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铁电陶瓷具有优异的热释电性能,是红外探测器的核心敏感元材料,目前普遍采用铅基陶瓷材料,发展无铅铁电陶瓷用于热释电红外探测是近年来电介质物理与材料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性能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钛酸钡基、钛酸铋钠基、铌酸锶钡基、铌酸钾钠基等系列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效应研究现状,归纳了不同体系增强热释电效应的手段.通过比较分析主要无铅铁电陶瓷的热释电性能和退极化性能的制约关系,指出钛酸铋钠基陶瓷是目前最具应用潜力的无铅材料体系,并对无铅铁电陶瓷热释电探测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光学学报》2021,41(7):102-107
红外整流罩位于导弹的最前端,是红外导弹的主要部件之一。根据其工作环境的要求,红外整流罩应具有良好的光、机、热等性能。目前,中波红外导弹的红外整流罩主要采用氟化镁、蓝宝石、尖晶石、ALON和纳米复相陶瓷等材料制造。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强稀土氧化物稳定的ZrO_2纳米红外透明陶瓷整流罩,通过对陶瓷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证明了该种材料可以用于中波红外导弹。同时,采用该种材料完成了红外整流罩样件的研制,并对样件进行了导弹服役环境下的适应性试验和模拟动态抛罩试验,验证了该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控制容积法结合蒙特卡罗法与谱带模型,数值模拟了气动加热下高温陶瓷内的辐射与导热瞬态耦合换热.分析了冷却边界条件、各向同性散射和表面特性对高温陶瓷内瞬态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陶瓷内的辐射换热作用十分明显,陶瓷材料的表面特性对瞬态温度分布影响很大,各向同性散射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气传输特性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影响大气红外辐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利用大气传输特性分析软件-LOWTRAN7分析计算了大气红外辐射的透过率和大气自身的红外辐射,并讨论了大气辐射与吸收对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对利用理论模型得到的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图像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比较接近实际的红外模拟热图像。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子注入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它除了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外,在加工绝缘材料(如玻璃、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方面也表现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可能在光的波导、磁泡储存,铁电陶瓷、光敏陶瓷、高温陶瓷、表面导电聚合物和表面催化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在陶瓷材料中的一些应用及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作一综述.主要包括离子注入陶瓷材料的表面改性、离子注入合成陶瓷材料和离子轰击加强金属(陶瓷)/陶瓷界面的“缝合”三个方面. 一、离子注入陶瓷材料的表面改性 陶瓷泛指整个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  相似文献   

6.
红外隐身技术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飞机、舰船及地面目标的红外隐身技术.目前飞机、舰船及地面目标采取的红外隐身措施,主要是综合使用冷却、屏蔽、遮挡和红外隐身涂料等手段,达到消除或模糊目标与背景间的温差。降低目标红外辐射的强度和亮度.限制目标红外辐射方向等目的。文中还评述了目标的红外隐身技术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蒋礼威  王欣  田义  严辉  李卓 《光学技术》2014,(5):416-420
为了在外场试验中检验红外制导武器系统的工作性能,需要使用靶机红外增强装置实现对真实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模拟。介绍了一种利用光学方法实现靶机红外辐射增强和目标辐射特性模拟的技术。使用高亮度红外光源作辐射源,通过对光学系统的控制,在实现红外辐射增强的同时,可模拟不同距离和方向的红外辐射强度特性。通过建模对所模拟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及辐射方向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设计依据设计了光学系统。实现了对最大红外辐射强度为1600W/sr的目标辐射方向特性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8~12μm长波红外波段激光位于大气传输窗口并覆盖诸多气体分子的吸收带,在大气探测、光电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通过粒子数反转激光器直接辐射以及非线性频率变换间接辐射是实现8~12μm长波红外激光输出的主要方式。其中,基于非线性光学晶体频率转换的长波红外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波长选择灵活、功率拓展性强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对二阶非线性频率变换的光学晶体、工作原理,以及获得长波红外激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基于受激拉曼散射的三阶非线性频率变换获得长波红外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外视景仿真技术意义出发,介绍了其所包含的几个基本部分;从目标辐射建模、背景辐射建模和大气建模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发展历程和状况。其中列举了国外多个典型红外视景仿真软件和几个较完善红外辐射模型,并统计了2000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红外视景仿真方面的研究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多个发达国家的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和产品化,而国内尚未开发出功能较完善的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只能仿真较简单场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碳化硼陶瓷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等诸多优点,因此碳化硼陶瓷微球可实现微球的高压充气,但碳化硼微球不利用碳化硼陶瓷材料直接发泡成球,故采用先驱体聚合物转化法制备出聚合物微球,再陶瓷化得到碳化硼陶瓷微球。聚间亚苯基硼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碳化硼陶瓷的先驱体聚合物,而制备聚合物微球时先驱体聚合物需要达到一定的分子量。利用改进的有机金属路线合成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大分子有机硼烷.聚间亚苯基硼。  相似文献   

11.
偏振探测不仅可以获得目标的光谱、强度、偏振态以及空间几何形状等参数,还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目标信息,有利于改善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红外辐射偏振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红外探测技术,主要通过目标与场景的红外辐射偏振特性差异进行目标探测与识别。但由于红外辐射偏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其偏振态会受到传输介质的影响,而通常基于实验分析总结目标红外偏振特性的方法难以对偏振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也不能定量描述各相关参数对于红外偏振信息的影响。通过微面元理论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建立了基于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红外辐射偏振传输方程, 推导分析了目标表面发射率对红外辐射偏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表面发射率对目标红外偏振度影响可以忽略;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红外光谱偏振探测试验,试验数据分析与理论推导结论吻合。这表明:材料表面发射率的变化不影响目标表面的红外辐射偏振度。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红外伪装探测的目标识别效率,可为进一步提高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伪装目标探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如在伪装目标探测识别中,通过探测其表面的红外辐射偏振特性的改变实现伪装目标识别探测。  相似文献   

