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0H23N14O7PS,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组成二聚体的两个分子侧链局部构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vander Waals作用力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2.
叶玲  李奇 《化学通报》2002,65(10):696-701
首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0H23N14O7PS,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四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四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每两个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组成二聚体的两个分子侧链局部权象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van der Waals作用力堆积而成。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C19H24N7O6PS,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 = 9.236(1), b = 10.805(1), c = 14.113(1)? a = 109.29(1), b = 98.16(1), g = 106.30(1), V = 1232.3(2)?, Mr = 509.48, Z = 2, Dc = 1.373g/cm3, m (MoKa) = 0.24mm-1, F(000) = 532, 0 < 2q < 50范围内收集3238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衍射点3121个(F2≥8.0sF2)。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 = 0.073,Rw = 0.074。化合物的分子中,2个取代苯环位于分子主链的同一侧,2苯环平面近于平行。2个取代的叠氮乙基分别位于分子主链的两侧,几乎相互垂直地指向同一个点,形成一种“钳式”构型。2个独立的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形成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成为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N,N′-二[3-氯-5S-(l-孟氧基)-2(5H)-4-呋喃酮基]-1,4-丁二胺,并通过IR,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一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一个椅式的环己烷环,四个手性中心.标题化合物通过N—H…O分子间氢键作用实现空间堆积.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2-(甲苯-4-磺酰胺基)-苯甲酸(I)的元素分析和红外、核磁共振光谱性质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 a=2.7320(3) nm, b=0.85441(8) nm, c=1.17607(11) nm, α=90°, β=98.728(3)°, γ=90°, V=2.7135(5) nm3, Z=8. 晶体中分子单体通过N—H…O 和O—H…O氢键作用形成具有中心对称的二聚体, 且进一步通过两种不同的C—H…O 氢键和π…π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 在不同的溶剂中, 化合物I的紫外吸收表现出明显的溶剂效应, 此外, 荧光光谱与DSC-TGA热重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是一种耐热的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C19H24N7O6PS,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 = 9.236(1), b = 10.805(1), c = 14.113(1)?, ( = 109.29(1), ( = 98.16(1), ( = 106.30(1)(, V = 1232.3(2)?3, Mr = 509.48, Z = 2, Dc = 1.373g/cm3, ( (MoK() = 0.24mm-1, F(000) = 532, 0 < 2( < 50(范围内收集3238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衍射点3121个(?F?2≥8.0(?F?2).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 = 0.073,Rw = 0.074.化合物的分子中,2个取代苯环位于分子主链的同一侧,2苯环平面近于平行.2个取代的叠氮乙基分别位于分子主链的两侧,几乎相互垂直地指向同一个点,形成一种"钳式"构型.2个独立的分子之间以一对N-H...O氢键连接形成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成为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N,N’-二[3-氯-5S-(l-孟氧基)-2(5H)-4-呋喃酮基]-1,4-丁二胺,并通过IR,^1H NMR,MS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一个平面的呋喃酮环和一个椅式的环己烷环,四个手性中心.标题化合物通过N—H…O分子间氢键作用实现空间堆积.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24H19N5O4,Mr = 441.44),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a = 9.151(2) , b = 18.405(5) , c = 13.061(3) , = 101.12(1), V = 2158.5(9) 3, Z = 4, Dc = 1.358 g/cm3, = 0.096 mm-1, F(000) = 920, R = 0.0468,wR = 0.1090。