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醋酸铈及醋酸稀土的研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醋酸铈及醋酸稀土的研制工艺. 分析了醋酸浓度、反应温度、醋酸与碳酸铈固液比、保温时间对碳酸铈溶解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碳酸铈的最佳溶解工艺条件. 在此条件下研制了晶型醋酸铈, 混合醋酸稀土(La, Ce, Pr, Nd)(Ac)3, (Ce, Pr, Nd)(Ac)3,(Pr, Nd, Er, Y)(Ac)3及醋酸钇. 用扫描电镜、热重-差热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化学分析等方法考察了上述晶体的形貌、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用过饱和平衡法测定了碳酸稀土在冰晶石-氧化铝系熔体中的溶解度。考查了熔体温度等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得出了溶解度与碳酸稀土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氧化铝含量及熔体分子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就碳酸稀土的热分解产物在冰晶石-氧化铝系熔体中的溶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铈、铂的有机配合物及碳酸酯制备出一种稀土复合型柴油催化助燃剂.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添加剂可有效降低碳烟PM和NOz排放,并且发动机热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从离子型稀土硫酸镁浸出液中沉淀稀土得到的稀土沉淀物稀土总量低的问题,以离子型稀土Mg SO4浸出液为原料,进行了树脂的静态遴选、动态吸附-解吸、除Al及沉淀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遴选出CL-P507为合适树脂,通过动态吸附-解吸,Mg SO4浸出液中的Mg2+能全部去除,稀土得到了富集,解吸后液中REO浓度最高可富集179倍,但是铝不能得到有效去除。以苯甲酸钠为除铝剂除去解吸后液中的铝,在试验条件下,铝去除率为99.89%,REO损失率仅为0.3%。以Na2CO3和Na HCO3为沉淀剂,沉淀得到碳酸稀土产品,该产品烧成物REO总量为93.81%(质量分数),最终达到《GB/T 28882-2012离子型稀土矿碳酸稀土》标准的质量要求。成本分析表明,本工艺比传统工艺少1070 Yuan·t-1REO,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稀土三元催化剂(三氯乙酸稀土配合物/二乙基锌/甘油)催化下实现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及环氧环己烷的三元共聚合.该催化剂对二氧化碳与环氧环己烷共聚的催化活性比对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的高.增加反应单体中环氧环己烷的比例可提高共聚物中环己撑碳酸酯的含量,大幅度改善共聚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稀土在钢轨中的作用,得出采用模铸方法生产的稀土轨(BNbRE)中稀土具有净化钢液、变质夹杂和微合金化作用.稀土轨采用连铸生产后,钢中硫、氧含量有大幅度的降低,钢水质量提高.在相同稀土加入量的条件下,虽然钢中残留稀土含量降低,同样取得了稀土钢轨综合性能,但稀土在钢中的净化和夹杂物变质作用有变化,对硫、氧夹杂物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学报》2021,52(5):445-455
稀土催化剂在开环聚合中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稀土催化剂在内酯、交酯、环醚、环碳酸酯、环羧酸酐等单体开环聚合中的应用,结合催化剂结构与聚合效果总结了稀土催化剂在聚合过程可控和聚合物结构控制方面的独特优势,并介绍了稀土催化的新型开环聚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稀土荧光粉预制品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高温固相合成生产稀土荧光粉和湿法共沉淀预制备法生产稀土荧光粉的特点,表明通过湿法共沉淀可以在较短时间和较低温度下合成稀土荧光粉, 介绍了Y2O3∶ Eu, LaPO4∶ Ce, Tb和SrAl2O4∶ Eu2+的湿法共沉淀预制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稀土在中国高新材料研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在稀土资源和稀土原料的生产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稀土高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本文概述了我国在稀土高新材料开发与研究方面的成果,指出今后应把稀土应用基础研究、中重稀土的应用研究和稀土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直接测定氯化稀土、碳酸轻稀土中的杂质(铅、锌、镍、锰、钍、铝)元素的新方法。对测定中试液酸度、质谱干扰和基体效应进行了详细考查。采用加入In内标元素,有效地补偿稀土基体产生的抑制效应,相对标准偏差(RSD)≤2.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3%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