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重视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数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成 :观察客观现象 ,抓住其主要特征 ,抽象出概念或建立模型 ,作出直觉判断 ,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逻辑推理 ,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纷繁复杂的现象变得井然有序 .数学教学既要传授知识 ,也要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按照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数学 ,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譬如 ,如果从客观实际的具体例子出发 ,分析其主要特征 ,抽象出概念的本质 ,那么这个概念的实质就能被了解得清楚 ,掌握它也就容易了 .否则 ,如果硬性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 ,学生就会感到这个概念难以理解 .同样 ,在学…  相似文献   

2.
高雪芬  胡觉亮 《大学数学》2006,22(1):126-129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浙江理工大学于2004年3月首次开出了“数学与科学进步”这门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数学》2014,(7):I0001-I0002
<正>2014年5月26日北京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开启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以来,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方法和规范,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社会,卓越的科学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的思想源头,是促进社会繁荣昌盛、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基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基础,从重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与可视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验证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实践项目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5.
《大学数学》2020,(1):52-59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新型理科专业.作者认为该专业须强调对学生的数理逻辑与计算思维训练,培养具有数学应用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在国家提出的普通高校转型应用型高校的背景下,提出了"知识主导,能力驱动"的应用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就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专业能力培养及实践等领域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唐晓静 《大学数学》2007,23(1):9-12
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教与学的矛盾.并以《高等代数》为试点,在教学实践中试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与实际相结合与计算机信息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系统科学与数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月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统科学及其有关的数学、交叉科学、工程应用等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以及重要学术动态的报道.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系统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的科学技术与教学工作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  相似文献   

8.
《系统科学与数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月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统科学及其有关的数学、交叉科学、工程应用等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以及重要学术动态的报道.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系统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的科学技术与教学工作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是训练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从数学建模过程对于科学地训练数学思维的作用出发,对数学建模和数学思维的能动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说明数学建模教学等相关活动的开展对于科学地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与数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月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刊登系统科学及其有关的数学、交叉科学、工程应用等方面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以及重要学术动态的报道.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系统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的科学技术与教学工作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有关数学机械化机器证明的奠基性论文就发表在《系统科学与数学》1984年第4卷第3期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科学计算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讨论了科学计算在晶体生长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对工科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数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实例,论述了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创造型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些教学方法,提出了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研微观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校科研过程和科研管理过程并行运作为事实基础,以系统论中的耦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为方法和手段,探讨了高校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与体制,并提出若干高校科研管理策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从认识规律出发论述了几种数学创新型思维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介绍我校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采用以原问题为主导的问题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训练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并针对直觉、类比、归纳和发散等几种思维方式训练介绍了若干具体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5.
从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大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思维定势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论述了思维定势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正、负迁移作用,最后指出了消除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胡春玲  袁暋  吕刚 《大学数学》2013,29(2):10-13
《计算方法》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数值计算思想、应用科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学底层思维即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以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是人们面对自然和社会中纷繁多样的现象和问题时,所展现的自发的、不依赖监督的、融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方式.作为国家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底层思维的良好载体,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建模对高中生构建数学底层思维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例给出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Keiko Hino 《ZDM》2007,39(5-6):503-514
In this paper, I summarize the influence of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Japan. During the 1980–1990s, many studies had been conducted under the title of problem solving, and, therefore, even until now, the curriculum, textbook, evaluation and teaching have been changing. Considering these,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several influences. They include that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helped to (1) enable the deepening and widening of our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processes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2) stimulate our efforts to develop materials and effective ways of organizing lessons with problem solving, and (3) provide a powerful means of assess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attitude. Before 1980, we had a history of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This culture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Japanese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se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转让与收益分配率“β”科学计算的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科技成果转让中收益分配率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投资及所承担的风险 ,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技成果转让中的风险进行了客观评价 ,提出了一种确定收益分配率科学计算方法 ,并进行实证分析说明其有效性 ,为科技成果转让的风险决策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依据 .  相似文献   

20.
Heinz Steinbring 《ZDM》2008,40(2):303-316
The study tries to show one line of how the German didactical tradition has evolved in response to new theoretical ideas and new—empirical—research approach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First, the classical mathematical didactics, notably ‘stoffdidaktik’ as one (besides other) specific German tradition are described. The critiques raised against ‘stoffdidaktik’ concepts [for example, forms of ‘progressive mathematisation’, ‘actively discovering learning processes’ and ‘guided reinvention’ (cf. Freudenthal, Wittmann)] changed the basic views on the roles tha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eacher’ and ‘student’ have to play in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this conceptual change was supported by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ctivities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for example, empirical studies of teacher thinking (cf. Bromme)] and of students’ conceptions and misconceptions (for exampl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ve empirical research on everyday mathematical teaching–learning situations (for example, the work of the research group around Bauersfeld) a new research paradigm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was constituted: the cultural system of mathematical interaction (for instance, in the classroom)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