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电子给体、受体双掺杂在高分子薄膜中形成的光谱烧孔体系,做温度循环实验,研究体系中电子-声子的相互作用,得到了表征电子-声子耦合强度的黄昆因子和薄膜中局域振动的声子频率.  相似文献   

2.
朱丽丹  孙方远  祝捷  唐大伟 《物理学报》2012,61(13):134402-134402
随着微电子器件尺寸的减小、 工作频率的提高, 金属薄膜中电子与声子将处于非平衡状态, 这将导致微电子器件的热阻增大. 为准确地对这些微电子器件进行热管理, 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测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采用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 反射法研究了不同厚度的金属纳米薄膜的非平衡传热过程. 通过抛物两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在拟合过程中引入电子温度与声子温度对反射率影响的比例关系, 从而优化了拟合结果. 通过对不同厚度的Ni膜与Al膜的电子-声子耦合系数的研究, 表明金属薄膜中的电子-声子耦合系数并不随薄膜厚度的改变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还验证了探测光的反射率同时受到电子温度和声子温度的影响, 并通过数据分析量化了电子温度和声子温度对反射率的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了厚度约1μm的Al掺ZnO(AZO)薄膜的低温电子散射机制.研究发现,薄膜在较高温区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且载流子浓度在2~300K范围内不随温度而改变,表明薄膜具有简并半导体的电输运性质.通过测量薄膜在4~35K范围不同温度下的磁电阻,获得了低温下退相干散射率与温度的关系.与现有非弹性散射理论比较发现,仅由电子-声子散射并不能解释AZO薄膜低温下非弹性散射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除电子-声子散射外,必须同时考虑小能量转移电子-电子散射的贡献,这与薄膜较低的载流子浓度相关(我们的薄膜载流子浓度低于8×1020 cm^(-3)).我们的结果一方面表明电子-声子散射和电子-电子散射可以在三维无序导体中并存,另一方面从实验上定量地验证了关于电子-声子散射率与小能量转移电子-电子散射率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研究了厚度约1μm的Al掺ZnO(AZO)薄膜的低温电子散射机制.研究发现,薄膜在较高温区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且载流子浓度在2~300K范围内不随温度而改变,表明薄膜具有简并半导体的电输运性质.通过测量薄膜在4~35K范围不同温度下的磁电阻,获得了低温下退相干散射率与温度的关系.与现有非弹性散射理论比较发现,仅由电子-声子散射并不能解释AZO薄膜低温下非弹性散射率与温度的依赖关系,除电子-声子散射外,必须同时考虑小能量转移电子-电子散射的贡献,这与薄膜较低的载流子浓度相关(我们的薄膜载流子浓度低于8×1020 cm~(-3)).我们的结果一方面表明电子-声子散射和电子-电子散射可以在三维无序导体中并存,另一方面从实验上定量地验证了关于电子-声子散射率与小能量转移电子-电子散射率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吴海娜  孙雪  公卫江  易光宇 《物理学报》2015,64(7):77301-077301
量子点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低维体系, 该体系的独特物理特性有利于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本文采用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 选择平行双量子点结构, 详细讨论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该体系的电导、热电功率、热电优值以及热导等热电效应相关参数的影响, 全面描述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该结构中热电效应的影响. 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在低温情况下, 该体系中的法诺干涉能够有效增强热电效应, 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通过破坏法诺干涉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导以及热导过程. 然而,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不会显著地影响热电功率的幅值, 并且热电优值的极值几乎不会改变, 因此在低温条件下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并不是破坏量子点体系热电效应的必要条件. 本文的结果将有利于澄清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量子点体系热电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先驱B薄膜两步异位退火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6个MgB2超导薄膜样品,测量了样品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关系;结合描述正常态电阻的Bloch-Gruneisen公式,研究了正常态电阻的特性;正常态电阻的测量结果与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描述相符,认为MgB2的超导机制是以声子为媒介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固态金属中声子热传递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态金属中的热传递是声子和自由电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由电子引起的热导率可以通过电导率,利用Wiedemann-Franz定律得到,声子引起的热导率目前仍然不能进行实验测量,只能借助其他方法来研究。本文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用镶嵌原子方法(EAM)势能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厚度(1.760-10.56nm)金属镍薄膜中由于声子-声子作用引起的热导率。然后根据纳米厚度金属薄膜的热导率借助关联式推到宏观尺度下由于声子-声子作用引起的热导率。结果表明,对于纳米厚度金属薄膜,由于声子-声子作用引起的热导率比块体金属镍的热导率小一个数量级;薄膜厚度越小,声子-声子作用引起的热导率越小;对于块体金属镍,由于声子-声子作用引起的热导率约占其总热导率的33.0%左右。  相似文献   

