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自制的电化学流通池作为汞蒸气发生器,以玻碳为阴极材料,结合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断续流动条件下,建立了电化学冷蒸气发生法-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ECVG-AFS)对汞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汞在0~5.0μg/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汞的检出限为1.2 ng/L.对1μg/L Hg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n=11).可用于人发标准样品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产品中镉(Cd)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硫脲-抗坏血酸-Co(Ⅱ)体系经KBH4还原产生Cd挥发性组分。对实验条件如载气流速、屏蔽气流速、原子化器高度、硫脲-抗坏血酸浓度、KBH4浓度及HCl浓度等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海藻、紫菜等海产品中痕量Cd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中Cd的检出限为0.005μg/L,线性范围为0.02~20.0μ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101%。对海藻和紫菜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离子液体1-异戊基-3-甲基咪唑溴代盐-K2HPO4-水双水相体系对镉-双硫腙络合物的萃取性能,建立了测定痕量镉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经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后,在离子液体相中的镉-双硫腙络合物经酸化后可直接与还原剂(NaBH4)混合进行蒸气发生反应,并经气液分离后将蒸气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荧光检测,离子液体的存在不影响蒸气发生过程.考察了双水相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实验条件对镉-双硫腙络合物萃取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样品体积为1 mL时,测定痕量镉的线性范围为0.25~5.0 μg/L,检出限为0.07 μg/L; 相对标准偏差为3.4%(n=9, 2.0 μg/L Cd2+).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8608(水中镉、铬、铜、镍、铅、锌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实际水样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头发中微量镉。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消化,用30 g/L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在0.11 mol/L的硫酸介质中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8 ng/mL,方法的精密度为1.21%,回收率为96%~110%。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8-羟基喹啉与钴离子作为协同增效剂,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蔬菜中镉的方法.得到测镉的最佳条件是: 3%HCl 1 mg/L Co2 5 mg/L 8-羟基喹啉体系.本法线性范围0.5~20 μg/L,检出限为0.03 μg/L,RSD为2.5%.本法应用于测定蔬菜中镉的回收率为92%~10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草药中痕量镉的适宜条件,试验了镉信号增强剂、酸介质及酸度和还原剂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镉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L,检出限为0.0280μg/L。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可达2.0%(n=9),加标回收率为90.6%~108.6%.  相似文献   

7.
基于编结反应器,提出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镉含量的方法。样品与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在线混合,产生的沉淀收集到编结反应器内壁,引入空气除去编结反应器内残留的溶液,泵入盐酸(3+97)溶液溶解沉淀,与硼氢化钾合并后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当样品消耗15.6mL时,富集倍数为14倍,方法检出限(3S/N)为2.9ng.L-1,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4%。方法用于国家标准物质和天然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天然水样的回收率在91.5%~107.5%之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用抗坏血酸-磺胺双络合体系进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镉的新方法。研究了抗坏血酸-磺胺双络合体系对方法的增效作用,以及Ni2+对测定的显著增感作用;探讨了氢化物发生的反应机理,并应用核磁共振仪对机理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测镉的最佳条件为:以3%HCl为载流,20g/LKBH4溶液为还原剂,在0.05%抗坏血酸+0.05%磺胺双络合试剂+0.1mg/LNi2+体系中,镉的线性范围为2~40μg/L,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08μg/L,RSD4.8%(n=14)。应用本方法测定了4种国家土壤标准物质中镉的含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9.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牡蛎中的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NO3–HClO4混合酸消解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牡蛎中镉的含量。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镉的质量浓度在0.20~1.5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检出限为0.10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48%(n=12),加标回收率为94.3%~106.1%。测定了标准物质贻贝GB 08571中镉的含量,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该方法可满足牡蛎中微量镉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化工废水中的无机汞和总有机汞。无机汞可以直接测定;用过硫酸钾在沸水浴中加热20min即可把有机汞转化为无机汞,实现总汞的测定,二者之差为总有机汞。对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一些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汞的检测限为8.2ng/L。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具有高气体渗透性和紫外光透过性的无定形聚四氟乙烯管(Teflon AF-2400)作为蒸气发生原子荧光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和检测池,建立了微型化汞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检测系统.考察了Teflon AF-2400管长度、还原剂种类和浓度、酸介质种类和浓度、进样流速以及氩气流速对测量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测定(HG-AFS)的影响,发展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HG-AFS测定硒的方法。在定量还原Se(Ⅳ)为Se(Ⅳ)的条件下,测定了补硒品康必硒中的Se(Ⅳ)、Se(Ⅳ)和有机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HG-AFS 法测定多金属矿中的痕量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酒石酸介质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 HG- AFS)测定多金属矿中痕量锡的方法 ,考察了不同酸介质和浓度对氢化物发生效率的影响 ,试验了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方法的检出限为 1 .4× 1 0 - 10 g/ m L,精密度 ( n=5)为3.71 %~ 5.38%。  相似文献   

14.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爱萍 《分析化学》1997,25(10):1199-1201
研究了在水溶液中,Cd与KBH4反应生成挥发性物种,以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Cd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12μg/L,线性范围0~50μg/L,回收率为86%~112%。  相似文献   

15.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的痕量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草药中的痕量铋。试验了酸介质和还原剂用量对测定铋的影响,考察了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1μg/L,线性范围为0.1~200μg/L,加标回收率为91.0%~104.2%。  相似文献   

16.
电解冷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解冷蒸气发生技术结合原子荧光光谱仪,采用自行设计的圆盘电解池,进行汞的电解还原冷蒸气发生情况的研究.实验表明,铂作为阴极时,Hg的电化学发生响应信号与化学还原法获得的信号强度相当;同时发现,载气引入位置是影响Hg响应信号强度的重要因素.在1.0 mol/L H2SO4作为阴极液及0.8 A的电解电流条件下,Hg的检出限为1.2 ng/L(3σ); 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利用此体系分析了标准物质及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汞,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王水分解试样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HG -AFS)测定粉煤灰中有害微量元素砷。方法回收率为 98 5 %~ 1 0 2 3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9%~ 4 8% ,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测范围宽等优点 ,对探讨粉煤灰在农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铁氰化钾–盐酸羟胺体系代替铁氰化钾–草酸体系,建立原子荧光法测定萤石中铅含量的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负高压280 V,灯电流65 m A,原子化高度8 mm,还原剂3%硼氢化钾溶液(含0.5%Na OH),载流4%盐酸的工作条件下,铁氰化钾–盐酸羟胺体系有明显的增感作用。样品中Ca~(2+)含量在4 g/L之内不影响铅的测定,溶解阶段通过高氯酸冒烟赶尽HF排除氟离子的干扰,并加入硫氰酸钠–邻菲罗啉消除铁和铜等离子的干扰。测定铅的线性范围为0~80 ng/L,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187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5%~1.40%(n=12),加标回收率为97.8%~104.5%。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相符。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准确,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测定尿中微量砷元素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法。以硝酸–高氯酸(4∶1)混合液消解样品,加入5%的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还原样品消解液,将处理好的样品导入原子荧光仪进行测定,荧光强度I_f与砷元素质量浓度c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I_f=178.351c+3.131,相关系数为0.999 8,砷的检出限为0.024 3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4.1%(n=9),加标回收率为100%~104%。该法样品处理简便,适于大批量尿样中砷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