分子间以氢键形成二聚体。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铜 与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及铜 与α 甲基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两种三元配合物 ,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 A4 (C11H12 N2 O) 2 ,其中A =CH2 =CH COO- 、CH2 =C(CH3) COO- ,C11H12 N2 O =安替比林。测定了Cu2 [CH2 =C(CH3) COO]4 (C11H12 N2 O) 2 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群 ;晶胞参数 :a =1.2 0 2 6 4 (8)nm ,b =0 .876 0 4 (10 )nm ,c=1.882 4 6 (14)nm ,β =10 0 .80 2 (5)° ;Z =2 ;最终偏离因子R =0 .0 30 4。Cu 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 ,两个Cu 由四个α 甲基丙烯酸根桥联 ,在Cu 的端位各有一个安替比林分子以O原子配位。Cu Cu 间具有一对称中心 ,Cu Cu 间距离为 0 .2 6 6 15(3)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 Cu 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3-叠氮-1,2,4-三唑为配体,PA–(苦味酸根)或HTNR–(2,4,6-三硝基间苯二酚脱去一个羟基的质子后形成的离子)为外阴离子,制备得到了两种新的配合物:[Zn(AZT)4(H2O)2](PA)2∙4H2O和[Zn(AZT)2(H2O)4](HTNR)2∙4H2O。[Zn(AZT)4(H2O)2](PA)2∙ 4H2O的X射线晶体数据表明,中心Zn2+离子与来自4个AZT分子的N原子和2个H2O分子的O原子配位;而对于[Zn(AZT)2(H2O)4](HTNR)2∙4H2O来说,6个配位原子来自2个AZT分子的N原子和4个H2O分子的O原子。在两种配合物中,AZT配体分子的配位点都是三唑环上的4位N原子。H2O分子对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形成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在[Zn(AZT)4(H2O)2](PA)2∙4H2O的晶体结构中,还存在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它对于晶体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TG-DTG和DSC分析结果显示,[Zn(AZT)2(H2O)4](HTNR)2∙4H2O的热分解过程不如[Zn(AZT)4(H2O)2](PA)2∙4H2O剧烈,原因在于前者分子中含有较多配位水分子和较少AZT配体分子。感度测试结果表明,[Zn(AZT)4(H2O)2](PA)2∙4H2O有一定的火焰感度,而[Zn(AZT)2(H2O)4](HTNR)2∙4H2O却对热不敏感;两种化合物在撞击和摩擦作用下都表现钝感。  相似文献   

11.
用MnSO4H2O和哌嗪在水-甲醇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1个超分子化合物[H2(C4H10N2)](SO4)(H2O) (C4H14N2O5S)。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n, 晶胞参数为: a = 6.386(1), b = 11.695(2), c = 11.680(2) ? = 101.06(3), V = 856.1(3) 3, Z = 4, Mr =202.23 , Dc = 1.569 g/cm3, F(000) = 432, ?= 0.368 mm-1。 该化合物是由[H2(C4H10N2)]2+、SO42-、H2O通过氢键自组装而形成的。 其中[H2(C4H10N2)]2+存在2种椅式构象:一种[H2(C4H10N2)]2+与4个SO42-、2个H2O通过氢键相连, 另一种[H2(C4H10N2)]2+则与6个SO42-相连。 它们分别沿着b、c方向交替排列展开, 通过SO42-桥联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在NH…O、CH…O、OH…O氢键的作用下互相连接, 形成了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差热及热重测试表明:该化合物从92℃开始分解,首先失去1个H2O, 然后再失去[H2(C4H10N2)]2+和SO4 2-。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了N,N′-(2-苯并咪唑基甲基)亚氨基甲基膦酸{bbimpH_2,[(C7H5N2)CH2]2NCH2PO3H2}的2个镍化合物Ni2(bbimp)2(4,4′-bipy)(H2O)2·2H2O(1)和[Ni2(bbimp)2(H2O)2][Ni(bbimp)(H2O)2]2·4H2O(2)。化合物1是4,4′-联吡啶作为桥连配体的中性双核结构。化合物2含有1个中性的[Ni2(bbimp)2(H2O)2]双核分子与2个中性的[Ni(bbimp)(H2O)2]单核分子。双核分子单元中的2个Ni!离子被2个膦酸氧桥连。在化合物2中,膦酸氧桥连的2个Ni!离子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变温直流磁化率测定,在外加磁场强度为±1T,磁场平行于晶体b轴,发现在301-302Kα-甘氨酸有动态磁手性相变.α-甘氨酸晶体的每个晶胞包含四个分子,属于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P21/n群,电荷中心对称,不导电.在晶体中,两层之间的N (3)—H(8)…O(1)和N (3)—H(8)…O(2)氢键,沿b轴相互交叉反向配对排列.在303K,用原子力显微镜可观察到α-甘氨酸晶体表面分子层与层间有规则的交叉螺旋排列.结合中子衍射确定相变机制为,在相变温度及外加磁场H=±1T时,α-甘氨酸中的N (3)—H(8),电子自旋反转为(邙).因为N (3)—H(8)…O(1)和N (3)—H(8)…O(2)两反向氢键的强度和键角不同,由动态磁手性和磁电效应,产生电荷中心不对称,导致304K附近的热电相变.  相似文献   

14.