12.
红外烟幕干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楠  张其土  王庭慰 《光学技术》2005,31(3):452-453
烟幕具有"隐真"和"示假"双重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对抗技术。红外烟幕干扰材料是近几年重点发展的烟幕材料之一,红外吸收陶瓷材料是一种对红外线具有高吸收率的无机材料。本文以SiO2、Al2O3、MgCO3、TiO2等为原料,利用高温烧制的方法,制备出了对8~14μm波长红外光具有很好遮蔽效果的陶瓷烟幕干扰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该陶瓷烟幕干扰剂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为4.2μm时,既具有很好的遮蔽效果,遮蔽率≥85%(透过率≤15%),又具有较长的持续遮蔽时间。同时还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岩石在加载过程中表面的红外辐射随应力发展而变化,而辐射信息的有效提取与辐射背景存在密切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不同实验环境对岩石受力热红外光谱变化影响,开展了花岗岩在室内外环境下的受力热红外光谱观测实验,分析了不同辐射背景下岩石红外辐射与应力的相关性以及由应力引发的辐射变化信息的强弱差异,并对两种环境下岩石应力热红外探测的优势波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辐射背景对岩石受力热红外光谱探测结果有重要影响,室外环境因背景辐射较弱,相同应力作用下的红外辐射变化更加显著,与应力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优势波段区间更宽,更加有利于岩石应力的热红外探测。8.0~11.8 μm波段是利用热红外遥感监测地表花岗岩应力变化的优势波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海洋背景下的红外辐射模型,对机栽红外探测系统所获得的热图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从探测器红外焦平面上的探测像元到海面红外辐射单元的映射方法。利用MODTRAN软件计算了被探测海域各红外辐射单元通过大气传输后最终到达机载红外热像仪探测像元的红外辐射强度,最后利用Visual ++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实现了红外热图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基本反映了海面温度场的红外特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RbBi)1/2MoO4陶瓷样品。室温下测量了(RbBi)1/2MoO4的红外反射谱,观察到15个振动模式;利用Kramers-Kronig(K-K)关系对样品的红外反射谱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材料的光频介电常数ε∞=2.17,微波频段的外推值为20.56,略小于实际测量值21.4;获得材料的本征品质因数Q×f为11 790GHz,高于实际测量值6 200GHz,说明陶瓷材料的品质因数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杨林  常金全  胡摇  申玉  薄勇  彭钦军 《光学技术》2022,48(2):189-194
透明激光陶瓷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能,有望继单晶材料后成为新型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工作材料.制备高光学质量、高激光效率,高输出功率的透明陶瓷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烧结而成的多晶陶瓷存在一定量的晶界以及气孔缺陷.文章介绍了气孔率与陶瓷激光器性能的关系及控制陶瓷材料气孔率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气孔率对激光陶瓷的散射系数、透过...  相似文献   

17.
冲击加载下PZT-95/5陶瓷铁电-反铁电相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石英计测量了PZT-95/5陶瓷在冲击波作用下发生铁电-反铁电一级相变时产生的双波结构,相变起始压力约为0.5 GPa。对不同状态下的PZT-95/5陶瓷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电畴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压力区域陶瓷发生了铁电-反铁电相变。  相似文献   

18.
PZT95/5陶瓷是锆钛比为95:5的锆钛酸铅铁电陶瓷。利用垂直极化的PZT95/5陶瓷,在冲击加载时,陶瓷材料发生铁电/反铁电相变,剩余极化强度消失,释放出被束缚的电荷,电荷流经阻性外电路负载,形成电流输出的性能,可制作恒流型脉冲电源。本文对外电路为短路状态条件下PZT95/5陶瓷冲击放电的电流输出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参量自注入放大产生皮秒中红外脉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大复  张杰 《物理》1996,25(3):178-180
首次采用参量自注入放大方法产生了皮秒中红外超短脉冲.该方法的优点是仅使用1块红外非线性晶体,实验装置简单,成本低.入射光源是锁模皮秒Nd:YAG激光器,用来泵浦AgGaS2单晶,经过参量过程辐射3—10μm的皮秒脉冲激光.最大红外脉冲激光输出能量为14μJ.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研究运输类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及辐射亮度分布,用3.7~4.8μm中波、7.7~10.3μm长波红外热像仪对空客A320飞机迎头飞行状态的红外辐射亮度进行了测量,并用相对对比度对红外辐射进行描述。结果表明,该状态下飞机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为气动加热造成的蒙皮辐射。涡轮风扇高速旋转状态下的中波、长波辐射亮度对比度分别达到了0.61、0.37,高于机身其他部位的蒙皮辐射亮度;机翼和尾翼中波、长波辐射亮度对比度分别在0.04~0.05、0.02~0.10,为该飞机蒙皮辐射亮度最低的部位;机腹、机头部位中波辐射亮度对比度高于长波辐射亮度对比度,对比度分别在0.30~0.33、0.16~0.18。研究结果对目标特性研究、红外侦察探测、红外侦察设备研制及检测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