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论有“意在笔先”一说,意指完成一幅作品,事先有立意:想表达什么意象?借什么具象来表达?怎样构图?怎样使用画语等等.有了这些主观的构和,将之烂熟于胸,再提笔追写,方能得其形神.数学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上课前,我们得深入思考本节课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哪些数学思维能力?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上能做点什么?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和体验知识发现的乐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与教获得发展?有了这些认识和思考后,再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方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
1案例背景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期间,笔者在当地的一所中学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诱导公式小结.诱导公式小结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笔者思考后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梳理和巩固诱导公式,并会熟练应用.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和平常一样,把公式写出来,告诉学生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然后  相似文献   

3.
张彦峰 《中学数学》2008,(10):17-19
笔者有幸听了一节某重点中学文科实验班的一位中年教师的函数课,课后颇有感触.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评价一节课?本文通过一节普通的函数单调性的教学实录向读者展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视角,并从正、反两方面对这节课做了一些评价,同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浙派”名师班学员关于二次函数应用的复习教学研讨课,授课教师利用一个熟悉的情境,构设了一组巧妙的问题,演绎出一节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课,现将课堂实录与笔者的思考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参考.一、课堂实录1.情境引入课堂一开始,教师给出了一道学生十分熟悉的篱笆围鸡场问题.引例用长为6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养鸡场,怎样围才能使得养鸡场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分享解答.  相似文献   

5.
笔者有幸听了一节某重点中学文科实验班的一位中年教师的函数课,课后颇有感触.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该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评价一节课?本文通过一节普通的函数单调性的教学实录向读者展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视角,并从正、反两方面对这节课做了一些评价,同时提出一些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珠心算"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课前我思考:怎样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呈现,而不是我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呢?不妨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绍兴市第一次实施"让教学更有效"教改项目,笔者作为<高中数学课标教材习题的教学方式与改进方式>项目主持人,参加了市高中数学教改项目交流活动.在该次交流活动中,一位老师先上了一节研究课<条件概率>(第1课时),课后各主持人结合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反思,以下就是笔者从这节课中获得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我们的学习有了诸多变化.在此期间,笔者受邀录制“分式的加减”教学微课,供学生网络学习.对于录制的微课,在授课前笔者精心设计、授课后反复思考,其间的收获颇丰,故撰文与读者交流.一、“分式的加减”教学分析“分式的加减”这节课是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分式”的第三节“分式的加减”的内容分式是代数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规定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据此,苏科版九年级教材也在对称图形——圆这章中做了重点安排.前段时间在准备圆的复习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圆的内容是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得不同,呈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怎样在复习课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复习后都能有所进步,这是笔者这节课的出发点之一;其次,如何为一节复习课选择一个好的起点,也是重要的原因.带着这样两个问题,结合苏科版的教材,笔者准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0.
近期,笔者参加了如皋市的中考复习研讨会,并观摩了一节题为"根据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复习课.教者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作为课堂教学主线,精心设计配套例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解答和师生的互动交流,很好地梳理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一基础知识.现结合这节复习课谈谈笔者对中考首轮复习课设计的一些思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一、课例及简析1.教学目标分析"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教者给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节来自2014年“浙派”名师班关于阶段性复习的研讨课,上课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别样的“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现将课堂实录与笔者的思考整理成文,供同行们交流研讨.一、课堂实录1.视频引课课堂一开始,老师让同学们观看视频,视频中一位老师作如下讲述.同学们,我们今天研究一个有趣的话题,我随手画一个三角形,能证明所画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同学们相信吗?下面请看我的证明.如图1(视频中老师徒手画图),任意画三角形ABC,则有  相似文献   

12.
傅耀良 《数学通报》2002,(5):10-11,18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究竟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人们常说的“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究竟应当怎么落实 ?其中有哪些要领 ?这些都是每一个参与课件制作的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也是许多初学课件制作的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较早投入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实践 .本文试以解析几何课件“圆锥曲线”的设计与制作为例 ,谈谈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认识和体会 ,愿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 .1 课件设计阶段的分析与思考在课件开发的设计阶段需要做的事以“务虚”为主 .要通过深入分析与思考 ,确定课件的选题 ,设定课件…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江苏高考数学第18题是一道很好的应用题,本题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及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散发着新课改的气息,试题本着教材起点、高考落点的原则,较好地考察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这道题有哪些亮点?考生解答时又有哪些典型错误?对2015年高考备考有哪些启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与部分考生进行了交流,并做了一些思考.以下是笔者的浅见,希望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最近教授上教版高中数学第八章第三节“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一课时,发现例题的设置及解法会影响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尽管教参与考试手册中都提到了理解平面向量分解定理这一目标,但学生普遍感到困惑:不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这3道例题也可以很好地完成,那为什么还要学习分解定理?这3道例题存在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江苏省珠算协会编写了《珠心算学习手册》,作为正式的珠心算教材在小学推广使用。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具有较高的珠心算能力?怎样上好一节珠心算课呢?课堂教学是关键,下面我就以《连加》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连加》是苏教版《珠心算》第三册16~19页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初步学会了满五加、满十加的拨珠方法。现在继续学习珠算加法。五笔1至2位数的连加,其中既有直加、满五加、满十加,又有连续进位加,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将加法的拨珠方法整合到一道算式中  相似文献   

16.
在复数的第一节课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自然数、有理数、实数的知识,然后提出负数需开方的问题,进而引入复数概念.课上的时间大都花在复数的一般形式介绍,以及虚数、实数的判断上.其实,这种教学设计会失去一次向学生介绍数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机会.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实数发展过程作为重点,通过实数的回顾、整理,完善学生的实数知识.下面是我在复数引入课中的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实数今天我们来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数是数学的基础.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了不少的数的知识.那么,同学们对数有何了解呢?比如:自然数的历史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7.
2015年9月,我校与本市的薛窑中学、掘港中学在导师团的牵线下,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探究的是,对于高一基础较弱的学生如何处理初高中的衔接,怎样扎实地教好第一遍.在活动中,语数外三科各开设一节研讨课,笔者有幸教授了一节“函数的奇偶性”新课.经过说课、磨课,在备课组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本节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节课的说课稿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郑强松 《中学数学》2012,(12):20-21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多数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学中不自觉地常采用传授式的教学,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仍关注“怎样教”,而对“学生怎样学”则考虑得不是很多.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念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归纳、类比、思考、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我校《初中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案例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几年来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案例.下面介绍的这节课案是2012年5月我校组织的初二教师“研训合一”的展示活动中,南课题组王老师执教的研究课,在教育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下面介绍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及点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宁波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讲授了"二项式定理"这节课.准备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在同组教师的悉心帮助下,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收集来的课件与教学设计主要有三种设计思路,这三种思路总体上都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其中某些环节的设计不太自然,其实质是教师设计好思路让学生去做形式上的探究,是一种伪探究;另外某些环节的设计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对它们进行了改进,在设计上有所创新,并且在此次活动中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在参加全市乡村共同体数学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乡镇学校的初三数学课,课题是“二次函数的应用”.课后,笔者进行了师生访谈交流,并对学生进行了检测分析,交流结果与分析数据引发了笔者对本节课一个教学片段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