苯基异氰酸酯与3,6-二甲基-1,6-二氢-S-四嗪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C18H18N6O2,Mr=350.38)。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此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348(2),b=6.860(6),c=27.929(7) A,β=94.57(2)°,V=1785.3A3,Z=4,μ=0.090mm-1,Dc=1.304g/cm3,F(000)=736。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2个酰胺基接在S-四嗪环的1,4位,而四嗪环本身呈船式构象,不具有同芳香性,分子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铜(II)与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及铜(II)与α-甲基丙烯酸根和安替比林两种三元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ESR谱和变温磁化率等研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2A4(C11H12N2O)2,其中A=CH2=CH-COO-、CH2=C(CH3)-COO-,C11H12N2O=安替比林.测定了Cu2[CH2=C(CH3)-COO]4(C11H12N2O)2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群;晶胞参数:a=1.20264(8)nm,b=0.87604(10)nm,c=1.88246(14)nm,β=100.802(5)°;Z=2;最终偏离因子R=0.0304.Cu(II)具有畸变的四角锥形配位环境,两个Cu(II)由四个α-甲基丙烯酸根桥联,在Cu(II)的端位各有一个安替比林分子以O原子配位.Cu(II)-Cu(II)间具有一对称中心,Cu(II)-Cu(II)间距离为0.26615(3)nm.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两种配合物中Cu(II)-Cu(II)间具有强烈的反铁磁性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世亮  刘峥  刘洁 《应用化学》2013,30(1):54-60
以2-噻吩甲酸乙酯、水合肼和对醛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对羧基苯甲醛缩-2-噻吩甲酰腙。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中化合物分子间由弱的N—H…O、O-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分子中噻吩环平面和苯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4.9°。发光性质显示,化合物在396 nm处有强的紫外发射峰(激发波长为286 nm)。热分析表明,化合物在298℃下比较稳定。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aussian 03W程序对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化合物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化合物分子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计算的分子键长、键角与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基本符合,其差值证实晶体中分子间存在氢键,化合物中的羰基是主要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7.
用1,3-二(4-吡啶基)丙烷、对苯二甲酸和去离子水在413K下通过水热反应法得到了标题化合物(C13H14N2).(C8H6O4).该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墿,晶胞参数为a=0.95267(19)nm,b=1.1927(2)nm,c=1.6959(3)nm,α=96.40(3)°,β=98.12(3)°,γ=101.52(3)°,Z=2.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由对苯二甲酸分子和1,3-二(4-吡啶基)丙烷通过两种类型的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以及O—H…N氢键作用构成.同时,还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测试.  相似文献   

18.
《结构化学》2002,21(6):663-666
苯基异氰酸酯与3,6-二甲基-1,6-二氢-S-四嗪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C18H18N6O2,Mr=350.38)。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此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9.348(2),b=6.860(6),c=27.929(7) A,β=94.57(2)°,V=1785.3A3,Z=4,μ=0.090mm-1,Dc=1.304g/cm3,F(000)=736。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2个酰胺基接在S-四嗪环的1,4位,而四嗪环本身呈船式构象,不具有同芳香性,分子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菲罗啉,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与相邻2个分子沿晶体c-轴形成2个NH幆N氢键,化合物沿晶体a-轴存在2种π-π堆积作用,这2种作用使目标化合物形成二维的超分子结构。采用琼脂混药法测定了2-(4-甲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菲罗啉的除草活性,结果证明目标化合物可以选择性的抑制稗草和夏至草的生长,同时促进生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薛思佳  卞王东  柴安  吁松瑞 《中国化学》2008,26(8):1501-1505
本文首次合成标题化合物N-(4-甲基苯甲酰氨基)-N’-[5-(2-三氟甲基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化合物(C21H16F3N3O3S, Mr = 447.43)单晶经测定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 -1。在晶体中,存在一些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还有C—H···π 的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晶体更稳定的原因。目标产物的结构经IR, H 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黄瓜灰霉病、苹果轮纹病和棉花炭疽病有较好的选择性杀菌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