目前较为通用的几种物理和化学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同时简述了获得高产突变株的几种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花生四烯酸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DES)对由高山被孢霉出发菌株M3-18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育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为10%的DES诱变3min,可获得高产突变株M20,其花生四烯酸产量比对照株M3-18提高了4.4倍,而且突变株的继代遗传稳定.说明采用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是获得花生四烯酸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oA产生菌诱变育种及摇瓶发酵条件。以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AS1.844为出发菌株, 经单菌落分离获得了 BS1.844菌株,再经过紫外和 NTG诱变,获得了对 TMTD具有抗性的 CT400变异株, CoA产量为 535 u/mL,比原亲株提高了 269%。实验了不同的培养基组分,获得了最适培养基。采用两步补料法能显著提高 CoA产量,比原一步补料提高 33%。不加热提取工艺能有效降低色素含量, CoA得率略有增加。实验选用了 4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 CPC对积累 CO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是利用抗生素抗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林可菌素产生菌林可链霉菌高产菌株选育。本次实验以湖北制药厂五分厂生产上使用的林可链霉菌80^#菌株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与氯化锂进行复合处理,在含林可霉素的平板上筛选出林可霉素抗性有所提高的突变株,再经摇瓶初筛,得到五株摇瓶效价有大幅度提高的突变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HNO_2诱变、平皿显色与理性化筛选方法,获得一株L-谷氨酸氧化酶高产稳定菌株Streptomyces sp.N_514。建立了液体发酵产酶的条件,考察了辅加成分对酶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氮离子注入选育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能(30keV)氮离子注入中温中性α-淀粉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BF7658,研究对其产耐酸性α-淀粉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BF7658菌株存活率曲线是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在"马鞍型"区域对应注入剂量50×1014~100×1014 ions/cm2下具有较高的突变率.通过诱变筛选到一株最适作用pH为5.0,较出发菌株的最适作用pH偏低一个单位的突变株,编号TUST743.该突变株产酸性α-淀粉酶的酶活为343U/mL.该酶在pH4.5和4.0条件下的相对酶活为61%和38%,说明此突变株所产酸性α-淀粉酶对低pH有较好的耐受性.经连续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遗传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