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一的物理课堂上,机械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因其沙漏的难以控制和图像的不便于观察,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创造一个既快捷干净,又能达到演示振动图像目的的仪器,我们对“运动合成演示仪”进行了改造.“振动图像演示仪”不仅具有演示振动图像的功能,还具有演示受迫振动与共振、阻尼振动与图像等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2.
交流跳圈演示实验是电磁学教学中常做的演示实验,传统的交流跳圈演示实验对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给出很好的演示说明.我们对交流跳圈演示实验做了如图1所示的改进,原线圈(1600匝)套在L形的铁轭上;漆包线绕制成的动圈与外电路连接,并用细棉线悬挂起来.通过动圈的受力情况,能进一步演示说明交流电的三种电路特性.文献[1]对此仅作定性分析,在此我们再给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培基 《物理实验》1997,17(1):12-15
一、组合演示实验按实验内容物理演示可分为单一性、组合性和综合性实验.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配合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定律的讲解而演示一个实验,这就是单一性演示实验.对于某些内容,则可安排或设计一组实验,这些实验的题目和目的相同,内容相互补充,逐渐深化,对于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或图像、普遍性地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收到比单一实验好得多的效果.我们把这一组实验称为组合演示实验.例如,验证角动量守恒定律有很多现成的仪器和实验,其中大家所熟知的离心节速器式角动量守恒演示仪只能演示不受外力矩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利 《物理通报》2006,(12):6-7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通常是以教师操作和学生观察为主,它以其明显直观的特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可以说,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水平.那么如何来判断演示实验的成效呢?有学者曾对此提出要求:(1)确保演示成功;(2)简易方便;(3)现象清楚.有学者也从用好或设计好演示实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要求:(1)紧密结合教学情境;(2)要有启发性;(3)力求明显直观;(4)力求简单可靠.不可否认,以上要求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笔者认为,并不是成功的演示就是有效的演示.  相似文献   

5.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搞好物理教学,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做好演示实验是实施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对一些演示效果不理想的仪器,加以改进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我对电磁振荡演示实验仪的改进.在进行电磁振荡的教学时,我校使用的实验仪器是浙江嘉兴市仪器配件厂生产的“2434电磁振荡演示仪”(见图示).该仪器操作简单,能演示不同频率(周期)的等幅振荡或减幅振荡.但供同学们观察等幅振荡和减幅振荡电流的灵敏电流计及其偏转指针太小,三排以后及两边的…  相似文献   

6.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但学生接受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做好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是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电磁感应”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初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感觉很抽象;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电磁感应.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摸索,反复地尝试,研制出一个集课堂教学引入和习题研究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电磁感应演示仪器.经专家和教师的实际应用反映,其可操作性和实验效果都远远优于现有的其他同类实验仪器.该演示仪已有教仪厂意向合作生产.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大量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都是通过实验发现、总结、归纳得出的.物理实验的作用通常可以概括为六点:(1)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2)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概念规律;(3)形成物理图像,认识物理过程;(4)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5)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6)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而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乐菁 《物理通报》2005,(5):59-60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做好演示实验对理解和掌握平抛运动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理通报》2004年第8期发表的王彩清,杨小平关于平抛运动演示仪的改进,很有创意.它克服了现行教材中平抛运动演示仪可视性差,说服力不强等不足.但笔者认为此装置制作复杂,取材不易(如小钢球的打孔,装强磁铁等),可视性不够(儿童磁性黑板面积不大).在此以前,我们曾以教材为基础,从实验室中取材,设计制作了平抛运动演示仪,经多年使用,收效极好.现介绍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中,阴极射线偏转演示实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已知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后,自然地提出磁场力是否直接作用于运动电荷?将阴极射线管放在马蹄形磁铁的两极间,从荧光屏上可以观察到:电子束的运动径迹发生弯曲.证明了我们的推想:运动电荷确实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同时可以推论,不载电流的物体是不会使电子束发生偏转的.但是,当我们把一只手靠近射线管时,出乎意料的是电子束也发生了偏转!它偏离了手的方向.而用书本代替手做同样的实验时,却没有明显的偏离现象.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观看实验来学习物理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教师比较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1设计思路 高中物理在讲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时,原有的实验仪器可视效果差,说服力不强,学生不易接受.比如,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的合运动,这一点在原有实验中很难体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改进演示仪器入手,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观察和分析来解决.怎样来体现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的合运动?这是改进仪器的关键,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做成了一台<平抛运动演示仪>,如图1所示.这台仪器首次让一位青年教师在"石家庄市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中使用,受到了学生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该教师的课因而被评为市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组简易的驻波演示仪,可实现多种振动的合成演示,具体包括不同振动方向的波的合成,不同传播方向的波的合成及环形驻波的演示.本文着重介绍了该演示装置的制作技术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宁宁 《物理通报》2006,(12):24-25
静电学是电学教学的开始,许多电学的基本概念需要从这里建立:由于静电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需要我们做一些直观的演示。但是,有些实验,有时却不能很好地演示出来,例如玻璃棒不能很好地带电,起电机不能起电,仪器上保持不住所带的电荷等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静电实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电压,微电荷”。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的电学演示实验中,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教材中该实验有一缺点,实验过程时间太长——整个实验需30分钟左右;实验现象也不很明显,实验过程中煤油柱的上升非常缓慢,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能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实验也很难得出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可用于物理教学演示的半导体制冷演示仪,半导体制冷器是纯固体制冷源,既能制冷又能制热,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无污染,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仪器着重演示半导体制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乐菁 《物理通报》2010,(1):92-93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做好演示实验对理解和掌握平抛运动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12页参考案例2中的演示装置,简便易行,它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水流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但是它无法把此轨迹保存下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并在它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设计制作了平抛运动轨迹演示仪,经多次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水波的干涉”、“布朗运动”和“静电实验”是三个较难做好的演示实验.“水波的干涉”实验的主要问题是看不到明显而规则的强弱条纹;“布朗运动”实验的主要问题是要么显微镜中看到的是黑洞洞的一片,要么镜头被沾湿弄脏;“静电实验”的主要问题是漏电,一漏电什么也做不成.这三个实验其实都有诀窍,如果我们能像刑警“破案”一样仔细分析每个实验做不成的原因,问题就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本,第八章第四节光的衍射图8-9圆孔衍射,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提出这个问题,无法进行实验演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设计自制教具"泊松亮斑"演示仪.经课堂教学实际演示,真实可信、直观性强、可见度大.从而突破了长期在教学中不能演示的缺憾.  相似文献   

20.
胡安正 《物理通报》2007,(10):46-47
介绍一款双重演示效果“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该仪器在演示效果的显著程度和综合性知识含量两方面较现有演示仪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