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动态几何题中的函数关系式是近年来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热点,这类试题重点考查运用函数和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以几何元素为载体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常用方法为视“动”为“静”。以“静”求“动”,即选取图形在运动的某一状态下进行讨论,用静止图形的性质来反映动态规律.现将这类问题的几种基本类型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态问题是高考对立体几何问题的主要考查形式之一,其体现了"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动态立体几何问题的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些元素(点、线段、角等)或某部分几何图形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从而又引起了其他一些元素的数量、位置关系、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或某部分图形等发生变化.但是图形中的一些元素的数量和关系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却互相依存,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一、寻找特殊位置,以动制静  相似文献   

3.
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在“动”的表象下往往隐藏着“不动”的信息,解答时需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探寻运动过程中“静”的一面,动中求静,以静制动,本文介绍破解立体几何“动态”问题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几何中动点问题的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各个动点或动线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要探求动点或动线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一定的"图形条件".……  相似文献   

5.
何慧娴 《数学之友》2022,(18):69-71
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动点问题,巧妙将“静止”问题与“运动”问题相互融合,实现“动”“静”之间的转化与过渡,提升问题创设的情境深度与创新度.实际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动”与“静”两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或借助“动”的特征,或借助“静”的关系,从不同视角切入,归纳技巧,总结规律,引领并指导数学教学与解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某些涉及运动的数学问题,其图形往往是一类图形的集合,动态洋溢,非一个简单的静态图形所能传神.因此,在解题中,学会"动中窥静、静图动观"即注重对图形演变过程的分析,寻找"不变"元素,从而茅塞顿开,很快找到解题捷径.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某些解几问题时,把“动”、“静”互易,即把条件“图形 A 相对于图形 B 运动”看作是“图形B 相对于图形 A 运动”,从而可使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明显,达到化难为易之目的笔者拟称这种变更问题的方法为“动静互易法。”兹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究几何图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与图形相关的某些量的变化规律或其中蕴含的结论,这类题目叫动态探究型问题.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动点问题、动直线问题、图形变换问题等.对于动态几何探究型问题,要注意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几何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  相似文献   

9.
李昌官 《数学通讯》2022,(10):30-32
运动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方式,认识和刻画运动需要一个“基点”与“参照系”,变静为动、动中取静、动静有序是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变静为动,有助于发现联系与规律,进而以动求静;动中取静,有助于确定“基点”与“参照系”,进而以静制动;动静有序,有助于理清逻辑与联系,进而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0.
<正>质点运动型问题通常以几何图形为载体、以运动变化为主线,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为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地,质点运动型问题常见有点动、线动等两种情形,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质点运动型问题,其几何图形均按照一定的规则运动,变化有序,因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能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研究图形,找准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临界位置,抓住静止的瞬间,把握运动的规律,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其次需要将图形特征转化为数量关系,当题目是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求图形之  相似文献   

11.
数学最值问题中动与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之中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只有在运动的事物中寻求相对的静止 ,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只有用运动的观点看待事物 ,才能把握事物的全貌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数学中的最值问题 ,就体现着这样的辩证法 .1 动中求静最值就其本质而言 ,是“数”或“形”在运动过程中由“量”到“质”的变化点 .变化过程是运动的 ,但“最值点”是静止的 ,从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 ,或从一般位置到极限位置 ,充满了动与静的辨证关系 .我们可以从变化的过程中去发现不变的因素 ,以此寻找…  相似文献   

12.
<正>动点问题是动态几何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题型,主要研究在点运动过程中所引起的图形变化规律,这类题所涉及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比较丰富,要求学生对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知识有较强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碰到这类问题时,经常因为对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不清楚,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难以下手.下面以近几年北京中考模拟试题为例谈谈如何快速找到突破口"化动为静",利用直角三角形等巧解一类动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大为 《中学生数学》2010,(5):20-20,19
抛物线的定义刻画了定点、定直线与动点距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这些等量关系,我们可以将动态问题置于静态环境中处理,“以静制动”,这样可起到巧妙解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了10个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达到,也就是说,可以在思考、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素养、提高能力,而这个过程的载体之一就是解决综合题.动态几何问题是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其综合性很强.图形的基本运动是平移、旋转和翻折等,运动的对象可以有点动、线动和图形运动.点动带动线动,进而还会产生形动.运动对象的数量、运动方式又有许多变化,这些都造成了图形中的不确定因素.笔者通过研究动态几何规律,归纳几条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袁媛 《中学数学》2024,(6):72-73
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中,要运用运动变化的思路研究图形,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化抽象为具体,让变化的图形形象直观地揭示出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中结合中考试题,对常见的动态几何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在数学解题中,若以"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为指导去分析思考问题,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开拓作用.动静变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1.以静制动在求解运动型问题时,要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运动变化中抓住暂时的、静止的瞬间,去发现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探求规律,使问题向有  相似文献   

17.
刘金山 《数学通报》2007,46(4):46-49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辩证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数学中充满着矛盾,同时也处处渗透着辩证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在解题数学中,教师若能不失时机地运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科学的世界观,而且使解题思路宽阔,解题方法易求,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1动与静“动”与“静”,本来就是相对的.动中求静或静中求动,动静互换,往往可以将关系复杂,规律不明显的问题转化为关系简单,规律明显的问题.图1例1如图边长为Q的等边△ABC的二顶…  相似文献   

18.
<正>动态几何问题是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某一图形的存在性,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动态几何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数学中的常见题型.1问题与解决  相似文献   

19.
动态题型是中考几何中永恒的话题.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动态题中脱身并应变自如?首先要立足课本,钻进课本,善于从课本中探索、发现、认识动态题型具有的规律;其次要从课本中跳出来,不断地进行总结,举一反三,最终达到“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本文现以课本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设置了动态几何的教学内容,其基本要求是:“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变化和运动”,因此,动态几何成了中考的必考内容,各地中考试题几乎都有动态几何问题,并且多数是压轴题.本文选取了部分各地中考试题中比较典型的动态几何问题分“点动”、“线动”和“面动”三种类型进行解析,和广大读者一起欣赏中考中充满活力的动态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