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褚圣麟  吴自勤 《物理》1987,16(3):0-0
谢玉铭先生于1986年3月20日去世以来,已经整整一年了.谢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他对早期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建设,对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的建设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他为祖国培养了不少物理学人才.我们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悼念.谢先生是福建晋江人,1895年出生,1917年毕业于北平的协和大学(1918年和汇文大学合并,1919年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燕京大学).1917—1921年任教于福?...  相似文献   

2.
饶毓泰教授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1891年12月1日生于江西临川.他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不幸于1968年10月16日含恨与世长辞,终年77岁,饶先生生前是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在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这位热爱祖国的物理学界老前辈.他终身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地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发展我国的物理学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李国栋  张寿恭  章综 《物理》1989,18(5):0-0
潘孝硕教授(1910-1988)我们祖国是最早发现和最早利用物质磁性、历史上记载太阳磁现象(黑子)和地球磁现象(极光)资料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指南器(司南)和指南针,并最早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国家.我国的古代磁学是对世界文明有过重大贡献的.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等多种原因,我国科学技术(包括磁学)却落后了.但是,我们的前辈科学家在人数很少、条件艰难的情况下仍然能积极?...  相似文献   

4.
5.
原工科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实验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朱竹林教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1年4月28日晨5时逝世,终年72岁。朱竹林教授是江苏省南京市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于1949年到大连工学院任教,历任全国计量学会理事,辽宁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竹林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我国的大学物理  相似文献   

6.
正昨天,惊悉夏学江教授突然离开我们的噩耗,感到无比悲痛,太突然了!春节我还和夏先生通过电话,由于我有些耳背,他的声音很轻,没能听清楚,以为他的身体欠安,后来我问清华的老师,夏先生知道后,立即寄张贺卡给我.在贺卡上附有一句话:"上次通电话因为我戴了助听器,还未学会直接接电话,弄了个‘听而不闻’的笑话,害您担心,实在对不起!"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夏先生的  相似文献   

7.
《物理通报》2012,(2):128
三慧先生仙逝是《物理通报》的巨大损失.长期以来作为《物理通报》编委会资深编委,先生热情支持并培育通报,在此树立了丰碑.就在先生大去前夕,还为《物理通报》出版30周年著文题词.先生的文章风骨将永存人间.  相似文献   

8.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委员会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频率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委员会顾问、《波谱学杂志》编委王天眷教授.王天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89年2月20日十八时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相似文献   

9.
<正>原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裘祖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5月31日19时14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6岁.裘祖文教授1929年12月8日生于上海,他从小酷爱读书,为日后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文理基础,在194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1951年毕业后,他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东北,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两位事业上的恩师——吴钦义研究员和唐敖庆院士.在吴钦义研究员的带领下,他和沈联芳、江宜进等年青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0月13日,我正在京参加科学院院士增选会议,突然接到电话,通知我我国著名光谱学家、中山大学激光光谱学实验室创始人,我的恩师高兆兰教授,于10月12日下午不幸在广州病逝。噩耗传来,令我万分悲痛。桩桩往事,涌向心头。回想恩师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我恩重如山,不禁黯然泪下。1945年秋我进入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学习。1946年高先生和冯秉铨先生伉俪从美国回母校任教。当时Dr.高(我们在校时都这样称呼她)挂在项链上密执根大学奖给她的金钥匙。和她在二战期间在美国设计成功雷达系统中的T-Rbox而为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物理》2011,30(12):65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大学物理》杂志原副主编高炳坤先生于2011年10月1日因病在北京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5岁.高炳坤教授196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系,曾在七机部二院、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工作,1977年到清华大学物理系执教,直至1996年退休.高炳坤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潜心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讲课深入而又生动,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参与了《普通物理学辅导与答疑》丛书中的《力学与热学》、《电磁学》的编写,其中《力学与热学》曾获北方十省市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光散射学报》常务副主编杨经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9月14日21时在成都不幸逝世,享年68岁。杨经国教授是发起成立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组织倡导人和组织者之一。20多年来积极组织和参与由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曾亲自举办过第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大会(1995年)和全国受激光散射研讨会(1983年),为推动中国光散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杨经国教授是出版《光散射学报》的主要倡导人、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一直担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理知识》2011,(6):55-55
宁平治,男,汉族,1938年5月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南开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83年赴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从事原子核物理方面研究。曾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物冲击物理学界对科学家来讲,能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并尽快发表研究结果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在实验室或在家里接收信息,发送文章,这在过去只能是他们的梦想。而现在,由于信息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邮件(e-mail)这项技术,这种梦想已经成为现实。早上起...  相似文献   

15.
在座谈会上,杨教授就高能物理学的发展、室温核聚变、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和中微子质量、准晶体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物理学教学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曾于1929年访华,旋即被聘为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名誉研究员,成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史上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外籍学者.文章对他来华的具体时间作出推断,述及其与早期中国物理学界某些人士的因缘.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国物理学界的前辈、著名光谱学家、本刊顾问、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广增先生。赵先生系河北省安国县人,生于1902年。因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赵广增先生于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赴美留学,1939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归国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授。解放后于1950年任物理系主任,1952年院  相似文献   

18.
2014年3月29日,夏学江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夏学江先生的夫人李镇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系主任陈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牡主任、胡其图副主任、周雨青委员以及夏先生生前的学生、同事、好友等3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  相似文献   

19.
金忠玉  王士平 《物理》2010,39(02):136-141
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曾于1929年访华,旋即被聘为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名誉研究员,成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史上第一个获此荣誉的外籍学者.文章对他来华的具体时间作出推断,述及其与早期中国物理学界某些人士的因缘.  相似文献   

20.
《低温物理学报》1990,(6):405-406
<正> 蔡建华教授不幸逝世的噩耗使物理界为之震惊,悲痛之际,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对物理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