8.
刘霞  杜晓  张骏杰  黄桂芹 《计算物理》2016,33(4):483-489
基于密度泛函微扰理论,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两种终结面的Bi4Se3薄膜的声子结构和电-声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终结面的Bi4Se3薄膜体系都是动力学稳定的. Bi4Se3薄膜中插入的Bi2双原子层与Bi2Se3五原子层的声子投影态密度并不完全匹配,这会阻碍部分声子的输运,降低热导,从而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另外,两种终结面的Bi4Se3薄膜的电-声子耦合系数都不太大(约0.278),有利于制备基于室温工作的电子学器件.  相似文献   

9.
碲化铋禁带宽度非常窄而具有高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同时具有低热导率,成为已知室温下优值系数最高的热电材料。已有研究表明,纳米薄膜和超晶格是进一步提高材料热电性能的可行途径。因此超快研究碲化铋纳米薄膜中载能子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对开发高性能热电材料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技术,实验研究了沉积在硅基底上厚度为100 nm碲化铋薄膜中各载能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改变延迟时间步长,分别观察到价带电子被光子激发跃迁至导带,激发电子在导带内与声子的能量弛豫及导带电子与空穴复合跃迁至价带,并将能量传递给声子导致声子温度升高的过程。此外,还观察到热应力产生的声波,并据此得到了碲化铋薄膜中纵波声速为2649 m s-1。  相似文献   

10.
马维刚  王海东  张兴  王玮 《物理学报》2011,60(6):64401-064401
超短脉冲激光加热可应用于研究材料中载能子之间的超快相互作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超快激光加工.此前人们提出的双温度模型和抛物一步模型都只能用于描述超短脉冲激光加热金属薄膜后热量传递过程的特定片段.基于双温度模型和傅里叶导热定律,提出普适的理论模型可用于完整描述飞秒激光加热金属薄膜/基底时的整个热量传递过程.同时在300 K温度下,采用背面抽运-表面探测瞬态热反射法实验研究了飞秒脉冲激光加热金属薄膜的热量传递过程,理论预测曲线和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模型测量得到了金薄膜的电子-声子 关键词: 飞秒脉冲激光 电子-声子耦合 界面热导 瞬态热反射  相似文献   

11.
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非对称几何条件下波函数中的索末菲参量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研究了索末菲参量对三重微分截面(TDCS)产生的影响。用新的索末菲参量计算了低能电子入射离化氢原子的TDCS。所得结果与前期工作及CCC(convergentclose-coupling)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所得结果明显地改善了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的符合程度  相似文献   

12.
 计算了在平面一维爆轰驱动和滑移爆轰驱动下飞层的界面不稳定性问题。一维爆轰驱动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滑移爆轰驱动尚无实验可比,只是给出了一个算例,由于Helmholtz不稳定性,不仅导致振幅增长,还导致了位相移动。  相似文献   

13.
接触热阻理论模型的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曲线形貌参数的统计特征.基于单点接触热导理论模型和弹性形变理论模型,建立了总的接触热阻与总的压力之间的一般关系,简化了接触热导的计算模型,并与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简化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中的一次和二次荧光强度,从而得到荧光增强因子。文中利用模拟计算程序,在改变入射质子能量、入射角、x射线出射角及分析样品的成分和含量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了荧光增强因子。此外,还计算了质子激发标准合金钢样品的荧光增强因子,得到的  相似文献   

15.
卤代甲烷系列谱学性质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振明  刘范 《波谱学杂志》1990,7(1):109-114
本文借助最大重迭杂化轨道理论研究了卤代甲烷系列分子的NMR自旋-自旋偶合常数和核四极偶合常数与结构的关系。较明确地反映了化学键性质和取代基对分子谱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母国光  战元龄 《物理学报》1964,20(5):457-464
本文分析了V.J.Coates和H.Hausdorff依对应原理提出的测单色仪光谱狭缝宽度的干涉方法的物理机理;并表明了在提高该法的准确度方面,迈克耳孙干涉仪有优于V.J.Coates所用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特点,特别是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光谱区域。作者用干涉法对可见光用的уM-2型单色仪在不同狭缝宽度下的光谱狭缝宽度作了测量,结果与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consideration suggested by Bohr and Mottelson,in which the moment of inertia is effected by paring correlation and depended on the deformation,the values of the nuclear deformation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effective moment of inertia,and it has been compared systematically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values extracted from electronic quadrupole moment.It is shown that Bohr and Mottelson's consideration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8.
光栅衍射效率的二阶标量近似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计算光栅衍射效率的二阶标量近似法,推导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计算光栅衍射效率的近似公式.给出了利用近似公式对几种情况下光栅衍射效率的计算结果,并与普通标量法、严格矢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组元化合物晶体的Bridgman生长过程,通过对液相区流场和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生长过程中容器内部双扩散对流与组分分布的情况.首先对比了三段场和梯度场炉壁温度设计情况下液相区的流体双扩散对流以及组分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梯度场炉壁温度条件,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质格拉晓夫数较大时,它的增大能够明显地削弱液相区的流体流动,从而使得界面附近的组分分布也产生变化;此外,拉晶速度的增大也能够使得液相区的双扩散对流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